APP下载

少数民族舞蹈表演中道具的使用

2021-02-11

时代人物 2021年32期
关键词:热巴舞者肢体

明 媚

(汉中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汉中 723000)

道具在少数民族舞蹈中的表现方式

道具在少数民族舞蹈中的具体表现。舞蹈作为人体艺术当中的重要环节,通常以灵活的肢体语言为基础,将舞者的意识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而当某种感情无法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时,会借助道具来实施。在少数民族舞蹈道具表演当中,通常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舞蹈道具,如具象化舞蹈道具,其在日常生活当中客观存在,通过写实、舞蹈再现等方面来表达舞者的感情。舞蹈最初灵感来自于人类劳动实践以及生活实际当中,他源于生活,但不同于生活,是一种对生活的升华,会将日常生活常见物品变成舞蹈的道具,再经过多次艺术加工,最终变成受观众欢迎的舞种。比如:藏族热巴鼓舞,有传言在古代热巴鼓是教徒的法器,主要应用于歌颂神灵的宗教活动当中,后来经过人为改变,以热巴鼓为基础,创造了热巴鼓舞,受到很多人们热烈欢迎,很多靠着舞蹈卖艺为生的流浪人,他们右手拿槌左手拿鼓进行即兴舞蹈,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将热巴人豪迈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道具在少数民族舞蹈中的抽象表现。为了让舞蹈作品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让整个表演过程能沁人肺腑,从而得到台下观众的认可,通常舞者会在舞蹈当中融入道具,提高舞者的表现力度,从而将作品当中所表达的含义清楚呈现出来。在所有少数民族舞蹈道具中,抽象道具本身具有范围广、表现突出等特征,主要采用手巾、纱巾等道具,具有较强的表现性,是组成舞蹈艺术的重要环节。同时在表演过程中,领用使用道具能将舞者感情变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塑造舞蹈作品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构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同时抽象道具含有较强的象征意义,能够完美展示舞蹈作品内涵,在提高舞蹈艺术表现力同时,完成舞者内心情感表达。如朝鲜族舞蹈道具手巾,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抽象道具,在古代通常应用于祭祀舞蹈,用一条白手巾将舞者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出来,在舞蹈动作方面与其他舞蹈并无区别,而是通过通过手臂将舞者内心性感传递到指尖,最终在手巾当中展现,以手巾抛掷出去的弧线作为基础,将人物情感当中的喜与优展现在观众眼中,使整个道具呈现较强的立体感,让手巾不在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具,而是将手巾与舞者人物形象有效结合,赋予手巾更深层次的涵义。

道具在少数民族舞蹈中的意象表现。在舞蹈作品当中,为了营造良好的舞台效果,会将具有意象表现的道具应用在舞蹈当中,不仅能够完整反映出舞蹈的民族文化、时代背景,还能丰富舞蹈的艺术气息,提高艺术的吸引力。在很多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当中,有丰富的习武传统,如射箭、骑马、耍刀等,甚至会将传统习武与民间娱乐活动相结合,让人们在愉快的环境当中锻炼自身的武艺。同样舞蹈作品也将传统习武融入其中,借助道具来表达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朝鲜族刀舞,舞者双手短刀,节奏从慢到快,借助短刀做出收刀、转刀等一系列舞蹈动作,不仅舞蹈优美,同时配合丰富的出刀动作,让整个舞蹈不在只是单纯舞动,而是通过双刀舞动,将朝鲜人员勇敢、果断、骁勇善战的民族精神展现出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少数民族舞蹈道具不仅可以作为渲染故事意境的桥梁,还能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切入点[1]。

道具在少数民族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巧用手巾,延展肢体动作。运用道具不仅丰富舞者的变现力,同时延展了肢体的运用轨迹以及表现空间。因此,在舞者表演过程当中,通常会融入一些道具来提高舞蹈视觉效果,将舞蹈的动态美充分表现出来。比如:在朝鲜族舞蹈《煞尔铺里》,经常用来解怨、解煞,又被当地人称为手巾舞,是由舞者手拿白色手巾而来。原本作为巫仪活动当中,是作为一种功能性舞蹈,为当地居民消灾驱邪,后来经过艺术创新,将其改变成一种表演舞蹈,将巫舞功能降低,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性[2]。舞蹈表达方式具有细致、敏感的感觉,整个气息从内而外散发,将力量含而不露,让人有种绵延不断的感觉。在表演时,手持白色手巾,单手、双手进行随时调换,让人有种安静的感觉,其节奏和其他表演相比过于缓慢,内心就像是矛盾纠结,但外露不显(如图1所示)。舞者在初学时很难掌握力度,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手里手巾握太紧,抛动手巾的力无法均匀,很容易出现弧线过大的问题;其次,通过有关人员研究表明,当手腕力度存在差异时,手巾效果大不相同,如果舞者无法精准掌握其力度,会使手巾表演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舞者要加强手腕强度训练,提高手腕力度,从手臂单一训练作为起点,逐渐配合肢体动作,直到最终完成整个舞蹈[3]。

熟用热巴鼓,提升风格技艺。道具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当中具有强烈的技术性以及技巧性,舞者可以运用道具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这不仅能够提高舞蹈风格,还能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感。由于道具的种类处于多样化,每个道具发力方式和运用技巧大不相同,如何将道具与人体表演完美融合,这还需要经过两者不断的磨合,才能真正提高风格技艺的作品效果。如:在藏族群舞《高原上的热巴》的表演过程中,舞者会右手拿槌,左手拿热巴鼓,在整个演绎当中会出现大量的缠头击鼓、对翻身、旋转等动作,这些热巴鼓特殊的风格。在最初学习热巴鼓时,舞者会很难掌握关键点,如鼓和人怎样一起翻身、鼓和舞蹈动作不协调等,经过不断的练习发现,为了能够确保鼓和身形能够完美融合,所有舞蹈当中出现的动作都需要借助肢体来发力,这是整个热巴舞的关键点,只有经过多次重复的练习,才能拥有熟练的技艺。比如:热巴鼓翻身动作当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四种表现方式:第一,直臂立翻身主要是手拿鼓直臂翻立圆,鼓边则作为立圆边缘,以人为中心来施展翻身动作,但由于直臂翻身圆圈长度偏大,再加上鼓自身带有一定重量,舞者在操作过程当中,要保持重心,鼓随手动,最终完成全部的舞蹈动作。第二,扛肩击鼓立翻身是用手拿热巴鼓,在弯臂和翻身时将鼓扛在肩上,再连续多次做不同动作,与直臂立翻身相比,这种翻身的距离更短,但是翻身速度确与之间有很大区别,速度大幅度提高,有时候为了拍一个动作,要将舞者全身肢体动作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才可能完整后续动作[4]。第三,缠头击鼓:将鼓放在头与脖子位置,手臂微微弯曲,鼓围绕头从右到左画最小的圆,脚下采用踏步翻身的动作,让手和脚的动作保持一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重心。第四,鼓面不变击鼓翻身将鼓放在头的正前方,左手转鼓的同时放在鼓一点钟方向,不能改变方向,提高身体和脚的运行速度,加快技巧的速度以及翻身速度,让舞者整个身形呈现手走立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动作[5]。

妙用铃鼓,深化感情表达。在每个人出生时,会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虽然不能用常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能通过身体的一举一动将人内心最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虽说人的情感是天生的,但情感产生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构成,不同人被不同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感情同样大不相同。中国由于受到道教、儒家思想影响,本身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表现方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呈现出不一样的精神美感。比如:在维吾尔族舞蹈《达浦姑娘》当中,就采用铃鼓作为道具,铃鼓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惟妙惟肖的将维吾尔族姑娘的性格呈现,为全场营造欢快活泼的氛围,能让舞者从内心发自对铃鼓的热爱。而后续有关人员将维吾尔族特有的道具铃鼓融入在舞蹈当中,让整个舞蹈的民族风格更加明显。由于领鼓舞手里动作与上身肢体动作处于多样化,舞姿干净利落,凸显出铃鼓在整个舞蹈当中的运用,同时将舞者对于铃鼓的喜爱之情完全表现出来[6]。时而有暧爱美的姑娘将铃鼓放在正前方,就像是作为镜子一样,手拿着镜子运用手臂的力量配合步伐,就是在一边走一边照着镜子。伴随着整个舞蹈节奏不断加快,整个舞蹈意境变得活泼、热情,应用丰富的道具,再加上跳跃、旋转等舞蹈动作,将整个舞蹈动作推向高潮(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道具舞蹈汇聚了少数民族对于情感的寄托与幻想,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满,将乐、舞、歌三种音乐元素有效结合,再加上道具,通过打击、挥舞等方式散发出美妙的声音。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灵活的运用道具,不仅能够提高舞蹈的技术,还能提升舞蹈的表演力,让整个舞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热巴舞者肢体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
金色燃烧中的鼓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迪丽热巴 零差评小花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