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方位词”对比研究

2021-02-10宋青

雨露风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方位词共性差异

摘要:“里”“中”“上”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方位词,“头”和“底”则是广义方位词,这五个方位词和“心”组合后,构成了同义结构。文章对其基本词义进行了分析,从隐喻的角度做出了认知解释,接着从语义特征分析法入手加以对比,最后阐述了五个词的语体差异。

关键词:心+方位词;共性;差异

方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之一就是可以与名词结合,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上”“X中”“X里”等及方位词“里”“中”“内”“上”“下”等的对比上,对于方位词附在“心”后所构成的结构,研究者并不多。主要是王希杰分析了以“心”为核心的方位词语“心上、心下、心中、心里、心头、内心”等,得到它们是同义词的结论[1],李玄玉在《人体名词和“上”“下”》一文中从视点、论域的角度得出了和王希杰相似的结论[2],郭瑜研究了“心方位词”及其与之组合的动词类别以及相关句型、句式等[3]。其他有关“心+方位词”的分析常散见于各类对方位词的研究对比中,完全意义上对“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进行专门对比研究的较少。

一、“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属同义结构

(一)词义分析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几个例句:

(1)知青们的心里忽然起了一种怜悯和慈悲。(陈世旭《将军镇》)

(2)她不敢奢想,但心中却浮起了一股希望。(宛宛《不爱今人爱古人》)

(3)1997年7月1日倒计时镌刻在12亿人民心上。(《人民日报》)

(4)有些事我经常在想,有些我早已遗忘,但是现在又来到我的心头。(巴金《随想录》)

(5)这凉爽清洁的空气随着父亲的出现,永远留在了他的心底。(唐敏《圣殿》)

这五个句子横线上的词都可以由另外四个“心+方位词”结构替换,替换之后词语、句子的意义都基本保持不变。

《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都用心里、心头、心上、心中四个词语来相互解释[4-5],“心底”虽然没有和其他四个词互释,但它可以用其他四个词来替换,足以说明其基本词义和这四个词相当。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心+方位词”的组合中,“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这五个词中,“心”后所附的五个方位词的所指并无具体的方向。至于为何方位词在该组合中不再是指具体的位置,我们认为,“里、中、上、头、底”和人体名词“心”结合后,用法已经虚化。

(二)认知解释

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莱考夫等[6]指出隐喻是一个认知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映射,是利用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和谈论抽象的事物。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其对事物的理解是基于对另一个事物的理解。

我们认为“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这几个“心+方位词”所用的是空间隐喻,它们的虚化是空间的特点映射到“心”所造成的。心理空间位置与具象空间位置有相似性,人们把“心”想象成了一个空间实体。具体的实体空间概念可以投射到心理认知领域,从而将它们和“心”这个名词联系起来。

方位词“里”“中”与“外”相对,所指的具体位置是在一个空间内部,汉语将“心”比作一个空间,事物可以在这个空间内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与“下”对立,“上”可以指空间内居于上部分的位置。“头”一般指顶端,是一个点。“底”则与方位词“顶”相对,所指空间的最下面。因为汉民族将“心”认知为一个心理空间,所以当“心”与“里、中、上、頭、底”结合后,指的并不是具体“心”的内部、上部或底部,而是使用空间的隐喻思维模式将具体的空间关系扩展到抽象关系,它们所要凸显的焦点被转移到了“心”上,“里、中、上、头、底”的方位义变虚,成为了人的认知产物。

总之,是人的空间认知取向将这几个词语赋予隐喻意义,由具体的空间映射到心理空间,进一步让“里、中、上、头、底”这些方位词虚化,让整个结构的语义不再是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从而使得“心里、心中、心上、心头”成为同义结构词语。

二、“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语义特征差异

在一些句子中“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可以互相替换而基本不改变句子的原义。汉语中有些词看上去好像意义差不多,但是当我们把它们放到句子中会发现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即使同义也不能无条件地进行替换。我们可以通过句法环境来细分它们的语义特征,辨别出几个词的异同。

(一)可与“心里/心中”进行替换的词

先来看几个句子:

(6)张连长心里十分感动,正待讲什么,张玉田却先开口了。(《福建日报》)

(7)至于是不是流言,你我心里分晓。(温瑞安《四大名捕震关东》)

(8)她不敢奢想,但心中却浮起了一股希望。(宛宛《不爱今人爱古人》)

在前两个句子中,“心里”都可以用“心中”替换,但是都不能换成“心上”“心头”。这是因为第一个句子中的“心里”后面有个含“满”义的高程度副词“十分”,因此“十分”只能和同样带有“全部、满”义的“心里”和“心中”搭配;而“心上”“心头”具有边界性,不能和“十分”组配。第二个句子的“心里”可以由“心中”“心底”替换,第三个句子的“心中”可以和“心里”“心底”替换,是因为“心里”“心中”“心底”都带有内部封闭空间“隐秘”义;不能用“心头”“心上”替换是因为这两个词指的是立体空间的上层或表面。

(二)可与“心上/心头”进行替换的词

先来看几个“心上”的例子:

(9)他认为,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就要把富民作为天职,压在肩上,系在心上,还要抓在手上。(《人民日报》)

(10)您总是把群众的利益和冷暖挂在心上。(《人民日报》)

这两个句子中的“心上”只能用“心头”来替换,“系”“挂”一般是在物体的表面,无法深入内里,这跟表示空间内部的“心里”“心中”和表示“隐秘”的“心底”的语义不同,因此只能用表平面的“心上”和“心头”。

再来看下面用“心头”的例子:

(11)不祥之感再度袭上心头——但愿别发生什么事才好!(左晴雯《巧凰戏凤》)

(12)一个沉重的话题依然萦绕心头——我们怎样当教师?(《文汇报》)

(9)(10)例中的“心上”可以由“心头”替换,但是在(11)(12)中,“心头”不仅不能用“心里、心中、心底”替换,也不可以和“心上”互换,可见“心上”和“心头”虽然同样具有“平面”义,但仍有不同。它们的差异在于“心头”一词有顶部、尖端的意思,除了带有平面化的特征之外,还可以指代某个点,这个特征是“心头”一词独有的。

(三)可与“心底”进行替换的词

在第一部分“可与‘心里/心中’进行替换的词”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带有“隐秘”义的“心底”可以和“心里、心中”替换,这里不再赘述。现在分析的是“心底”独有的语义特征。

(13)初饮有一种旧衣服的味道,慢慢香气出来了,直抵心底。(张炜《你在高原》)

(14)姚锡铭笑着、望着他,他一眼看透他的心底。(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在这几个例子里,“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五个词中适用的词只有“心底”。“心底”的特殊性在于只有它才有内心深处的意思,“心里、心中”所包含的空间范围太大,若用这两个词进行替换会让语义表达不够精确;“心头”和“心上”则指平面或上部,和整个句子的语境不符,只有“心底”既符合语境,又表义准确。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里”和“中”表示的空间范围相对来说更为广泛,它们和方位词“外”相对,可以用来指整个内部空间,“心里”和“心中”都带有[+全部][+隐秘]的语义特征,“心头”和“心上”则[-全部][-隐秘],“心中”的“满”“隐晦”特征要比“心里”的强度弱一些。“心上”“心头”和“心里”“心中”相比,表示的空间范围更为狭小,“上”和“头”偏向于指空间的上部,和它们相对的是“下”和“底”,“心上”和“心头”具有[+平面]的语义特征。“心上”和“心头”在表示上部、平面化的同时,“心头”和“心上”又有差异,“心头”具有[+顶端]的语义特征。“心底”与“上”相对,它和“心里”“心中”一样,具有[+隐秘]的语义特征,此外还具有“心里、心中、心上、心头”都不具备的语义特征,即[+深处]。

“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虽然是同义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五个词之间可以自由替换,但并不是无条件替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其语义特征仍存在细微差别。

三、五个词的语体选择倾向性

“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属于同义结构,有些互相替换也基本不会改变句子的原义,但它们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有所不同。在现代汉语中,“心里”和“心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过“心上”“心头”“心底”。此外,几个词在语体选择上也具有各自的倾向性。

在现代汉语中,语体是语言交际手段的直接体现,采用正确的语体手段,就是常说的“得体”,为了交际得体,言语方式就必然遵循某一种表达规律、具有某一种表达特征。从语言系统性特征给语体分类,语体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口语语体一般用于比较简单、非正式的场合,书面语体一般用于比较庄重、正式的场合。

关于“里”“中”的语体选择,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提道:“‘名词+中’多用于书面,口语用‘里’”[7]。邢福义对比“X里”和“X中”时认为“组合上的语体选择,有的是有强制性的”,他指出,“‘中’倾向于书面语色彩,“里”倾向于口语色彩,由于“里”倾向于口语色彩,因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X里’的使用频率要大于‘X中’”[8]。

尽管“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五个词都可以用书面语和口语,但在日常生活中、在普通的交际场合,我们通常是说“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的使用频次要远远低于“心里”。也就是说,“心里”多用于口语中,其他四个词多见于书面语。

四、结语

“心里”“心中”“心上”“心头”“心底”是属于同义结构,它们共同使用了隐喻这一手法,把“心”看作一个空间,化抽象为具体。这几个词基本意义虽然相同,认知模式也基本一致,但是在语义特征上,五个词既有交叉点又有各自的倾向性,“心里”“心中”具有[+全部][+隱秘]的特征,“心上”具有[+平面]的特征,“心头”具有[+平面][+顶端]的特征,“心底”则具有[+隐秘][+深处]的特征。此外,五个词的语体也不尽相同,“心里”的口语化程度更高,“心中、心上、心头、心底”则书面化程度更高。

作者简介:宋青(1996—),女,汉族,江西宜春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

参考文献:

〔1〕王希杰.“心”和方位词语——说“心上、心下、心中、心里、心头、内心”等[J].毕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1-3.

〔2〕李玄玉.人体名词和“上”“下”[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8-142.

〔3〕郭瑜.“心+方位词”与动词组合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6〕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邢福义.方位结构“X里”和“X中”[J].世界汉语教学,1996,(4):6-17.

猜你喜欢

方位词共性差异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相似与差异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
动物们的聚会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汉语方位词研究
喜爱音乐的物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