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对阿克苏地区棉花产业的影响

2021-02-10武旭亮

农业工程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机采全程

武旭亮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对阿克苏地区棉花产业的影响

武旭亮

(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

阿克苏地区农业部门围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开展机采种植模式试验,推进以精量播种、高效植保、化控、精准施肥、机械采摘、精准农业等技术为主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以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的,以引进推广成熟的农机装备为支撑,引导和扶持土地承包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棉花育(选)种、栽培技术、农机装备和棉花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技术的配套,提升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棉花;全程机械化;产业;影响

1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

阿克苏地区农业部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的发展目标,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大力开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棉花产业发展。通过建设机采棉示范试验区,大力引进并推广应用相关新技术、新机具,辐射带动周边棉花种植区,加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稳步提升棉花种植农机装备水平,提高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全区棉花种植增产增效、棉农持续增收。

2020年,全区棉种植面积约为500 000hm2(1hm2= 15亩),机采模式棉种植面积约为367786hm2,机采面积约为311 946 hm2,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89%。

2 优势和问题

2.1 发展机采棉的优势

(1)市场需求和技术设备条件成熟。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阿克苏地区棉花采摘劳力紧缺,出现“采棉难”,对机采棉的现实需求急增,发展机采棉的时机、条件已成熟;国内机械化采棉技术逐步成熟,国产采棉机已经被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国内机采棉花清花加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配套设备已达到市场使用要求,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与设备保障。

(2)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农业部门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引导、项目带动的运行机制,以节本增效为目标,注重技术集成和项目整合,加大对机采棉技术及节水浇灌、精量播种、脱叶催熟、清花加工等配套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成果的实践应用,全面提升棉花生产标准化水平和棉花经营集约化水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已逐步成为机械化技术集成与配套的转化、示范平台,成为棉花生产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基地。

(3)棉花机械化生产管理模式趋于成熟。农机技术部门制定了相关的田间农机技术作业标准,不断完善棉花机械化生产管理模式,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奠定了技术理论基础。2020年,全区机采模式棉种植面积已达367 786hm2。

(4)在示范区内已形成标准化的生产作业体系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制度。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区严格按照机械化作业操作规程、安全作业规程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棉花生产,在棉花的种植、采收、加工和管理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形成了标准化的生产作业体系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制度。

(5)基础设施随着配套项目的不断推进逐步得到完善。农业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持续有效推进,为实施大面积机采作业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

(6)利用土地流转实现产业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高效节水平整地工作,采用多元投资的方式把农民承包的土地从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让一部分农民获得股权后安心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工作。通过逐步改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引资环境,加大相关政策扶持的力度,使棉田从由零散小户向合作社和涉棉企业集中。通过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连片集中,促进棉花生产经营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1]。

(7)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棉花生产机械化加工技术。结合当地棉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进和建设棉花加工生产线,确保棉花加工与机采棉技术同步配套发展。一是按照加工能力和加工质量要求,协助、配合企业新建或改造棉花生产线,既保证了设备的先进性,又保证了设备与工艺的合理配套;二是制定机采棉花的收购规程与标准,平衡了棉农与涉棉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了机采棉花市场交易的高效性。

(8)统一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一主两辅”用种模式,解决了种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通过统一选择最佳的棉花品种种植,实现了棉花生产与加工纺织的有效衔接,推动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2.2 发展机采棉的制约因素

(1)种植机采棉,要求土地地表平整、连片集中且能铺设节水滴灌装置。在阿克苏地区, “棉果间作”地块较多,且多数地块未完成整合。由于地块过小,使建设配套设施的成本过高,不符合棉花机采作业条件,导致棉花机采无法取得进一步突破。

(2)不同品种的棉花种植加工技术差别大。阿克苏地区2020年开始推行棉花种植品种“一主一辅”模式,将14个陆地棉品种、6个长绒棉品种纳入用种推荐目录。目前,全区的机采棉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范均是针对陆地棉制定的,长绒棉的机采种植技术相对落后。陆地棉相关技术规范不能被完全套用在长绒棉的机采种植模式中。

3 对棉花产业的影响

3.1 节本效益

通过对比试验,统计阿克苏地区手采棉和机采棉的产量、采收成本及销售收入,可计算出每亩节本增效共254.52元,见表1。

表1 手采棉和机采棉的相关数据对比

3.2 社会效益

(1)如果采用人工采收棉花,则仅采收所需的劳动力就占棉花生产全程所需劳动力的83%以上。实施脱叶机采,可有效降低棉农的劳动强度,并可降低人工成本约1.9元/kg。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能有效缓解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导致的劳动力紧缺的问题,解决了因农村劳动力流动而带来的社会问题,让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2)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缩短了棉花采收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加快了棉花采收及加工的市场内循环,为来年农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夯实基础。

(3)加快推进棉花产业发展的转型和升级,实现棉花生产的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推动了棉花生产机械化相关技术和装备的升级。

3.3 生态效益

(1) 引进机采棉技术并同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大型农机具,通过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业实现农艺和农机的高度融合,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2)在推进机采棉技术的同时,大力推广残膜回收技术,有效减少了白色污染[2]。

3.4 产业发展

(1)区农业部门在县域内按照“一主一辅”用种布局,在阿克苏市、阿瓦提县建设以长绒棉为主的生产基地,在温宿县、新和县、库车市、沙雅县建设以细绒棉为主的生产基地,完成了以棉花为主的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优化了棉花种植的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了棉花品质。保护区产出了高品质棉花,给纺织服装产业持续提供了优质原料,提升了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带动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就业。

(2)棉花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推动了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在阿克苏市的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以及库车市、沙雅县、新和县、阿瓦提县等工业园区,生产规模连年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呈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态势,使得阿克苏地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城七园一中心”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3)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通过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了高效节水滴灌和机采棉技术;棉花机械化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确保了机采棉种植面积稳定增长,预计2021年全区机采棉种植面积将超过440 000hm2,机收面积将达80%以上;提高了植棉合作社的生产能力,可使订单生产量提升60%以上。

(4)试点探索棉花补贴与质量挂钩机制,完善棉花收购价格的政策调节机制。区农机管理部门按照市场需求,确定棉花主栽品种,大力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完善机采棉各项技术规范,普及应用棉花生产机械设备,加快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棉花专业合作社和“棉花产业联盟”建设工作,构建棉花产业利益共同体,巩固优质商品棉的国家战略地位。

4 结语

通过分析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当前发展机采棉的优势和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产业等方面论述了对全区棉花产业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构建阿克苏地区棉花产业利益共同体、巩固阿克苏地区优质商品棉的国家战略地位具有现实意义。

[1] 孔新军.2016年阿克苏地区机采棉调研报告[J].新疆农机化,2017(1):36-39.

[2] 夏宏伟,张金城.阿克苏地区机采棉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J].新疆农机化, 2012(4):35-36.

The impact of full mechanization on cotton industry in Aksu prefecture

WU Xuliang

(Aksu Reg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Aksu, Xinjiang 843000, China)

The agricultural department of the Aksu prefecture actively carried out experiments on the machine- harvesting planting mode around the entire mechaniza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Promote the demonstration work of mechan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tton production based on precision seeding, high-efficiency plant protection, chemical control, precision fertilization, mechanical picking,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o promote the mechanization of the entire cotton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promotion of matur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it will guide and support land contracting companies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Accelerate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 and realize the matching of cotton breeding (selec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and mechanized technology in all links of cotton production. The above measure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of the entire cotton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 Aksu prefecture.

cotton; mechanization; industry; influence

F323.8

A

2096–8736(2021)05–0020–03

武旭亮(1980—),男,山西昔阳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机化推广。

责任编辑:阳湘晖

英文编辑:唐琦军

猜你喜欢

阿克苏地区机采全程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
新疆阿克苏地区观赏石协会年会圆满召开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