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02-10韩鹏张忠义安艳阳周霄张泽伟宋亚辉郝建军董秀英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油酸河北省花生

韩鹏,张忠义,安艳阳,周霄,张泽伟,宋亚辉,郝建军,董秀英*

(1.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00;3.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00;4.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31;5.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高油酸花生具有种子和加工品储藏时间长等特点[1,2],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市场空间广阔,是未来花生生产与消费的重点发展方向[3~5]。近年来,河北省积极应对花生市场发展需求,按照“稳粮优经”思路,在政府推动、谋划带动、部门联动和宣传促动合力推进下,高油酸花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部分县(市、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当地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河北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深入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旨为河北省花生产业提质增效、长足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河北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

花生是河北省的第三大农作物[6]。随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推进,抗旱、养地、耐瘠的花生作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8],且高油酸花生品种得到了快速发展。

1.1 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河北省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约26.67 万hm2,总产量100 万t 以上,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占我国总量的10%左右[9]。其中,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约6.67 万hm2,平均产量为5 700 kg/hm2。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冀南地区邯郸的大名,邢台的隆尧、巨鹿;冀东地区唐山的滦州、迁安、滦南、遵化,秦皇岛的昌黎、抚宁;冀中地区石家庄的新乐,保定的易县、涞水,定州;黑龙港地区衡水的深州、枣强,沧州的吴桥、河间、黄骅(表1)。2019 年大名县南李庄花生市场、滦州市(孟家屯)花生交易市场、新乐(承安镇)花生交易市场北方花生三大交易市场的交易量为40 万t、交易额为28 亿元,带动作用显著。

表1 2019 年河北省花生主要种植区的种植面积及产量Table 1 Planting area and yield of peanut in main planting areas of Hebei Province in 2019

1.2 栽培管理水平明显增强

1.2.1 高油酸品种专用化程度提高 河北省先后培育出高油酸花生品种30 余个,适合于不同生态种植区、不同加工类型。基本满足全省油用、食品用等花生加工企业多元化、差异化、专用化的需求。如冀花11号[10]是高产、高油、高油酸油食兼用型小粒花生品种,适宜简化栽培于一体化种植;冀花16 号[11]、冀花19 号[12]、冀农花6 号是榨油专用品种;冀花18 号是花生酱加工专用品种;冀花13 号[13]、冀农花12 号是休闲食品专用品种;冀花甜1 号、冀花甜2 号等[14]适于鲜食,基本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

1.2.2 标准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 初步配套集成了以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示范为引领、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以高效精准管理技术为支撑的高油酸花生全程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改传统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控技术为化肥农药减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花生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夏播花生免耕覆秸等栽培技术,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增效潜力,推进了栽培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15,16]。高油酸花生较普通花生增收5 400 元/hm2,农民种植收益明显提高。

1.3 新型组织形式带动、引领能力持续增长

不断探索与创新生产经营新模式,形成了合作组织带动、专业协会拉动、企业自建基地推动三大模式为主的高油酸花生发展组织管理模式,推进了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1.3.1 合作组织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合作组织通过与农民、村集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民实现共赢发展。以唐山滦州市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17],该合作社采用“土地托管+土地入股+收入保底+盈余分红”的方式让村集体、村民参与到花生生产中,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2020 年河北省通过合作社发展种植高油酸花生1 万hm2以上,覆盖了滦县、滦南、迁安、卢龙、昌黎、抚宁、枣强等十余个县(市),逐渐探索出一条“一托、五统、四代、三标”的成熟土地经营发展模式,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在推动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盈余分红的方式带动了农民以及村集体增收[18]。

1.3.2 专业协会拉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协会把分散的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连接,降低了交易成本,稳定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市场话语权,有效推动了区域高油酸花生发展。其中,河间花生协会现已拥有会员200 多家,辐射带动河间及献县、大城等地种植花生2 000 hm2,注册成立了“范胖子”花生品牌,建立了沧州特色农产品专卖店,大大提升了花生产品附加值;不定期通过微信群在网上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产销等问题,并在生长关键时期组织现场观摩或聘请专家指导,有效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升,推进了高油酸花生产业化健康发展。

1.3.3 加工企业推动花生精深加工业发展 花生加工企业为了确保原料质量,创建了高标准原料基地,推动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脂分公司为确保原料质量与品质,在邢台市建立了万亩高油酸花生标准化种植基地,并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专家实地培训与指导,推动了全省高油酸花生种植及精深加工的高质量发展。

1.4 产后加工能力持续增进

全省花生加工产品较为丰富,包含花生油、花生碎、花生酱、裹衣花生等多个品类。数据显示,河北省现有花生加工企业500 多家,日压榨量在1 000 t 以上的有4 家[19],鲁花、益海等知名企业已在河北省建厂,冀中能源、易园、京府等企业扩大了高油酸花生油生产能力。食品加工发展势头强筋[20],武强县是华北地区较大的休闲小食品生产基地,主要有鱼皮花生、酱香花生、海苔花生、蜂蜜花生等三十多个裹衣花生品种,“利民、东方、东宝”等一批休闲小食品花生生产企业的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份额较大,产品出口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0 个国家,全县年产量近5 万t,产值近8 亿元。

2 促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2.1 强化政策推动,产业高效运行

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河北省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行动方案(2019-2022 年)》 (冀农供字 〔2019〕 2 号),将花生列入河北10 大类27 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名录进行支持,通过一系列项目支持,推进了河北省高油酸花生高质量发展。2019 年农业农村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在滦州、迁安、新乐等6 个县(市)各建设了666.67 hm2以上的高油酸花生绿色示范基地;省级特色粮油产业发展项目将高油酸花生列入首批特色种业发展对象,重点支持了滦南、昌黎等地区发展高油酸花生。2020 年全国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科技创新驿站等项目均支持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

2.2 科学规划带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近年来,在统筹发展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和产业现状的基础上,以适度规模集中连片、全程机械化管理、病虫害绿色联防联治为目标,推动冀东、冀南、冀中、黑龙港花生优势产区快速壮大。按照四区各自优势,分别试验示范机械化生产、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等轻简栽培、管理模式,科学引导农民发展花生种植,在巩固油用花生生产的同时,分别探索食用(鲜食和烘炒)、加工用(花生蛋白、多肽)、富硒等功能品种种植,形成区域特色。充分利用林下种植、河流故道、旱作雨养、轮作休耕田,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扩大高油酸花生的种植面积,经过多年发展,全省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6.67 万hm2,约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20%,以“东路花生”“新乐花生”等地标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初见成效,带动了全省高油酸花生的快速发展[21,22]。

2.3 强化科研推广部门联动,栽培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围绕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加强科研、推广、机械、加工等多部门间联合,科研单位要重点培育适合河北省种植的高产、高油、高油酸的优质花生新品种,制定花生播种、中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培训等工作,指导相关市县、企业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落实技术措施。制定了高油酸花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花生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等省、市级地方标准,全程指导花生的标准化种植和机械化耕种收,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23]。

2.4 强化宣传促动,提升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

通过实施高油酸花生产业宣传促进行动,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稳步提升。坚持“内外同步、双向促进”发展思路,通过内外两条战线开展产业宣传活动。积极发挥“一报一台一网”优势,及时刊发、播报政策解读、工作部署、会议观摩、经验做法等,共编发体系工作简报70 余期,搭建内部互相交流学习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河北农民报、河北科技报、河北广播电视台、微信工作群、公众号等融合新媒体,刊载、播报、网络宣传花生产业报道近50 余次,效果更加凸显。

3 存在问题

3.1 政策支持不够精准

花生作为河北省第三大作物,但是一直以来花生产业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较弱。虽然科研单位研究出了多项高油酸花生的新技术,但生产基地建设、推广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一些区域技术指导空白,配套技术推广的力度不够,发展后劲有待提升。

3.2 生产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规范

高油酸花生在河北省有一定的种植规模,被种植基地广泛认可,但是针对高油酸花生的栽培技术较少,已用的栽培技术适用范围较小,生产处于无序状态[24]。农民传统花生种植规模小,习惯混种混收,很难做到高油酸花生单品种的单种单收,高油酸花生纯度和质量无法保证。

3.3 全产业链发展有待推进

河北省花生加工企业较多,但大多数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不能充分挖掘高油酸花生的增值潜力,花生产业链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不够,造成企业的效益较低,花生产业不能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4 对策建议

4.1 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主管部门应把发展高油酸花生种植作为推进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高油酸花生种子保纯、全程机械化生产以及高值化加工等环节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4.2 加强引领带动,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

积极促进各地区建设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基地,积极促进培育一批花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促进生产基地、新型农业主体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定期组织周边农户观摩园区,组织技术员进入农户进行生产技术指导。重点示范减施化肥、增施生物肥料等土壤保育技术,推广减施农药及病虫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绿色植保技术,产前、产后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技术等,实现节种、节肥、节药,降低化学残留,减少重金属污染,减少塑膜污染,生产高标准“绿色”花生,增强优质专用花生原料供给能力,提升河北省花生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

4.3 以全价值链思路发展高油酸花生产业

着力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支持产后加工利用,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后收储、加工能力,提升深加工与副产品利用水平加快加工产品开发,打造高附加值产业链。

(1)推进高油酸花生规模化示范区、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同油脂加工企业的有机衔接,开展高油酸花生油精深加工研究探索,培育冀字号花生名牌。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的花生休闲食品,以及高端西点配料、餐饮食品佐料、调味品,提升花生用作食品的比率。

(2)扶持养殖场、饲料厂引进花生饼柏,以替代进口大豆饼柏,引导种植基地与养殖厂、肥料加工厂等企业结合,开展花生秧、花生壳等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推进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延伸。

(3)进一步挖掘、包装花生文化,提升产业发展的价值空间、品牌影响力和价格话语权[25],让文化在提升花生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用花生文化引领产业发展[26]。

猜你喜欢

油酸河北省花生
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普通花生油和高油酸花生油脂肪酸比较研究
四川省甘蓝型高油酸油菜发展现状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高油酸食用油引领百姓餐桌健康升级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