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动山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考

2021-02-09郭勇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水平山西

郭勇

〔摘要〕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选择,是山西建设科技强省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山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快,协同创新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有力支撑了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基础研究短板明显、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学研协同的高水平创新平台还不多等,仍是制约山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为此,山西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开放创新生态,从而早日蹚出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路,为全方位推进山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关键词〕 山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4-0053-04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世情、国情变化,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是建设科技强省的必由之路。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山西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容应对一切风险挑战。

一、山西科技创新取得丰硕的成就

山西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省战略,聚焦“六新”突破,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全省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高质量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快,科技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有力支撑了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高度重视科技战略谋划,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山西省委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山西省创新生态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年架梁立柱,三年点上突破,五年基本成形”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目标,成立了省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山西战区”决策体制。二是创造性实施“111”“1331”“136”创新工程,以战略之举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山西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111”创新工程支撑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建设人才强省 优化创新生态的若干举措》等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科技创新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103个实验室、13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5个科技创新团队、45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2019年,山西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91.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2〕。太原2018年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晋中2019年获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二)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山西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全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0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2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4项)①。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6 471件,是2015年底的2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42件,超额完成省“十三五”规划预期指标〔3〕。山西还积极抢占核心技術竞争制高点,围绕14个重点产业领域,实施百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新一代半导体、手撕钢、高端碳纤维、高铁轮轴、量子技术、深紫外激光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相继取得突破,信创、大数据、半导体等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

(三)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快

截至2020年底,山西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0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3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单位2个、省级及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总数达到46家;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26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3〕。2020年,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铸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成功入选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成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科技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山西省通过全面推进科技体制重构、运行机制重建、部门职能重塑,基本建立起全省科技体制机制的“四梁八柱”。在管理体制上,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组长的省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有力保障了改革的高位推动。在运行机制上,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征集、专家咨询论证、产学研用一体化贯通、利用“揭榜挂帅”撬动全社会创新资源、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和动态调整、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评价的六大新机制。在机构设置上,建立起产业科技处室牵引、服务支撑处室保障、评价监督处室协同推动的科技行政管理新体系。通过以上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山西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愈发密切。

(五)加强区域科技合作交流,协同创新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近年来,山西加大与国家部委、高校、科研院所等的交流力度,有力推动了资金、项目等创新资源向山西集聚。与科技部举行省部工作会商,与北京大学共建山西省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基地、碳基薄膜电子研究院,与中电科45所共建“光刻机用激光器研发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矿大共建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银锋分中心。通过以上高位合作、引进优势资源等方式,山西进一步强化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全面的对接,推动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二、山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山西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对照党中央要求,对标先进省份做法,对应人民群众呼声,山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研究投入短板明显,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

国际上通常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而山西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规模和强度都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短板明显,极大制约了山西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2019年,全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91.2亿元,不到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2 143.6亿元的1%,在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0位;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1.12%,仅为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23%的一半,在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2位;全省基础研究经费10.4亿元,不到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 335.6亿元的8‰〔4〕。

(二)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水平创新平台不多

相对科技创新需要而言,山西省创新平台数量还是少,特别是高水平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更是欠缺。截至2020年底,山西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4〕。与此同时,山西省创新平台还存在创新资源集聚不充分,科技成果转化不及时,内部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山西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材料上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仍很突出,它们的自给率偏低,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改革伴生问题需妥善解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

尽管山西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在科技体制重构、运行机制重建、部门职能重塑等方面正处于从“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的转变中,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激发。同时,在重塑性改革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比较大,反应比较强烈,需要在后续运行过程中综合衡量、不断调整、不断优化,进而促使山西科技改革推动创新服务真正转变,更好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更好为全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蹚出一条新路。

(四)一流创新生态尚未形成,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匮乏

当前,山西创新生态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发展瓶颈。比如,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创业氛围还未形成,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还需大力弘扬;山西智创城的品牌优势还未真正显现,有些智创城还属于建设阶段,其运行机制和运营模式还不够顺畅,对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具有吸引力的政策还没落实到位;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法律服务等相关科技服务业还不发达;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特别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匮乏;等等。

三、推动山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对策

(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山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优化全省创新体系战略布局,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用高水平科技提升山西发展成色和水平。为此,一要高标准打造实验室体系。要加大力度实施好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煤炭绿色低碳清洁利用、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等国家实验室建设,启动引力波探测大科学装置项目,全力支持在太原建设E级超算中心;实施好国家重点实验室保5争5行动〔4〕;优化调整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实行立项建立一批,摘牌撤销一批,黄牌警告一批,整合归并一批的举措。二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要优化基础研究布局,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化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科研评价机制;围绕重大技术问题,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实施基础技术研究百项行动。三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山西战区”决策机制,实施关键技术研发百项行动,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开展重点攻关,从而推动更多的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实现更多高新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

(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集中,加快形成主体明确、高效协同、产权明晰的山西技术创新体系。为此,一要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要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鼓励骨干企业加快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创新道路。二要积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要按照前沿技术研究型、产业技术攻关型、研究中心带动型、创新平台服务型、成果转移转化型,创立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分类精准扶持;鼓励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立足行业,整合社会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配套协作,联合创建新型研发机构。三要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要有效整合全省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科研数据,实现公共科技资源社会共享;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制度,促进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支持力度,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打造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人才队伍,更好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制度体系全面创新

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为此,一要释放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红利。要强化科技定战略、定政策、创环境、优服务的目标定位;完善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制度,探索一事一议、厅市联合、部门协同等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实行试点科研经费“包干制”,推广全年项目申报“常态制”,扩大科研立项“揭榜制”;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赋予其更大自主权。二要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水平。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行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打造知识产权强省;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抓紧布局一批原创型、基础型专利;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及司法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三要推动科技开放合作。要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辩证关系,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科技合作战略;鼓励省内优势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围绕先进产业链共建国际化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省内企业走出去,开展并购或直接投资,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四)全力打造创新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實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一流的创新生态。为此,一要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积极培育尊重科学、热爱创新、宽容失败、精益求精的创新创业文化;激励科技人才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善于研究新问题、开辟新领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二要做强智创城品牌。要继续推动各地的智创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高质量发展;突出方向特色,引进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主体,建设双创综合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新兴产业培育链条,从而营造智创城创新生态小气候。三要优化人才发展机制。要完善各类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发现培养机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锤炼人才,使其快速成长;要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要加强新时代工匠和现代学徒培育,推广企业和高校“双导师”育人模式;要鼓励科研院所探索年薪制、项目工资、股权等分配方式,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注 释〕

①该处数字是笔者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的历年数据统计而得。

〔参 考 文 献〕

〔1〕杨茂林.用创新发展“金钥匙”开启转型发展新路〔N〕.山西日报,2020-10-13(10).

〔2〕2019年山西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20-11-06).http://tjj.shanxi.gov.cn/tjsj/tjgb/202011/t20201106_110814.shtml.

〔3〕闫俊荣.转型出雏型科技要先行 2021年山西省科技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N〕. 中国化工报,2021-04-03(07).

〔4〕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20-08-27). http://www.gov.cn/xinwen/2020-08/27/content_5537848.htm .

责任编辑 徐 芳

猜你喜欢

高水平山西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送给奶奶的信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新常态下我国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浅析
浅议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浙江省高水平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