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笺谱清赏

2021-02-08刘强

检察风云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诗笺笺纸薛涛

刘强

《百花诗笺谱》(局部)

《北平笺谱》(局部)

箋,是我国古代对精美加工纸的统称,《辞海》称“笺”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传统的笺纸加工方式繁多,有染色、加蜡、砑光、洒金、描金、泥金、彩绘和雕印等工艺,使得笺纸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精美典雅,为文人雅客所珍爱。唐代的“薛涛笺”是文人最为推崇追捧的笺纸。郑逸梅在《尺牍丛话》中说:“书札之精者,辄用薛涛笺。按薛涛为唐之名妓,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蜀,流落蜀中,遂入乐籍。暮年居浣花溪,好制松花小笺,时号薛涛笺。”薛涛笺不仅松花一种,尚有其他花式,元费著《蜀笺谱》云:“薛涛侨止百花潭,躬撰深红小彩笺,裁书供吟,献酬贤杰,时人谓之薛涛笺。”

笺谱,是各类精美的笺纸,根据产地、类型、纹样、画者等归类整理汇编成的簿册,可供艺术欣赏或图样参考。作为笺纸的汇编,笺谱之制大致始于明代,笺谱的刊印和流传,集中呈现了当时民间流行的笺纸样式和图案,作为艺术史料供后人学习研究。

明代天启六年(1626)的《萝轩变古笺谱》及弘光元年(1645)的《十竹斋笺谱》,是早期笺谱艺术史上的经典代表。《萝轩变古笺谱》堪称我国古代拱花木刻彩印笺谱之首,是中国早期木版彩印精品。所谓“拱花”,即不着色的印刷方法,类似如今所见的钢印,以纸面凸出的线条来表现花纹,衬托画中的行云流水、花卉虫鱼,使画面更富神韵。

《萝轩变古笺谱》由明代颜继祖辑稿,吴发祥刻版,分上、下册。上册有颜氏自撰小引,目录含话诗、筠蓝、飞白、博物、折赠、雕玉、斗草、杂稿八目;下册八目分别为选石、遗赠、仙灵、代步、搜奇、龙种、择栖、杂稿,上、下两册共汇辑笺纸182幅。据《金陵通传》记载,吴发祥寓于金陵(今南京),刻此谱时48岁。1963年,上海博物馆馆长徐森玉先生在浙江发现《萝轩变古笺谱》全本,乃清代海盐人张宗松清绮斋旧藏。该谱目前保存在上海博物馆,为海内孤本。

《十竹斋笺谱》为明代胡正言十竹斋所辑。该谱共四卷283幅,第一卷收清供、华石、博古、画诗、奇石、隐逸、写生等,共62幅;第二卷收龙种、胜览、入林、无法、凤子、折赠、墨友、雅玩、如兰等,共77幅;第三卷收孺慕、棣华、应求、闺则、敏学、极修、尚志、伟度、高标等,共72幅;第四卷收建义、寿征、灵瑞、香雪、韵叟、宝素、文佩、杂稿等,共72幅。《十竹斋笺谱》在当时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推崇,明人李克恭在《十竹斋笺谱叙》中说:“自十竹斋之笺后先迭出,四方赏鉴,轻舟重马,笥远邮传,不独江南纸贵而已。”

《十竹斋笺谱》之刊行比《萝轩变古笺谱》晚19年,在刊印技法上也都运用了饾版和拱花。《十竹斋笺谱》流传下来也是世所罕见,但不似《萝轩变古笺谱》已成海内孤本。郑振铎在《劫中得书记》中记载王孝慈藏有一部,后归北平(今北京)图书馆;陶湘藏有一部,后售于日本文求堂;另闻上海狄氏藏有一部,但未得一见。郑振铎经由传新书店徐绍樵之介购得一部。

受胡正言的影响,清初的笺肆或南纸店也印行笺谱,像《殷氏笺谱》(约1650年) ,但目前只留其名而已。陈逸先生在《郑振铎先生的几本藏书》一文中说:“彩印版画尚有风流绝畅图、殷氏笺谱、萝轩变古笺谱诸书,均流落扶桑,何时能或一睹欤?”天津文美斋于光绪十九年(1893),以红色单色印制《文美斋诗笺谱》一册,该谱内容包含花卉、草虫、鱼虾、禽鸟、奇石等,共100幅,均由朱偁所绘。此谱封面由江焕宗题签,署“癸巳春日”。朱偁,字梦庐,号觉未,别署鸳湖散人、玉溪外史、玉溪钓者、鸳湖画史、胥山樵叟,浙江嘉兴人,为海派名家,画风酷似新罗山人。此谱应是朱偁受文美斋所托而作。

除《文美斋诗笺谱》外,文美斋于宣统三年(1911),以张龢庵所绘百花图,刻印《百花诗笺谱》一函二册(共200页)。但笺谱上张祖庵(号磊盦)的题签署“光绪丙午”(1906),可见该谱从准备到正式刊印耗时达5年之久。张龢庵,即张兆祥,天津人,通晓西洋照相技法和诗文书画,尤擅写生,吸收郎世宁西洋画法,开一代画坛新风,自成一派。张祖翼在《百花诗笺谱》序里曾赞:“张龢庵先生精六法,尤工折枝花卉,海内赏鉴家莫不许为南田后身。”这套谱除了张龢庵的折枝花卉外,文美斋另请天津名士铁道人查帖青为每一幅画题词,意蕴深远,被各界公认为绘、刻、印俱佳之作,为有清一代最受注目之笺谱。

民国初期,笺纸仍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故南纸店仍然延请书画名家绘图,精工刻印,笺谱自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出版和流行。郑逸梅在《尺牍丛话》中说:“北平某笺肆印有笺谱两巨册,有花卉,有山水,有人物,大都出于吴待秋,吴观岱,林畏庐手笔为多,印刷精佳,亦属妙品。”但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简便的自来水笔逐步取代毛笔,大规模生产的机器造纸也逐步取代手工纸,传统笺纸的市场日渐萎缩。

《北平笺谱》谱样

齐白石作笺(选自《北平笺谱》)

面对这一传统艺术的没落,鲁迅、郑振铎等人积极倡导,1932年2月5日鲁迅在写给郑振铎的信中说道:“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留黎厂得了一点笺纸,觉得画家与刻工之法,已比《文美斋笺谱》时代更佳,譬如陈师曾、齐白石所作诸笺,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刻专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将消沉了。”随后,鲁迅对郑振铎提出了搜求、编辑、出版《北平笺谱》的建议,“实不独为文房清玩,亦中国木刻史上之一大纪念耳”。其时,鲁迅在上海,郑振铎在北平分别搜集笺纸,双方通信达15回,大多涉及访笺、选笺、商镌印、论装订、谈发行、定赠送等。编定后,鲁迅在序言中说:“北京夙为文人所聚,颇珍楮墨,遗范未堕,尚存名笺,顾迫于时会,苓落将始,吾侪好事,亦多杞忧,于是搜索市廛,拔其尤异,各就原版,印造成书,名之曰《北平笺谱》。”学者薛林荣认为,该序言可谓中国版画发展史的纲领性文献。

1933年12月,《北平笺谱》由荣宝斋刻印出版,全谱共6册。谱面由沈兼士题写签条,扉页由沈尹默题写,书前有鲁迅和郑振铎序各一,分别为魏建功和郭绍虞手迹。首印100部,上面均有鲁迅与郑振铎的亲笔签名,一出即罄,后于1934年再版100部。这200部《北平笺谱》如今已成为珍本。

1936年,鲁迅和郑振铎再次联手,翻印了《十竹斋笺谱》,母本是从通县王孝慈处借得,也由北平荣宝斋印制,纸墨与雕版极为精良,鲁迅评价说:“翻刻成绩确不坏,清朝已少有此种套版佳书,将来也未必再有此刻工和印手。”

1933年的《北平笺谱》和1936年的《十竹斋笺谱》把我国濒临失传的传统木刻水印技法又重新予以复兴和拯救,鲁迅和郑振铎两位文化大师,通过精诚合作,为笺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投稿邮箱: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诗笺笺纸薛涛
鲁迅对笺纸情有独钟
青城山偶得
农民
用手撕出来的建筑模型
略施粉黛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明代笺纸中的博古纹饰
郭沫若上当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