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名人故居

2021-02-08黄媛

检察风云 2021年23期
关键词:小筑张闻天吴昌硕

黄媛

颍川小筑

近代浦东名家辈出,名人故居的资源是比较富足的。但故居又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遇破坏,便无法复原。抗战中日军的炮火毁了一批故居,然后我们还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一度忽略了故居的保护。由此盘点一下,家底无几了。故居的保护让今天的浦东人感到紧迫,他们也十分重视,从政府到村镇总动员,寻找、考证、确定,拨款、动迁、修缮,一批批携带着人文基因、沉淀着往事的名人故居相继开放。一处故居记载一段厚重的历史,让人们得以了解浦东这片土地深厚的人文底蕴。

浦东名人故居中最著名的是张闻天故居。2002年6月25日,国务院确定张闻天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浦东唯一一处国家级文保单位。

张闻天故居地处浦东机场附近的机场镇闻居路50号,东海之滨,钦公塘横卧南北,浦东运河在村西缓缓流过。这是一座建于1892年的民宅,具有浦东农村传统风格,坐北朝南,前面原有一名为“秀才亭”的木亭子,现已拆除。1990年纪念张闻天90周岁诞辰,故居得以修复,卧室、书房、客厅、厨房照原貌恢复,当年旧家具能找到的都搬了进去。

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诞生在这里,幼时随父母住在客堂北面卧室,西侧有书房,11岁离家到南汇的振兴小学读书,17岁去南京河海工程专科学校读书,以后还曾回家居住多次。他曾经在日本、美国留学,也是浦东海归中的一员,是早期中共领导人中唯一有留美经历的。“五卅”惨案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历练中成长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故居门前的道路现称为闻居路,有网友赞一条路因故居而命名,上海对名人故居的重视可真是不简单。

同样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内史第似乎没有张闻天故居那么幸运,1988年经过拆建,2004年立项拟复建,2013年4月16日建成开放,位置就在上海迪士尼旁。

内史第是黄炎培诞生、成长的家,是宋氏家族成员居住了十多年的地方,胡适、黄自、黄竞武等十多位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居住,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艺术价值和人文历史的宅第。内史第原名沈家宅,是清朝川沙人沈树镛的宅子,他中举后,官居内阁中书,宅邸被称作了“内史第”。整幢建筑具有典型的汇南城镇风貌,大门口有古典精致的仪门,正面有“凤戏牡丹”等砖雕,门楼雕有“华堂映日”;背面刻着“德厚春秋”的大字,凝厚庄重,门枋上雕有凤凰、牡丹等图案装饰,下面基石为盘龙石刻。沈树镛的儿子沈肖韵是黄炎培的姑夫,他喜欢收藏,在内史第中藏有大量碑帖、古籍、中外书籍,对黄炎培的成长形成相当大的影响,黄炎培就是在这里读到赫胥黎的《天演论》的。

内史第还是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宋嘉树1890年成为川沙的传教士,家安在内史第的沿街坊,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都诞生于此。三姐弟在此度过少年 时代。

内史第虽然做了弥补性修复,到底不是原汁原味,文脉的基因流失多半,总令人抱憾。这么看来,颍川小筑得以完整保留,真是奇迹。这幢建筑位于寸土寸金的陆家嘴中心地带,对面就是上海中心、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为此,不少人惊叹“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建一片中心绿地已属不易,保留一棟老建筑那绝对是大手笔了”。

颍川小筑也经历过惊险的一刻,大院门墙1991年因拓宽陆家嘴路而拆除了。好在在1996年的动拆迁中,它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修缮后成为陆家嘴开发陈列室。2010年改为吴昌硕纪念馆。

关于这幢老房子改成吴昌硕纪念馆还曾引起争议,有人认为名不副实,因为这里并非吴昌硕故居,而是上海的另一位名人陈桂春的宅第;另一种看法是,把此处辟为吴昌硕纪念馆,也为名人故居保护开辟了新思路。实际上,吴昌硕与陈桂春交往密切。

陈桂春也是名头响当当的一个人物,民国《上海县志》收录了他的名字,记录他在辛亥革命的关键之际为革命筹措军费的义举。他因从事驳运业致富,于1922年在此建宅,用祖先发祥地——颍川命名,所以称颍川小筑。他和浦东同乡会成员一起创办浦东第一家西医医院即今东方医院的前身,还是首任院长。吴昌硕为支持他办医院,多次在颍川小筑创作义卖筹款资助,平常也与朋友在此切磋画艺作画。因此,吴昌硕纪念馆在2010年从原华夏文化旅游区内迁到此处,也算事出有因。

内史第原称沈家大院,为沈树镛祖上所建

颍川小筑总体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红墙翠瓦,双层二楼,四进三院,是一幢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为一体的优秀近代建筑。抗战期间,宅院被日本宪兵司令部占用;解放战争时期,宅院被国民党警备司令部占用;新中国成立后,宅院内曾办过工厂,设立过东昌区陆家嘴办事处、税务局;1958年后又成了“72家房客”式的住所。直到2010年改为吴昌硕纪念馆,也是几经磨难有惊无险,终于以吴昌硕的名义安定了。

在一所中学内保留名人的故居,全国也不多见。上海营造业泰斗杨斯盛故居就坐落于浦东中学内,建筑面积992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间两厢房,人字屋顶小青瓦、白粉墙,正面有14扇落地长窗,檐下铺青石地坪。

浦东中学于1907年春由杨斯盛捐资创建,请黄炎培任首任校长,是上海成立最早的一所完全中学。为了这所学校,杨斯盛呕心沥血,“毁家兴学”,他一生累积财产白银40万两,其中30万两都用于创建浦东中学。学校才建成不久,杨斯盛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病故前留下遗言“杨氏子孙不得干涉校产校务”。

浦东中学内杨斯盛雕像

杨斯盛生前把自己的住宅建在学校,是想每日聆听书声。故居名就是“静听书声”,饱经风霜一百多年的浦东中学内,校容校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杨斯盛故居还是原物。故居经历了1987、1997、2004年的三次较大规模的维修,风貌如旧,是名人故居中保护得比较好的。

著名翻译家、文学艺术家傅雷也是浦东人,他在浦东的故居的修缮过程一波三折,目前尚未完成。傅雷在浦东有两处居住地,一处是出生直至 4岁前的下沙王楼傅家宅,4岁以后因父亲故去,随母搬至周浦镇曹家厅。现在挂牌的傅雷故居就是他4岁前的住地,下沙王楼的傅家宅,系清道光年间傅雷祖父傅炳清所建。故居是一个独立的庭院,门面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七间,悬山灰瓦顶。小楼为三层西班牙式建筑,但三楼是尖顶阁楼,所以也可称为假三层。这幢小楼也曾经住过多家房客,杂乱破败。2012年航头镇政府启动保护性修缮,为尽可能接近历史史实,镇政府多方寻找,请来了当年傅雷家的保姆兼管家,90岁高龄的老人思路仍然清晰,提供了当年傅雷的生活起居、室内摆设及傅雷与社会名流的交往等信息,复原故居有了一定依据。按照规划应在3至5年完成。至于周浦镇,则早在2008年2月,将周浦八一中学更名为“上海市傅雷中学”,也是表达对傅雷先生的纪念。

名人故居是城市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人文沉淀的重要载体,浦东爱国志士、文人大家、商界精英辈出。他们的风采、他们的往事沉淀在故居里,那些旧旧的房子是一部部厚重的历史。对名人故居的尊重与保护,考量的是城市的文化高度、管理者的智慧、市民的修为,身为改革开放龙头的浦东,理当先行一步。

投稿邮箱: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小筑张闻天吴昌硕
张闻天陈列馆
张闻天《神府调查经验谈》
杨云中
读豆荚小筑悼文有感
花卉的宠儿——吴昌硕
吴昌硕石鼓文风格成因及影响
新华1949里的现代诗意小筑
用劲刻
张闻天功著遵义会议
张闻天的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