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应用研究

2021-02-07翟伟卓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颈髋关节

翟伟卓

近些年,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多种因素导致我国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在增加。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因患者的组织解剖结构存在特殊性,在股骨颈骨折后患者的愈合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存在较大几率的股骨头坏死,所以会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临床对股骨颈骨折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于此研究选择内固定手术方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配合精细化康复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 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20∶22;年龄61~82 岁,平均年龄(76.25±5.0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1∶21;年龄62~83 岁,平均年龄(76.48±4.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和认可,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 通过内固定手术方案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2.1 常规护理 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常规观察,预防并发症出现。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各个指标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渗液,是否存在肿胀和感染。适当将患者的患肢抬高,大约15~30°,以便充分促进患者肢体血液的循环,在患者的身体下面垫一个软垫,每隔2 h 对患者进行1 次翻身,同时对患者的骶尾部等受压迫部位抹红花油,防止患者形成压疮。叮嘱患者多饮水,防止便秘。因患者血管弹性较差,所以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静脉炎,控制输液的速度不能过快,同时要留意输液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反应。评估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并进行下肢按摩,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如患者存在较高风险的下肢神经外血栓,可为患者应用抗血栓梯度弹力袜或者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进行干预。

1.2.2 心理护理 积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切身实地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患者提供便利,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改善。可以要求患者的子女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这样能够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2]。

1.2.3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护理手段,因大部分患者都存在骨质疏松表现,骨骼中有严重的钙流失,这样就容易导致患者骨折恢复缓慢。所以根据这种情况,要科学性的为患者制定饮食护理计划,在患者骨折后1~2 周内指导患者应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同时使患者行气散结。患者骨折后3~4 周,多指导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以便促进患者骨折愈合。骨折后5~6 周应指导患者食用鸡汤或猪骨汤[3]。

1.2.4 康复训练 手术后当患者疼痛的敏感性减轻后,检查显示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从脚趾开始进行身躯训练,然后帮助患者旋转踝关节,并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对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时间进行确定[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

1.3.1 骨折愈合优良率 干预后,通过X 线检查显示骨折完全愈合,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为优;干预后,经X 线检查显示骨折完全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良;干预后,经过X 线检查显示骨折基本愈合,关节功能基本好转,为可;干预后,经过X 线检查显示骨折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 并发症 主要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和感染等。

1.3.3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 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0~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髋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18 例,良22 例,可2 例,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优14 例,良19 例,可7 例,差2 例,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65,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 例,感染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 例,假体松动3 例,感染4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86,P<0.05)。

2.3 两组患者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3 讨论

本文研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能够证实这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通过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这种护理属于一种优质的护理方案,能够在护理的过程中落实护理责任制,可深化各项专业护理的内容和内涵,拓宽护理的各个方面,对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能科学有效的提高整个科室的水平。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这种护理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都坚持围绕着患者来进行,所以各项护理工作都能将患者放在首要的位置。这种护理工作可以实事求是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精益求精的对患者提供各项干预。精细化康复护理能够积极的对护理成本进行控制,通过制定便捷的康复护理手段,全方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流程的简化,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消耗。且精细化康复护理能够整体提升满意度,其主要内容是在满足患者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促进患者更为全面的恢复,护理兼顾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还能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对患者的支持。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落实精细化康复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关怀和医院的悉心照顾,这种护理模式不但重视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保护和功能改善,及早对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也能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所遇到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5,6]。这是一种无缝隙的护理工作,能够在预防并发症对患者产生影响的同时综合提升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确保患者髋关节功能尽可能恢复到受伤前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配合精细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愈合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颈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髋关节活动范围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