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行综合康复护理对促进产妇康复及改善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

2021-02-07赵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泌乳乳房产后

赵雪

产妇经历妊娠以及分娩后,其身体各器官会发生相应变化,身心也会处于强烈的应激转变状态,尤其是初产妇,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不但会对自身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危害到新生儿的正常发育[1]。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升高,对产后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种形势下,为改善产妇产后不良心理,促进其身心康复,应积极做好产妇产后康复护理工作[2]。基于此,本文以本院产科92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产后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来于本院分娩的92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例。对照组产妇年龄18~33 岁,平均年龄(27.54±3.18)岁;孕周35~41 周,平均孕周(37.48±2.26)周;孕次1~4 次,平均孕次(1.93±0.69)次。观察组产妇年龄19~34 岁,平均年龄(27.58±3.07)岁;孕周34~41 周,平均孕周(37.51±2.28)周;孕次1~4 次,平均孕次(1.95±0.69)次。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初产妇;骨盆正常,行阴道分娩;均知晓实验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胎膜早破、胎先露异常;有引产及早产史;伴发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泌尿系统、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疾病;巨大儿、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以及产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等产妇。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包括乳房清洁、会阴伤口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心理康复护理 安排助产士对产妇展开一对一的交流,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向产妇发放宣传资料,向其详细讲解产后挤奶的方法,新生儿喂养及护理技巧,以及产后饮食、运动及避孕等方法,以促进产妇自护能力的提高。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认真倾听产妇的诉求,让其及时宣泄情感;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支持,引导产妇保持乐观的心情;鼓励产妇照顾新生儿,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指导产妇开展产后锻炼,并让同期分娩顺利的产妇一起交流,分享自身的康复经验。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号召家属参与到产妇的护理工作中来,多关心产妇,并及时纠正家属不正确的生育观。

1.2.2 乳房康复护理 结束分娩后,用42℃左右的毛巾对产妇的乳房进行热敷,2 min 后在乳房的周围涂上适量的凡士林,然后分开双手的食指与拇指,将乳房基底部环抱住,以产妇不感到痛苦的力度,从多个方向活动乳房,按摩2 次/d,5 min/次。然后用指腹对乳根、乳中、中府以及膻中等穴位进行按摩,采用拇指、食指及中指的指腹面,沿着乳腺管从乳房的根部朝乳头的方向纵向按摩乳腺导管。随后再用一只手将乳房拖住,并拢另一只手的四指,在乳晕周围用指腹展开360°旋转,对乳房的腺泡及小叶进行按摩。

1.2.3 子宫康复护理 在对子宫进行复旧按摩前,叮嘱产妇将膀胱排空,放松全身,平卧于按摩床上,在其子宫按摩区域涂上适量的凡士林,对宫底以及三阴交、关元等穴位进行按摩,手法如下:将手掌置于产妇的宫底部,将小鱼际肌掌侧作为用力点,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对子宫进行环形按摩,按摩5~8 min/次;至于三阴交及关元等穴位,则采用点穴等规范化的按摩动作,注意用力柔和且均匀。

1.2.4 盆底康复护理 指导产妇采取平卧的体位,分开双下肢并屈曲,主动收缩尿道与肛门,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持续收缩10 s 后再放松,30 次/组,指导产妇训练3~4 组/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康复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指标,包括泌乳始动时间(从娩出胎盘、胎儿至挤压乳房后渗出清亮乳汁的时间)、恶露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产后出血(娩出胎儿24 h 内的出血量>500 ml)、泌乳量(分为3 个层次:多:哺乳次数>8 次/d,可充分满足新生儿需求,新生儿情绪及睡眠质量都比较好,且产妇感觉双侧的乳房饱满;中:能够满足新生儿大部分需求,但同时需添加奶粉,新生儿情绪及睡眠质量一般,产妇感觉双侧的乳房饱满;少:无法满足新生儿需求,需大量配方奶,新生儿经常哭闹,睡眠质量差,产妇双侧的乳房松弛)。

1.3.2 产后抑郁改善效果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EDPS 评分。采用EDPS 来评价产妇护理前后的抑郁程度,该量表包括抑郁、恐惧、悲伤、自责、自伤、哭泣、心境等10 个指标,各指标分值为0~3 分,共30 分,总分≥10 分则表示存在抑郁症状,且分数越高说明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康复指标比较[±s,n(%)]

表1 两组产妇康复指标比较[±s,n(%)]

注: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EDPS 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护理前的ED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EDP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EDP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EDP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3 讨论

分娩是胎儿脱离母体的一个特殊且复杂的生理过程。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产妇会出现剧烈疼痛,身心也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而分娩结束后,产妇的身心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其生殖、泌尿、消化等器官功能也都处于复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新生儿成长的关键时期[3]。不少产妇在产后会出现缺乳、宫缩痛、心理波动等问题,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解决,那么就很有可能引起产后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引起产妇死亡。近年来,人们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愈发重视,如何在产后对产妇展开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干预,已成为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4]。

产后康复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后泌乳,促使子宫恢复正常,并促进产妇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全面恢复[5]。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心理康复、乳房康复、子宫康复及盆底康复等综合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前的ED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EDP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中,心理护理可通过调节产妇的思想及情绪,促进产后泌乳,并且还可使产妇快速适应角色的转变,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乳房及子宫按摩可起到舒经通络、化瘀活血、调和气血的功效,能够大大缓解产后疼痛,在促进泌乳的同时,加快子宫复旧;此外,盆底康复护理可通过收缩尿道、阴道及肛周的肌肉,可增加盆底肌肉的收缩力,提高盆底肌肉收缩时长,在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的同时,促进盆底肌张力的恢复。

总之,产后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状,促进其身体康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泌乳乳房产后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