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功能锻炼康复护理体会

2021-02-07孙静群李艳霞石倩倩刘美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康复

孙静群 李艳霞 石倩倩 刘美娜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在发病过程中常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症状,甚至会引发多器官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急性胰腺炎的疾病分类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最为危重的类型,其具有病情严重、发病迅速以及病情变化复杂的特点,且治疗时间较为漫长。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指的是患者病情已经趋于稳定,各项指标已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在此阶段最主要的是开展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尤其是肢体运动方面,以此实现早期康复干预,提升患者预后恢复质量。本次实验中,主要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期实施功能锻炼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康复期纳入研究,发病原因为胆源性因素、酒精性因素、饮食因素分别为32、27、25 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2 例,年龄27~69 岁,平均年龄(49.52±7.51)岁;观察组中男27 例,女15 例,年龄25~72 岁,平均年龄(52.07±9.0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临床检查后,所有患者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康复期,经沟通后,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并指导其进行自主的身体锻炼。观察组患者实施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恢复稳定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a.护理人员需要将实施功能康复锻炼的目的、措施、预后效果等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知度,并提高其依从性和配合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功能康复的锻炼[1]。b.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活动锻炼,具体包括:对膝、肩、踝等大关节的活动,以刺激肌肉的收缩,避免因长时间的卧床而出现肌肉萎缩或者是功能障碍等症状。具体来说,在进行关节活动时,可以通过将关节摆放至功能位的方式,来增加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并逐渐从卧位转变至坐位进行练习[2]。c.当患者的身体耐力增加,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强化后,可以指导其进行站立位和行走的练习,通过进行早期的下床活动,能够避免因长时间的卧床而发生肺不张、静脉血栓以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②肢体功能锻炼:a.肩关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合适的卧位,进行肩关节的屈曲和伸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固定患者的肩部,用手托举患者的手臂,在可活动范围内进行屈曲和伸展的练习,一般情况下,肩关节活动分范围在90°左右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注重力度的把握,避免因活动力度过大而造成患者的关节损伤[3];b.前臂练习:由护理人员抓住患者的手腕部位,另一只手辅助患者进行前臂的旋前和旋后练习,从而刺激上臂肌肉的收缩;髋关节:在练习髋关节的肌群时,首先需要指导患者保持坐位或者是平卧位,放松下肢,由护理人员拖住患者的小腿和脚,将膝盖坐位旋转中心点,进行髋关节的外旋活动;c.屈膝肌群练习:通过练习屈伸肌群,有助于恢复患者髋关节屈伸功能的作用[4]。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将膝关节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上,使髋关节进行屈曲练习,以刺激屈膝肌群的收缩。③心理康复指导: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的特点,所以多数患者会因为疾病因素而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甚至是出现消极治疗的心理状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来缓解患者的压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治疗,提高其康复自信心。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以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高[5]。此外,在护理的全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正确看待疾病的治疗和功能锻炼,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使用生活质量测定简表进行评定,其中主要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认知能力、家庭作用、环境作用、社会功能,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为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认知能力、家庭作用、环境作用、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s,n(%)]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s,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重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的特点,且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较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而造成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原因又是多样的,目前我国造成重症急性胰腺炎原因最多的为胆道结石、功能障碍、酗酒和暴饮暴食[7]。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期间患者的体内会有大量的炎症因子释放入血,进而出现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甚至是造成患者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症状。因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康复期对患者实施功能康复锻炼,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是临床上需要重视的问题[8]。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施功能康复锻炼的观察组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认知能力、家庭作用、环境作用、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针对重症胰腺炎恢复周期较长的特点,在康复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以提高其对于疾病治疗的积极性,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胰腺炎重症康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