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2021-02-07张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运动性肩部肩关节

张颖

肩关节损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节损伤部位,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患者行动不便。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后,患者的正常肢体运动会受到阻碍,且自身的生活质量下降[1]。为了更好的改善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性,缓解患者的疼痛,研究人员提出了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2]。现选取100 例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 例。参照组患者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16~52 岁,平均年龄(33.91±6.03)岁。研究组患者中,男25 例,女25 例;年龄16~52 岁,平均年龄(33.93±6.0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标准要求;②经解释,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③患者没有死亡风险。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②知晓研究情况后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患者行频射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频射治疗的疗程。严格皮肤消毒,仪器采用KJ-6299A 型微波治疗仪[徐州市诺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注册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2 第3251265 号;产品标准编号:Y7ZB/国4508-2012]。使用时调整仪器参数:理疗100 W/热凝治疗100 W,输入功率为500 VA。

1.2.2 研究组 患者行针灸治疗。在针灸前,需要尽可能舒缓患者的情绪,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部位,尽可能的让患者以一种身心放松的姿势去迎接此次治疗。在施针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纠正患者的姿势,保持坐位,膝部屈起,挺胸,轻微按摩放松肩部。针灸治疗选择的穴位通常为阳陵泉穴以及压痛点。在患者阳陵泉穴进行施针,有效果后进行相应运动,例如后伸、外展、上举以及旋转等。在此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反馈结果来判断是否再次施针。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针对于患者自身,是正常情况,不需要过多关注。在结束之后,实行开合呼吸补法将针拔除。拔针之后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患者需要静坐一段时间之后,才可缓慢起身。之后观察一段时间,若患者没有不良反应才可以离开。针刺结后进行艾灸,穴位同针刺取穴,每处穴位悬灸15 min,以加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止痛、组织修复、代谢产物和血的吸收。压痛点采用合谷刺、恢刺以及关刺,合谷刺:剌四肢分肉之间,针向几个方向斜刺,如鸡爪状,因针刺于肌肉会台处;恢刺:恢指恢廓通畅,恢刺指针刺的范围宽阔,用治筋肉挛急痹痛,从一处入针,多方面透刺,以舒缓筋急;关刺:刺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腱附着处,其主要特点为针刺接近关节。医护人员在进针之后需要将针尖直达软组织在骨的附着点,作提插、捻转手法,有强烈气感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向肌腹中央及两边缘重复施术。在每次改变针刺方向前作被治肌肉的伸缩活动5 次,不留针。为了更好的避免出血情况,出针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根据治疗前后疼痛感知进行填写,VAS分值为0~1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将患者的疼痛评分根据数值大小进行分类,0~3 分为轻微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9 分为重度疼痛,10 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前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例数分别为7、11、21、11 例,治疗后分别为12、20、10、8 例;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例数分别为5、12、20、13 例,治疗后分别为26、21、3、0 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轻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n(%)]

3 讨论

肩部关节作为人体最重要且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关节,其自身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一旦出现功能受损,将会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由于肩部关节自身有很大的活动,自由性主要是依赖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以及周围关节盘来进行协调运作。慢性肩关节运动型损伤主要是指患者在一些外力或者内因的作用下,不经意之间造成的功能损伤。通常情况下,日常活动并不会给肩关节带来严重伤害,但是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往往有着一个相似的情况,那就是在运动过程当中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实际的身体情况而强行运动。例如,在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时,患者并没有进行热身运动,之后直接采取强烈的运动,或者在打羽毛球、网球、排球等过程当中没有事先进行热身运动而用力击球,在击球过程当中力量不够、动作不对以及发力点不准确,进而导致了肩部关节受损[3]。

患者在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第一时间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关节损伤,仅仅只是简单的做一下放松运动之后继续进行刚才的持续运动,由于不重视损伤情况导致关节受损的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进而加重了患者的肩关节部位疼痛,进而影响到了肩部关节的自由活动[4]。所以患者需要在日常活动当中尽可能的量力而行,在进行身体锻炼之前一定要首先进行足够时间的热身运动,保证全身的关节肌肉有一定的活跃度[5]。同时在运动过程当中要保证自身的运动量,在关节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盲目的咬牙坚持,身体所不能承受的一些运动强度,更精准的判断自身的身体承受能力,保证正确运动[6]。

在中医理论中,患者肩关节出现慢性运动性损伤主要是由于风寒以及自身气血亏虚而导致,由于肩关节附近的经络发生了拥堵,不通则痛,所以肩部关节出现了严重的疼痛感,进而阻碍了肩部关节的自由活动,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运动[7]。频射治疗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针对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但是在其治疗过程当中,往往并没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8]。患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频射按摩之后,肩部关节依旧感到严重疼痛,其自身活动依旧受阻。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恢复正常的关节运动,提高生活质量,部分研究人员提出了针灸治疗[9]。中医针灸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阳陵泉穴以及压痛点来开展针刺疗法。针刺治疗可以缓急止痛,活血化瘀,提高肩部的肌肉性能,改善肩周软组织粘连,促进肩部关节的血液循环[10]。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疾病症状,减少患者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运动性肩部肩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对大鼠运动性肾脏裂孔隔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肩关节生物力学
针刺“五泉穴”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