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2021-02-07孙明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罗非班控制组格瑞洛

孙明月

在临床上,急性NSTEMI 属于重症疾病,其发生后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且极易引发心肌坏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存在严重影响[1]。此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使梗死心肌恢复血流供应,而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搭桥术、冠脉介入治疗等[2]。患者发病的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内血小板凝集导致血栓形成,所以该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为抗血小板聚集[3]。目前临床上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药物较多,所以合理选择药物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替格瑞洛的主要作用为保护心功能,抗炎等[4]。因此本文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选取急性NSTEMI患者80 例,分析了急性NSTEMI 患者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 例急性NSTEMI 患者,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为控制组,双号为试验组,每组40 例。试验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61~86 岁,平均年龄(67.3±6.3)岁;控制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0~87 岁,平均年龄(66.8±6.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5]:均符合急性NSTEMI 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未接受抗血小板如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等相关治疗;年龄60~80 岁;发病时间24 h 内;均知晓本次试验,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出血倾向、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缺陷疾病、对本次用药过敏、高血压、出血史、近期手术或骨折、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各种急慢性感染、外周血管栓塞、肺栓塞、急性脑血管病变等患者。本试验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两组首先接受常规治疗,即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厄贝沙坦80~150 mg/次、比索洛尔5 mg/次,均为1 次/d,患者入院后,给予其12 h皮下注射依诺肝素0.4 ml、300 mg 阿司匹林,治疗1 周。控制组采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204)联合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治疗,即口服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其后为75 mg/次,1 次/d;维持静脉泵入替罗非班,0.1 μg/(kg·min),时间为24~72 h。试验组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30020)治疗,即口服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其后为90 mg/次,2 次/d;维持静脉泵入替罗非班,0.05 μg/(kg·min),时间为72 h。所有患者均静滴泮托拉唑,1 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LVEDd、LVEF)和血小板聚集率、30 d 内MACE 发生率不良反应率。比较两个组别、血小板聚集率等变化、30 d 内MACE 包括急性再梗、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等。不良反应包牙龈出血、鼻出血、痰中带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LVEF 高于控制组,LVEDd小于控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控制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两个组别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发现试验组,有统计学价值;治疗前,试验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51.5±10.2)%与控制组的(50.2±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7,P=0.559>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10.6±8.4)%均明显低于控制组的(26.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83,P=0.000<0.05)。

2.3 两组30 d 内的MACE 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出现急性再梗有1 例(2.5%)、心源性猝死有0 例、TVR 有1 例(2.5%),控制组出现急性再梗有3 例(7.5%)、心源性猝死有2 例(5.0%)、TVR 有4 例(10.0%)。试验组30 d 内MACE 发生率5.0%低于控制组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出现牙龈出血1 例(2.5%)、鼻出血1 例(2.5%、痰中带血0 例,控制组出现牙龈出血1 例(2.5%)、鼻出血1 例(2.5%、痰中带血1 例(2.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5.0%略低于控制组的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NSTEMI 患者发病主要是因血栓形成、血小板激发、冠脉粥样斑块破损等所致,且以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等为主要发病机制。所以在治疗NSTEMI 患者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抗血小板聚集。以往采用常规纤溶药物治疗此类患者时,其难以达到理想疗效,所以在选择药物方面,需确保其高效、安全,以改善患者预后[6]。作为一种血小板P2Y12 受体拮抗药物,替格瑞洛不经肝脏代谢,可对血小板P2Y12 受体产生可逆性抑制作用,可发挥抗炎症效果,并增加外周血腺苷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脏功能,所以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而作为一种血小板膜蛋白相关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血栓,该药物主要可对血小板的下游通路予以一致,从而发挥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7]。通过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NSTEMI患者,其可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坏死程度和避免血栓形成,可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协同作用,还能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8]。本文的研究中,试验组治疗后心功能、血小板聚集率、30 d 内MACE 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控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急性NETEMI患者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且不良反应少,出血风险低,利于患者预后改善。该研究结果与张铁锋[9]的研究报道较为接近,即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4.23±5.13)%、(51.23±4.54)mm、(40.21±5.21)%,对照组分别为(49.78±4.08)%、(56.54±4.23)mm、(47.52±7.62)%,二者对比发现观察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1月内MACE 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9%和24.1%,二者对比发现观察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组别出血风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NSTEMI 患者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确切,即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和血小板聚集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出血风险低,安全可靠,具有显著优势和价值,值得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罗非班控制组格瑞洛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