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2021-02-07薛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巩膜小梁眼压

薛慧

青光眼是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近视、遗传等原因引起房水循环障碍致眼压增高的疾病,若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可能会引起白内障[1]。同时青光眼会导致视神经的萎缩,其发生是不可逆的。而单纯的白内障多以晶状体混浊为主,一般采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置换术治疗,从而改善视力。日常工作中可见大量青光眼患者同时合并白内障,因此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发广泛[2]。青光眼患者若合并白内障应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尽早实施白内障手术,同时需要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可以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基于此,本文对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及研究,分析该治疗方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8 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38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7~72 岁,平均年龄(52.97±7.3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7 例,女21 例;年龄46~70 岁,平均年龄(52.92±6.1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青光眼、白内障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为单眼病变;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③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3 d 给予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术前30 min 冲洗结膜囊。手术方法为: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成功后做球结膜切口,球结膜切口的位置一般选择于上方,以角膜缘为基底做一个大小约4 mm×5 mm 的巩膜瓣,分离至角膜,在巩膜瓣下切除部分小梁组织,切除少许周边部虹膜,缝合巩膜瓣、球结膜切口。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护巩膜瓣,避免巩膜穿孔,需彻底对巩膜表层出血点进行止血。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眼膏涂眼,无菌敷料遮盖术眼。手术均由同一位医生操作。术后第1 天起予以抗生素滴眼液点眼预防感染治疗,持续使用1 个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术前3 d 给予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术前1 d 冲洗泪道,术前30 min 冲洗结膜囊,术前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手术方法为: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做球结膜切口后做一个巩膜瓣,然后另做一个角巩膜隧道,使用穿刺刀穿刺入前房,切口长度约2~3 mm,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核,然后吸出残余皮质,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后进行缩瞳,然后切除部分小梁组织,并将周边部虹膜切除少许,分别对巩膜瓣及球结膜切口进行缝合,形成前房。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眼膏涂眼,无菌敷料遮盖术眼。手术均由同一位医生操作。术后第1 天起予以抗生素滴眼液点眼预防感染治疗,持续使用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随访完毕后统计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状况以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参考文献[3]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均较本组术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对比(±s)

注:与本组术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术后6 个月对比,bP<0.05;1 mm Hg=0.133 kPa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3 例,有效26 例,无效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0 例,有效22 例,无效6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3,P=0.040<0.05)。

3 讨论

青光眼和白内障都是临床中常见的老年眼部疾病,这两种疾病皆可致盲[4]。青光眼会对视神经造成损伤,且损伤是不可逆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白内障对视功能也会造成损伤,但绝大多数的损伤为可逆性的,其损伤主要表现在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但经手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恢复视力。白内障和青光眼通常相伴而来,白内障的病程中通常会出现晶状体膨胀,推挤虹膜前移,可使前房变浅,房角关闭,从而引起青光眼[5]。同时也有部分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后眼压突然降低,促使白内障发生,或者促使原有的白内障病程进展加快。因此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需及时治疗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促进视力早期恢复。

在临床工作中,常采用药物、激光及手术等方式来治疗青光眼,然而一般的药物和激光治疗并不能阻止青光眼的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小梁切除手术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是通过将积压的房水从眼内引出,从而实现降低眼压的目的。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技术,该手术通过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吸出,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6],从而达到改善视力的目的。该手术较传统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而言,手术时间更短,且该手术不用等到白内障成熟,也不受病情限制。除此之外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前精确计算人工晶体的度数,还能解决散光、近视等问题。同时该手术切口较小,术后角膜散光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眼部情况恢复更快。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单纯白内障手术难以完全控制眼压,青光眼若不及时治疗,其危害要比白内障严重的多。同时也有临床研究表明青光眼的程度跟白内障晶状体膨胀的程度有关,单纯的青光眼手术也可能会加重白内障的病情,加快白内障的发展速度,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青光眼白内障的联合手术得到提倡。徐正邦[7]研究表明,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组患者经治疗,术后的眼压、视力改善状况更好,治疗效果更显著。黄晓柯[8]研究中发现,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组的患者术后眼压降低更显著,房角开放范围更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研究结果证实了联合治疗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优势,而这也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相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均较本组术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

综上所述,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及眼压,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巩膜小梁眼压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小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