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应用人工排痰与机械排痰的舒适度及效果比较

2021-02-07韩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舒适度骨科振动

韩艳

在骨科中,老年患者的排痰能力相对较差,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支气管痰液很难排出,加之手术后往往卧床,不能下床行走,患者支气管痰液蓄积,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甚至有些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因此在骨科术后老年患者的护理中要注意患者的排痰情况[1],近年来大量的机械排痰设备被大量的引入到临床工作中来,本研究观察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应用人工排痰与机械排痰的舒适度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老年患者80 例,根据排痰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实验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65~81 岁,平均年龄(75.8±6.5)岁。对照组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64~78 岁,平均年龄(72.9±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为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不能运动的患者,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及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另选取本科30 例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排痰护理,每组15 例。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给予机械排痰法进行排痰,所使用的振动排痰机为吉林省日成医用电子器材公司生产的PTJ-5000 系列多频振动排痰机,根据患者的排痰情况以及患者能承受的振动力承受情况,主要通过体重来判断,对排痰机的振动频率进行调节,一般情况下,将排痰机的频率设置在20~30 Hz,然后根据患者的承受情况和病情增加或者降低振动频率,频率由低根据患者承受情况一点点调节,4 次/d,20 min/次。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操作者一手拿着叩击接合器,另外一手用手掌接触叩击器接触胸部的一端,感受叩击振动的力度,调节合适的振动频率,然后对患者进行机械排痰,机械排痰时嘱患者侧卧位,然后对上部的肺部进行排痰,进行10 min 排痰后,嘱患者另一侧卧,然后进行另外肺部的排痰,排痰的顺序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这样能够更好的使患者的支气管以及毛细支气管蓄积的痰液排出到气管,并且通过咳痰排出体外,每次在患者的一个部位叩击振动停留的时间为10~15 s,然后更换下一个部位进行继续叩击振动,叩击的重点部位为肺底部,痰液以及胸腔积液主要集中在肺底部。

1.2.2 对照组 采取人工叩背排痰,人工叩背主要是空气压缩振动的原理,同样让患者侧卧位,应用杯状的手势使用前臂以及腕部的力量,快速的叩击肺部,这样使空气进行压缩,产生振动,叩击的部位从患者的肺底部开始,自下而上的进行,叩击同一个部位2~3 次,更换位置。叩背10 min 后进行咳痰,将痰排出体外,更换侧卧方向,进行另外的肺部叩背排痰,4 次/d,>30 min/次,在叩背时一定注意手势和力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的SaO2、PaO2、呼吸频率及排痰量,排痰效果,舒适度,护士的疲劳程度。

1.4 判定标准

1.4.1 排痰效果[2]显效:痰液排除效果好,患者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呼吸音恢复正常,肺啰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有效:痰液容易咯出,临床症状消失,肺啰音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或恶化,排痰效果较差。排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舒适度评分 以Kolcaba 评分进行判定,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生理、环境,共112 分,分为舒适:>100 分;比较舒适:80~100 分;一般:60~79 分;不舒适:<60 分。舒适度=(舒适+比较舒适+一般)/总例数×100%。

1.4.3 护士的疲劳度[3]轻度:排痰后护士手臂无疲劳感,心率无变化;中度:实施排痰治疗后护士手臂无疲劳感,心率增快<10 次/min;重度:排痰后护士手臂明显疲劳,心率增快>10 次/min。疲劳度=(中度+重度)/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痰前后的SaO2、PaO2、呼吸频率及排痰量比较 排痰前,两组患者的SaO2、PaO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两组患者的SaO2、PaO2均大于本组排痰前,呼吸频率低于本组排痰前,且实验组患者的SaO2、PaO2、排痰量均大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和舒适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排痰总有效率、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排痰前后的SaO2、PaO2、呼吸频率及排痰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排痰前后的SaO2、PaO2、呼吸频率及排痰量比较(±s)

注:与本组排痰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表2 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和舒适度比较[n(%)]

2.3 两组护士的疲劳程度比较 实验组护士的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的疲劳程度比较[n(%)]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往往摔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在手术固定治疗后,很多老年患者都发生了长期卧床的情况,往往会并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在呼吸道产生的肺部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致使痰液在肺部以及气管发生阻塞,针对此种现象,在骨外科的临床护理中,需采取排痰措施。

既往临床上多应用人工排痰技术,而随着现代医学的推进,机械排痰措施的产生成为先进有效的排痰技术[4,5]。本文通过比较两组排痰效果发现,排痰前,两组患者的SaO2、PaO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两组患者的SaO2、PaO2均大于本组排痰前,呼吸频率低于本组排痰前,且实验组患者的SaO2、PaO2、排痰量均大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排痰总有效率为95.00%,舒适度为92.5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7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护士的疲劳度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机械排痰在骨外科术后高龄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机械排痰法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叩背等排痰方法更具有优越性,人工排痰在叩击的力度,以及叩击的方法上相对较难掌握,如力度过小,难以达到良好的排痰效果,使全部痰液难以排除,如力度过大,会造成患者局部疼痛或损伤内脏器官,因此,机械振动排痰法解决了力度不均,难以掌控的难题,同时,机械排痰还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医疗负担,在治疗效果上又取得满意成效。

综上所述,机械排痰相比于人工排痰在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舒适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猜你喜欢

舒适度骨科振动
某调相机振动异常诊断分析与处理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振动与频率
This “Singing Highway”plays music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基于ANSYS的高速艇艉轴架轴系振动响应分析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