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效果

2021-02-07刘林生刘名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舒适度呼吸衰竭支气管

刘林生 刘名峰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症状以咳嗽、胸闷、喘息等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呼吸科疾病,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会逐渐呈现出病症加强的表现,且容易致使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并发呼吸困难、憋喘痉挛等相关症状,如果不能够给予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将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1]。经鼻高流量氧疗属于临床治疗中针对呼吸科疾病所采用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以及整体疗效显著的特点;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随机抽取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 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中40 例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分析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80 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疾病诊断标准,且依从性较高。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编号后,按照单双数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40 例。常规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34~75 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61±2.32)年。实验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5~75 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68±2.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经全部签署协议书;经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监督核准。排除标准[2]: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的患者;病史资料不全,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传染疾病的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患者;患有认知障碍、慢性疾病以及心脏病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对于此次研究拒绝签字确认或自愿退出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停止等极严重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在入院接受相关指标的检查后,均按照医嘱进行抗感染、抗炎、解除气道痉挛、维持电解质、痰液引流、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措施,所应用药物为沙丁胺醇(深圳大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48,规格:20 ml:0.1 g)、布地奈德[瑞典McNeil Sweden AB,国药准字J20180024,规格:32 μg(0.64 mg/ml)×120 喷]、氨茶碱(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188,规格:10 ml∶0.25 g×5 支)、甲强龙(比利时: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注册证号 H20130301,规格:40 mg)等,同时由医护人员对其临床指标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记录。

1.2.1 常规组 给予鼻导管供氧治疗。由医护人员采用干棉签对患者的鼻孔进行充分清洁后插入导管,导管的插入长度为患者鼻尖到耳垂的1/2,将氧流量调整为1~2 L/min 后为患者插入鼻导管,并对其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气管插管氧流的通畅性进行观察记录。

1.2.2 实验组 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由医护人员将Optiflow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的吸氧浓度、流量控制、相对湿度分别调整为30%~50%、20~40 L/min及100%后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治疗初始阶段,医护人员需要在床旁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规律的呼吸,并将出现的常见不适症状进行讲解和告知,对患者存在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缓解,并指导患者将头部抬高>30°,以保证气道的通畅性;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同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对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气管插管氧流的通畅性进行观察记录[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pH 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适度、疲劳程度,其中舒适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进行评估,分值与治疗中舒适度呈正比,疲劳程度采用Borg 疲劳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与疲劳程度呈反比。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并发症包括口干腹胀、排痰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口干腹胀+排痰障碍)/总例数×100%;病死率=病死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pH 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aO2、PaCO2、pH 值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适度、疲劳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疲劳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舒适度、疲劳程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s)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1 mm Hg=0.133 kPa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适度、疲劳程度对比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适度、疲劳程度对比 (±s,分)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n(%)]

3 讨论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属于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且病情危重的呼吸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憋喘痉挛等,如果不能及时的给予有效的治疗和病情干预,将会致使其出现多种并发症状,最终导致各脏器因缺氧而损伤,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传统的临床治疗中通常给予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抗感染、抗炎、解除气道痉挛、维持电解质、痰液引流、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使用鼻导管供氧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其在治疗中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选择性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局限和不足之处;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支气管哮喘容易出现气压伤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均仍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后的结果表示:治疗后,实验组PaO2、PaCO2、pH 值均优于常规组;实验组舒适度、疲劳程度均优于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种医疗设备和治疗措施也一直在不断的完善。鼻高流量氧疗属于临床治疗中一种新型的高效氧疗方法,其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以及人机配合好、疗效显著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将气体进行直接的持续输送,在气体输送过程中还会适当进行加温、加湿,整体提高患者的临床舒适度,降低疲劳程度。该种治疗方法结束后会更加有利于患者分泌物的清除,减少肺不张的形成,降低口干腹胀、排痰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气指标中PaO2、PaCO2、pH 值均属于可以有效评价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传统的鼻导管供氧治疗中由于气体不受控制,一旦未能达到理想效果会导致患者出现鼻腔黏膜干燥、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但是鼻高流量氧疗在治疗中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在快速、有效治疗下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病症及血气指标,进而帮助患者获取较好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5]。部分参考文献中表示[6],鼻高流量氧疗在临床中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充分降低其病死率,这一结论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中应用鼻高流量氧疗可以有效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舒适度和临床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舒适度呼吸衰竭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