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颖:连续创业 “乐”在其中

2021-02-04冬青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容课堂教育

冬青

如果互联网是星空的话,那毛颖就是那个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

“创业其实是一件很遭罪的事情。”四次创业,两次败北,但这并不影响毛颖在创业上的执着。在不惑之年,他选择了教育,创办“乐乐课堂”。他坦言,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2020年9月,“乐乐课堂”宣布C轮融资4000万美元。乐在其中的毛颖用互联网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

“学霸”的学习方法论

毛颖的童年是在陕西岐山县度过的。那时,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清晨时分便已经开始在土坯房教室里上课。学校的条件极其艰苦,冬天严寒时节,教室四面透风,寒冷异常。土坯的地面坑坑洼洼,长条木课桌与条凳总会随着身体的摆动而晃来晃去。

艰苦的学习环境非但没有磨平毛颖的学习意志,反倒让他更加努力。因为,学习是当时毛颖走出大山的唯一选择。和许多死读书的书呆子不同,毛颖很注重学习方法,他善于在各科学习中找到规律与本质,然后各个击破。

“很多人都说要寓教于乐,要快乐学习,实际上学习的过程并不令人快乐,但你可以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学习变得简单。”说起学习,毛颖有很多心得。他在初中、高中时,经常获得化学竞赛的奖項。“化学元素周期表,直到现在我都能流利地背诵出来。”和许多人直接背诵元素周期表不同,毛颖是带着数字背诵元素周期表:1氢、2氦、3锂、4铍、5硼……这么背诵的原因很简单——能快速地反应出元素的序号。“所以,做题我就比其他人快。”

找到规律、举一反三,让毛颖的学习变得简单。这样的方法也让他受益良多。2009年,已经在第一次创业中取得不俗战绩的毛颖决定出国深造。为了尽快突破口语瓶颈,毛颖自创“《老友记》学习法”,通过反复观看美剧《老友记》,快速掌握美式口语。“《老友记》本身挺有趣,每集的时长也正好在我能够保持专注的时间范围内。”这部剧他看了六七遍,第一遍看有中文字幕的,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第二遍、第三遍看带英文字幕的,知晓每个单词;后面几遍是没有字幕的。“这样不仅能锻炼听力,也能有效地掌握各种口语表达。”

谈到学习,“有效性”是毛颖说得最多的词。他认为,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高效的方法下,掌握各类知识。这一观点此后成了他创办“乐乐课堂”的初衷。

坐不住的连续创业者

成绩优异、学习刻苦,毛颖如愿考上大学,来到了北京。1995年,和许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毛颖雄心勃勃。在“出国热”的感染下,他坐在条件简陋的教室里听着GRE的课程。讲台上,那个讲话带有口音的老师便是俞敏洪。20年后,毛颖再次和俞敏洪相遇。这一次,二人的身份从师生转变成投资人和创业者。

2015年,俞敏洪与毛颖促膝长谈,完整了解“乐乐课堂”的商业模式和未来规划后,果断决定投资这家创办刚满一年的互联网教育公司。说起这段往事,毛颖说:“打动俞老师的有两点,第一是因为他很认可‘乐乐课堂重内容的模式;第二是因为他觉得我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值得信任。”

在创办“乐乐课堂”前,“不安分”的毛颖有过三次创业经历。1999年,25岁的毛颖在一家小公司做企业发展经理。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离职的他,一头扎进了彼时刚刚兴起的互联网行业。在这家小公司里,毛颖很受老板器重,和他背靠背坐着的便是老板。那时,互联网行业在国内发展迅猛,涌现了一批门户网站。毛颖所在的这家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家曾经的小公司就是网易,当时与他背靠而坐的老板就是丁磊。

网易上市后,一直有着创业梦的毛颖深受鼓舞,决定创业。虽有壮志,然时运不济,毛颖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2004年,不甘心的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创办了掌中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掌中无限),推出了基于塞班/Linux系统的移动即时通信技术核心产品PICA。当时,手机终端逐步普及,毛颖和创业伙伴正是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成了国内最早一批无线互联网创业者。

随着手机终端市场不断发展,掌中无限收益稳步增长。但此时的毛颖坐不住了,他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已经跟不上创业的步伐,亟须更新。2009年,花了半年时间准备的他,顺利进入美国沃顿商学院学习。

学习之余,毛颖又发现新的商机,创业的“小宇宙”再一次被点燃。毛颖在美国时,很多人向他咨询留学方面的问题。为分享留学经验,他创建了尚友论坛,也就是他的第三次创业——尚友网的前身。

2010年,掌中无限被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收购。在做投资人还是创业的选择路口,毛颖选择了后者,创办了帮助中国学生申请美国、欧洲顶尖MBA名校的尚友网。同年,他获得了蓝驰创投第一轮200万美元投资。2011年,他MBA毕业回国4个月后,晨兴资本又领投尚友的第二轮1500万美元投资。

与教育结缘

从帮助中国学生申请MBA名校开始,毛颖便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然而,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尚友网的发展并没有如毛颖预想的那样顺利。“不要以为互联网的力量强大到可以改变所有传统行业,要遵循传统行业的本质。我们拿到了1000多万美元,觉得可以用互联网思维迅速拓展,但铺的摊子太大,执行上又有些变形……”

2014年,毛颖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二年级。身为家长,他非常了解辅导孩子学习的不易。他早就明白“学习不是件轻松的事”,但他希望能通过互联网尽可能地让这个过程轻松一些。带着这样的想法,已到不惑之年的他找到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他们一聊就聊了6个小时。他们把市场上的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创业公司做了盘点,发现教育资源也是一个急需“下沉”的市场。怎样用互联网的方式让教育资源更有效地互通,进入下沉市场的同时让学习的过程更为轻松?两人一致认为,内容是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刘芹当即决定投资300万美元,毛颖和创始团队也决定参与,这个项目彼时甚至都没有名字。

方向已经有了,但是如何做好内容成了创业团队面前最大的问题。毛颖与核心团队成员“头脑风暴”了一个星期,依旧没有太好的点子。在模式上,无论是社区、直播还是工具,都存在不少问题。最后,团队中负责教研的成员做了一个时长约3分钟的纸上推演讲解视频,内容是数学思维中很难的一个知识点“格点公式”。看完视频,团队一致认为效果非常不错,因为视频仅用3分钟就把平时老师30分钟所讲的内容清楚地表达出来了。

当晚毛颖把视频拿给女儿乐乐看,女儿的反应让他十分惊喜,她听完一遍就记住了这个四年级学生都觉得复杂的公式。这个项目的名字也终于确定了,叫做“乐乐课堂”。

抓住内容这个关键点,毛颖和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去研究用户习惯,以孩子需要什么来构建内容体系。他们耗费巨资精心打磨出11000多个知识点。2015年,C端产品中小学自适应学习APP“天天练”上线。截至目前,“天天练”累计用户已超过5000万。

2016年,在多数互联网教育企业还停留在流量市场、平台化等模式时,“乐乐课堂”开始深入三四线城市做体验中心。深入到地市、县甚至乡镇教研时,毛颖发现由于教育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80%的学生遇到的都是共性问题,基础都没有打好,谈何因材施教?2019年,乐乐课堂推出录播双师模式的“乐乐轻课”,与当地机构合作,输出自己的体系化课程和内容。截至目前,“乐乐轻课”的合作机构有1400多家,营收占比达到了40%~50%。在一些师资水平比较低的地方,利用“乐乐轻课”的内容和系统,老师便能轻松地将优质教育内容传授给孩子们。毛颖自豪地说:“我们把北京顶尖中学的教学水平带到了村里。”

回归教育初心,不断探索才能有所成就。“做教育的人得有情怀。如果互联网是星空的话,我们既要仰望星空,还得脚踏实地。”毛颖说。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

猜你喜欢

内容课堂教育
欢乐的课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写字大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