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模式探究

2021-02-04成秀姜明艳

江西教育B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成秀 姜明艳

摘 要:依托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工作室建设,借助“语文学科素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推进路径,通过深度调研、创新课例研修制度、优化课例研修方式,构建基于课堂诊断的主题行动研究路径,逐步形成“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的基本模式,促进教师个体、学科团队、区域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堂诊断;跟进式主题行动研究;课例研修;教师专业发展

一、缘起:如何走出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源泉,而课例研修的本质在于碰撞、互动、分享。“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校本课例研修是教师与课堂、学生、同伴深度对接、融汇、迸发并获得提升的。审视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优质课例的打磨展示曾经“沉沦”为执教者的舞台表演,沦为听课者的单纯记录,沦为“少数人”专业发展提升的平台。这样的境遇让大多数教师认为,校本课例研修只是为台上的执教者以及核心智囊团做的“私人定制”。换言之,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只铺在少数“核心成员”脚下。如何走出这种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如何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让更多的教师体会到职业认同感、成就感,而不是上课教师“一个人在战斗”或者“少数几个人在做事”?如何让教师们“抱团成长”?带着这一连串的追问,依托威海市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工作室,我们在威海市小学语文教师中进行了调研。

问题一:你认为怎样的专业引领对教师的帮助最大?

由上面调研结果图示可知,教师们选择较多的是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进行研讨交流、課改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等,广大一线教师更需要有具体课例展示、分析的专业引领。

问题二:在课改进程中,你认为主题跟进式的教研方式应包括哪些内容?

对此问题教师选择较多的既有专家和教师合作备课、讲课、听课、讨论、点评,又有基于课例分析的专题报告,还有与自己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行为跟进。我们从中不难得出另一个结论:广大一线教师需要的是主题内容丰富、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研究。

二、构建:确立“基于课堂诊断”的主题行动研究路径

基于以上调研,经深度分析梳理,我们以“教研工作主题化、学科教研专题化、主要问题课题化”为理论基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为主线,构建课题引领、主题竞标、跟进式课堂诊断的教研模式。以下,我们以小学语文学科为范例,进行“基于课堂诊断”的主题行动研究解读。

(一)构建学科主题行动研究总体框架

以主题单元为基本单位,具化课程标准,构建学期课程纲要,明确教学目标,厘清语文要素,构建单元学习单位,形成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二)明确学科主题行动研究的主要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统编版语文教材体系,明确小学语文主题行动研究的主要目标为:建立语文要素的基本结构,建立要素间横向、纵向的相互关系;整体构建语文素养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研究基于语文要素的整体性学习策略,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体系,创新语文学习方法;引领一线教师将相关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形成学科知识体系;立足课堂教学,研究梳理出单元集体备课的有效维度。

(三)确立学科校本课例研修的重点、难点

一是整体构建小学语文素养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二是根据教材中各主题的单元内容,细化各年级的语文课程标准,构建学期课程纲要。

(四)搭建学科“课堂诊断”校本课例研修路径

通过三环节课例研修,以学科单元备课为切入点,形成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一致的单元要素体例,进一步明确“教会什么”“教会了吗”;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切入点,研究基于任务驱动的群体情境设计,明确“怎么教会”;以各成员所在片区教研活动为切入点,辐射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践:探究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模式的有效应用

跟进式专题教研是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研训一体”教师培训的具体体现。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模式是基于“在实践体验中实现教师专业提升”而提出的。

(一)建立学科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的制度

教师发展专业共同体要聚焦教学、研究、评价的共融互通,推进凸显实用性、关注层次性、强调求证性的校本课例研修制度。

一是学科校本课例研修主题来自一线教师,重实用性,依据各学段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通过教师问卷调研、访谈等方式,确立学科课例研修的内容,自上而下制定学科课例研修主题,以期戳中教师教学中的“痛点”,研讨解决策略。

二是学科校本课例研修设计层层跟进,具有阶梯性。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循序渐进的规律及学科发展职能体系,推进教师—学科年级备课组长—学科教研组长—教科研主任—区域学科教研员等层层跟进的校本课例研修活动。一次研修分为两个研究现场:第一次是听课、上课现场,上课教师围绕核心主题教学,听课教师围绕核心主题从“驱动力、专注力、发现力、反思力、互动力、转化力”六个方面进行记录、思考。第二次是研讨现场,课例研修组借助研修记录单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进行研讨,探究这一教学问题的成因、表现以及解决策略。听课是研讨的基础,研讨是听课、上课的深化与提升。诊断式校本课例研修以两轮以上为一次完整的活动,后一次的研修活动是在前一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印证、探讨,找出不足,发现问题,进行修正与溯本求源。

三是专家引领,建立研修共同体。现实中阻碍教师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缺深度阅读,缺同伴合作,缺专家引领,缺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以工作室导师、主持人为引领,根据工作室成员及区域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心任务驱动,选择不同的研修主题,成立研究共同体。带着教学中的困惑进入研修状态,通过“共读经典、沙龙分享、追寻名师、行动研究”等活动方式,每位教师承担不同的任务,按照研修主题轮流发言;负责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做好研修活动的专业引领;大家自由争论,相互切磋,教、研、评同期互动。这样的共同体有利于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唤醒每位教师的角色意识,促进全体成员深度参与、全方位地交流研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二)推进学科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的实践

威海市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基于成员课堂诊断的专题行动研究”,总议题有六项: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如何围绕目标设计语文教学情境,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语文要素梳理,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的学期课程纲要制订。诊断式课例研修主题确立为:教学中如何处理文本阅读与语言表达的关系;如何结合课文特点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学段特点,挖掘文本教学价值,进行读写实践;如何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文本;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进行语言实践;如何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

各区域教研员及工作室成员自主申报研究方向、实施方案,通过“竞标”决定教研现场交流的地点,保证教研成果较迅速地应用于常态教学,引领区域广大教师进行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形成以名家工作室为引领的共同“重构”教研文化。

根据五年来的诊断式课例主题行动研究,威海市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工作室梳理出“普遍案例”“典型案例”及“优质案例”,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精品课程纲要范例,出版了专著《追求语文教学本真》《小学语文教学入门50问》,并通过各级各类课例研修将研究成果与全市一线教师分享。

(三)应用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的实践反思

实践证明,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模式,打破了教学、研究、评价之间相互割裂的局面,实现了三者在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层面的最佳融合,唤醒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平台。

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通过诊断式课例研讨,学科教师在实践层面有所提升,那么在专家的指导引领下,能否找到符合自身的教育理论,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带动所在区域或学校教师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研究?如何让跟进式校本课例研修模式成为骨干培养、教学示范、科研兴教、教育改革的新引擎?这些问题都须要在下一阶段的实践中边行动边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教育局  山东省威海恒山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应用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论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不同评价主体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