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布上的歌舞剧

2021-02-03殷嘉贺

油画 2021年4期
关键词:弗洛艺术

一、生平传略

弗洛琳?斯特海默于1871年8月19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罗契斯特市一户富有的犹太家庭。弗洛琳排行第四,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斯特海默家族背景显赫且富有,其财富来源于他们的银行事业,即使父亲后来抛弃家庭,母亲的遗产也足以维持富足的家庭生活。弗洛琳从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才能,起初她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柏林接受教育,并在一所私立女子学校学习绘画。1890年,一家人回到纽约后,身为姐姐的卡罗琳主持家庭事务,弗洛琳和妹妹一个学习绘画,一个学习哲学和文学。1892年秋,弗洛琳加入了纽约艺术学生社团,学习雕塑、色彩和版画等,直至赴欧洲游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特海默一家在纽约、慕尼黑、柏林、巴黎和意大利之间来回穿梭,接触艺术文化。比如,弗洛琳在慕尼黑同时受到了德国大师弗朗茨·冯·伦巴赫和弗朗茨·冯·施图克、青年风格以及日本样式的影响,在维也纳旅行途中所见到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也引起了她的兴趣。弗洛琳在巴黎、西班牙和慕尼黑等地还先后观摩了古典绘画与先锋艺术作品,如提香、委拉斯贵支、保罗·塞尚、德国表现主义、立体派和未来主义的作品等,并接触到了像古斯塔夫·莫罗宅邸博物馆这种私人藝术机构,感受到艺术沙龙的氛围。1912年6月,弗洛琳在巴黎观看了芭蕾舞剧《牧神的午后》,这场舞剧的布景和舞蹈编排使她对舞台剧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立即开始着手自己的芭蕾舞剧企划,原创了一部以酒神狂欢为主题的戏剧,并为此创作了大量的素描和油画草图。尽管弗洛琳的芭蕾舞从未上演,但她对古希腊主题的着迷显然受到了当时复古艺术风潮的影响和启发。

1914年9月,战争爆发后,斯特海默一家从巴黎回到纽约定居。当时弗洛琳已年过四十,与曼哈顿先锋派的密切接触和对社会的深入关注,使她的绘画主题从静物花卉转向肖像画创作。在她们的曼哈顿住宅中,弗洛琳与姐妹们一起在公寓里举办沙龙,把美国顶尖艺术家和很多旅美的欧洲艺术家聚集在一起,一直在“二战”期间还持续吸引着文化界的重要人物,杜尚、毕卡比亚、奥姬芙等知名艺术家和一些诗人、作家、音乐家都是她的座上宾。她们的沙龙是纽约精英艺术圈中最前卫的聚会中心和活动场所,也是这个时期,弗洛琳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长期以来,弗洛琳并未公开展示过自己的画作,她在纽约艺术界的首次亮相是1916年10月在诺德勒画廊举办的个展。这次展览的结果令人失望,她的作品既没有得到评论家的青睐,也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个展,没有卖出一幅作品,此后她决定再也不在私人画廊展出个人作品。当时美国的主流艺术是达达主义、哈德逊河画派或惠斯勒、卡萨特等人的人物肖像创作,弗洛琳的艺术风格与之相比显得独树一帜,即使她家境富有且人脉颇广,但作为一名犹太女性,她仍然是被边缘化的。在1926年,她邀请一些朋友在她的住所举办了独家沙龙招待会,在这个聚会上她展出了自己的新作,因有形形色色的文化人士加入,她独特的艺术表达也逐渐被艺术界所推崇。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股市的崩盘没能影响到斯特海默一家的经济,弗洛琳依然殷实富足并无意与市场合作。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空间画廊曾有意为弗洛琳举办展览,但遭到了她的拒绝,而在1934年她却接受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五周年展览的邀请。与此同时,弗洛琳一直坚持戏剧美术创作,继早期的芭蕾舞剧设计之后,1934年她受邀为维吉尔·汤姆森的歌剧《三幕四圣徒》创作布景画和服饰。这部充满神秘色彩的歌剧以弗洛琳独有的艺术风格所呈现,她的创作升华了歌剧舞台效果的表现力,营造出天马行空的艺术氛围。

弗洛琳是个乐天派,同时也是一个犀利的社会观察者。从19世纪90年代的象征主义绘画到20世纪 20年代的都市生活创作,再到她最后时期的教堂组画,丰富的想象、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描绘成为弗洛琳画作的最大特点。1944年,弗洛琳去世后,她的好友杜尚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了弗洛琳·斯特海默作品回顾展。这个展览包含她的绘画、服饰、布景设计和她的娃娃屋家居模型,还有她的诗歌,全方位呈现了她的艺术特色。

二、艺术风格

弗洛琳的诗作《我的态度是爱》表达出她对绘画形式语言和一切闪光的造物的热爱和崇拜。“我的态度是爱/是崇拜/为一切的纹样/一切的颜色/一切闪亮的创造”,这几句诗体现了她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在她的画面里,现实生活的元素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极其轻松幽默的方式转化成绘画语言。她将美国现代城市景观、上流社会的生活状态与汪洋恣肆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幅绚丽华美而又略带讽刺的现代风俗画卷。

(一)文学性的隐喻

弗洛琳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物象的反映,还充斥着大量具有隐喻色彩的元素。对人物身份与文字表述的借用使其画面具有戏剧招贴画的特点,即采用综合手段表达画家的思想。

弗洛琳1933年的代表作《全家福》不完全是一张普通的家庭画像,画家以现代的表现手法将寓言、神话、历史事件和幻想中的家庭事件在画面中铺陈开来。在淡蓝色的背景中,纽约城的现代地标性建筑耸立在水面。地面呈同心圆状,从住宅的内部层层延伸到城市空间,直至水天相交的自然环境中。这是一幅壮丽的幻影:三朵巨大的盛开着的白色、红色和粉色的花,在画面中央绽放,绿色的蔓条支撑起它们,使它们显得更加飘逸。相比于人物和背景,花朵呈现出巨大的体量,它们在构图中形成一个连贯,甚至是令人生畏的整体,为画面注入一种超现实的活力。画中的弗洛琳身着黑色长裤套装、手持调色盘与画笔,这是她画家身份的体现。埃蒂慵懒地靠在椅子上,腿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这是艺术家为妹妹的作家与哲学家身份所设定的姿势。母亲背靠在金黄色的座椅上玩着纸牌,与各人物脚下的金黄色图案形成呼应,象征着母亲作为家庭经济支撑的地位。画面右边卡罗琳优雅的身姿代表着智慧,她负责家庭事务的管理。画面无疑是包含画家、哲学家、家庭事务管理者、经济支柱的上流社会家庭的缩影。

在描绘卡尔·范·韦克滕的肖像画中,这位集作家、摄影师和社交名流于一身的时髦人士身着黑色西装、穿着紫色袜子,坐姿扭捏,苍白的肤色与定睛凝神的绿色双眼形成对比,暗示着强烈的心理活动。画面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一台打字机和一架置于书架前的钢琴,书架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张具有日本样式的画和一副具有东方韵味的女性脸谱。在背景的中央,包裹着头巾的形象代表厨师的角色,在其身旁绘有牡蛎与龙虾。画面左上角的栏杆外描绘的是城市喧嚣的夜景,左下角一只棕黄色的猫趴在主人的一堆文学作品上,而作家的名字在人物脚下的地毯上以图案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图案样式与文字相结合是弗洛琳的画面特点之一,这种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使画面充满文学色彩。画家用几块黑色帘幕分隔出不同场景,仿佛上演着神话题材的戏剧。

在描绘美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维吉尔·汤姆森的肖像画中,弗洛琳采用了更加大胆的表现手法,她将人物置于梦境般的虚幻中,通过色彩营造出天堂般的氛围。画中的主角在飘渺的云雾中演奏着钢琴,云雾的周围是一条若隐若现的彩虹,串联起与画面相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以文字形式直接呈现的信息具有特殊的内涵。这幅作品颇有戏剧招贴画的特点,与弗洛琳多年的戏剧美术设计经历息息相关。

(二)超现实的梦境

弗洛琳的作品从没有脱离现实,她的画面都是她的生活环境的展现,但不同于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她常常凭借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将现实题材置于非现实空间之中,營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超现实主义画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全家福》,画面中所有的元素,人物、建筑、风景都以一种天马行空的、非逻辑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她可以将画面中心的花朵画得无比巨大,也可以将自由女神像、国会大厦等地标建筑置于汪洋大海之中,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客厅与大海拼合在一起。所有这些处理都展现出一种梦境般的幻象,这是艺术家强大的自信与卓越创造力的体现。画家以强烈的白光明亮而均匀地照亮了这个场景,画面中没有任何阴影,其中的人物似乎存在于弗洛琳精神世界的伊甸园中。

弗洛琳喜爱沙龙和公园题材,擅长以不同的方式描绘家人与朋友。她用童话般的舞台布景和富于神话色彩的角色,营造出轻歌曼舞或野餐度假等颇具享乐色彩的生活场景,使画中人物仿佛置身于奶油蛋糕般天真而梦幻的派对之中。在《粉色糖果心的爱情飞行》中,黄绿色背景上一根红色的树干支撑起茂盛的绿色柳条,远处一个赤裸的男子骑着金发白马悠闲地漫步其间,身着华丽服饰的小丑戴着面具与一位名媛轻盈共舞,几个身着泳衣的不同肤色的人物在草地上闲聊与休憩,闪耀着光芒的快乐女神也加入到这场草地上的聚会。与草地相交接的、荡漾着红色波纹的湖面上,有人支着伞躺在木板做的小船中享受宁静的时光。身姿优雅的服务生为享受欢愉的人群呈上美食,一朵朵犹如花朵般的浅蓝色喇叭奏起美妙的旋律,身着白色连衣裙、系着丝带的小女孩射出一支正在追逐着镶有金边的粉红桃心的箭。弗洛琳以充满幻想色彩与异国情调的奇特风格,用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营造出梦境般的场景,使画面中的人物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时空交错的世界中,丝毫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同样在《普莱西德湖》这张作品中,远山与湖泊连为一体,不同样式的船只犹如装饰性的图案镶嵌在画面上,人物姿态浪漫且荒诞地置于其中。画家尝试突破常规的逻辑与真实,去追求梦境与现实的统一。

(三)东方性与装饰性

在弗洛琳的艺术作品中,构图与色彩构成的非逻辑性显而易见,奇异的场景中没有文艺复兴以来的灭点透视,人物以罗列、拼贴的方式布置在画面中,并且人物比例关系也没有因前后、远近而出现大小上的变化,不同的空间物体被布置在画面的主题线索中,简单的形状、清晰的轮廓和野兽派般明亮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装饰感与象征性。在作品《卡尔·范·韦克滕的肖像》中,人物与背景的平面化、图案化的描绘方式以及墙上的日式风格绘画显然是受到东方风格,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作品《选美比赛》中的人物以轻松愉悦的纤细姿态为画面营造出热闹的氛围,仿佛正在上演一场欢快的歌舞剧。此外,弗洛琳作品中前卫且创新的艺术风格受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以曲线和有机的形态表现植物、纹饰和人物动态是自然装饰风格的体现。画家用流畅的构成把姿态婀娜的人物、时髦艳丽的服饰、造型精美的家居以及闪耀璀璨的地标建筑等元素在画面中组合成有机的形态,用线条制造空间感并以拼贴般的绘画方式演绎出一场乐园般的话剧。

在另一幅为母亲所作的画像中,人物被设定在画面的中央,黑色长裙上的蕾丝犹如蝉翼般透明而灵动。长裙、沙发、钢琴仿佛是画面中的黑色琴键,背景中的白色蕾丝帷幔与门外的花园又如乐曲的音符般在空中旋绕,构成优美蜿蜒的线条。这些瑰丽的色块在画面上构出“有意味的形式”。神秘与古灵精怪不仅是她的艺术特点,更是她展现家人、朋友在自己心目中形象的方式。这种独有的浪漫语言同时表现出画家的天马行空。

(四)现成品的介入

弗洛琳的绘画风格深受俄罗斯芭蕾舞剧的影响,包含人物的动作、演出服饰、场景布置等元素。她的舞台设计画稿多使用现成品,再利用多种纤维材料进行装饰,例如透明的丝布、蕾丝花边、金属编织、毛绒材料等。这种浮雕般的表现手法,是艺术家对绘画表现形式的探索,目的是更直观地呈现出作品的样貌。将现成品作为艺术媒介使用,毕加索的《牛头》可以说是一件代表作,而弗洛琳的这组作品则是更早期的关于材料媒介的探索。可以说,她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先驱者之一。在弗洛琳的这一系列作品中,她将绘画与现成的布料拼接在一起,在平面的绘画风格中注入了浮雕般的触摸感,使人耳目一新。时髦服装样式与古代神话角色的搭配、画笔下舞动的形态与现成品材料的粘贴,将过去与现在、真实与想象结合,颇具前卫、浪漫的奇异效果。

(五)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性

弗洛琳最著名的《百老汇大教堂》《第五大道大教堂》《华尔街大教堂》《艺术博物馆》展现的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庆祝活动,均是以都市景象和纽约人文风貌为背景而创作的。灯光璀璨的“百老汇大教堂”正在放映最新的电影,“第五大道大教堂”描绘了上流社会的婚礼庆典,“华尔街大教堂”流露出金钱与政治结合的意味,“艺术博物馆”则呈现出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这组作品揭示出大萧条背景下美国社会中权利与世俗财富的密切关系以及上流社会的浮华生活,而画中并未提及20世纪30年代许多民众所面临的恶劣生活环境。一切都是美好的景象,一切都表现得熠熠生辉,这未尝不是对浮华诱惑的一种警告。

弗洛琳对当代生活的关注贯穿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以及对颜色、线条、文字和材料的表现,都以艺术家生活时代的背景为主题。她的作品可以被视为一部持续上演的、纸醉金迷的纽约都市生活讽刺剧。

结语

弗洛琳·斯特海默通过高度个人化的艺术语言创造了灵动而富有寓意的作品,这是受19世纪晚期象征主义的影响。富足的生活、敏锐的艺术直觉使她轻松跻身于现代艺术的潮流之中,也使她在诗歌和舞台布景设计方面也得心应手、颇有成就。她是一个纽约人,是专注于现代主义的、敏锐的先锋派,她用大胆的色彩在她的艺术幻想中展示讽刺与幽默,用创造性的构图见证了城市大众文化的萌芽,用充满爱与热情的画笔描绘着她的家人和朋友,展示纽约精英阶层的生活,用奇幻的戏剧服装与俏皮的诗歌展现了上流社会诸多方面的问题。她是非常敏锐和超然的观察者,把潮流文化、消费主义、资本现象和高雅艺术轻松地融合在画面中,传达出浮华而浪漫的贵族气质。她在画布上用明亮斑斓的色彩叙述着眼中的绚烂,用天真的笔触嘲讽并热爱着她生活的那个时代。

殷嘉贺,中央美术学院。本文系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号:19QNQD02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弗洛艺术
纸的艺术
大黃鴨遊澳門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老鹰悍将伤退怪警察?
爆笑街头艺术
风筝终于飘了起来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