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传承发展

2021-02-01徐金龙罗京京

歌海 2021年6期

徐金龙 罗京京

[摘 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是文化资源活起来的传承发展策略,通过大众传媒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阿凡提故事在新疆地区广泛流传,20世纪80年代的木偶动画电影《阿凡提的故事》使机智、幽默、勇敢的阿凡提形象走进全国民众的视线,成为一代人童年的回忆。新时代背景下,《阿凡提之奇缘历险》诞生,它既是对阿凡提动漫IP的再开发利用,又实现了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创新性传承发展。然而影片也暴露了国产动漫改编创新能力不足、全龄意识不强等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传承是一条可行路径,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探索前进。

[关键词]《阿凡提之奇缘历险》;阿凡提故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其中凝聚了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结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璀璨夺目的明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牢记,“不日新者必日退”,因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要发展,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非遗”资源的创新性传承发展,以“非遗”为灵魂,以动漫为载体,以动漫化为媒介,以能力提升为旨归,实现文化与科技、内容与形式、传统与时尚、资源与产业的融合创新。少数民族“非遗”动漫化早在20世纪就已经开启了自我探索之旅。20世纪80年代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行的木偶动画电影《阿凡提的故事》,就是根据新疆地区广泛流传的阿凡提故事改编而来的。2014年,阿凡提故事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阿凡提系列木偶片长达14集,通过一个个生動活泼的小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勇敢、乐观、幽默、富于智慧和正义感的机智人物形象。至此,那个留着山羊胡子、头缠“色拦”头布、手拿弹拨乐器、倒骑小毛驴游走四方的智者阿凡提走出新疆,被全国民众所熟知,成为80后、90后群体的经典童年回忆。

2018年,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对阿凡提故事进行了再开发利用,创作了《阿凡提之奇缘历险》,影片于2018年国庆节上线,最终取得7176万元的票房收入。《文汇报》评论:动画大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用3D动画技术替代了手工偶动画制作,与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原作相比,变得 “更加年轻”“更加燃”。影片用更大的格局与情怀来满足观众升级的审美,通过对经典情节的合理重塑与巧妙嫁接,实现了对老版本的传承致敬。此外,独具一格的地域风貌亦是《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一大亮点。1总体来说,《阿凡提之奇缘历险》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动漫IP“阿凡提”时隔30年之后新的创造性开发,树立国产动漫品牌意识强烈。影片继承了阿凡提身上所蕴含的倡导民族团结、讴歌伦理美德、诠释民间智慧、批判假丑恶等深层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有重要作用。但我们仍然要敢于直面影片的不足之处,7176万元的票房收入相比于此前获得9.56亿票房的国产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4.51亿的《白蛇:缘起》以及2019年暑期档上映并最终突破50亿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有很大的差距,更不提诸如《狮子王》《白雪公主》《冰雪奇缘》《千与千寻》《龙猫》等动辄上亿美元票房收入的优秀外国动漫作品。然而,尽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传承是一条坎坷难行之路,但我们仍然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懈努力,早日迎来国产动漫的崛起。

一、《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成功之处

(一)机智人物形象的塑造

民间文学中有许多机智人物故事,如汉族的徐文长故事、鄂东的陈细怪故事、蒙古族的巴拉根仓故事、藏族的阿叩登巴故事,以及新疆维吾尔族的阿凡提故事,这些故事在民间广泛传播,受到民众的喜爱。机智人物故事多产生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地主阶级以权势和地位压迫、剥削底层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在现实中的武力斗争常常以失败告终,故而民众利用文学的心理补偿功能创作了众多的机智人物故事。故事往往以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机智人物为主角,在民众利益受损时,机智人物总是凭借着聪慧、机智、幽默的品性轻松战胜恶势力,维护了民众的权益。在人们的口头叙事中,机智人物成为凝聚民众智慧与幽默的箭垛,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只要人们遇到了困难,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机智聪慧的人来帮助人们解决难题。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沿袭了民间流传的阿凡提机智人物故事原型,塑造了一个机智人物的形象。影片中,阿凡提是智慧、勇敢的化身,他总是在人们陷入险境时,临危不惧,以聪慧的头脑解决问题。如,古丽仙在表演达瓦孜时,达瓦孜杆被折断,她站在高空摇摇欲坠,底下观看的人都十分惊慌,手足无措,只有阿凡提脑筋一动立马为她传送了一根平衡杆,化解了困境。盗贼们为了挖掘宝藏,导致建筑坍塌,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危在旦夕,此时的阿凡提让其他民众赶快离开危险地区,自己在危急之中救下了孩子和古丽仙。葡萄城遭遇断水危机,阿凡提在百姓的推举下踏上了历险之旅,在寻找水源时,他发现了哈孜等人才是事件的始作俑者因而被挟持,但是聪明的阿凡提却能化被动为主动,迅速扭转不利局面,让一伙贼人成为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喽啰。他能识古波斯语、通晓天文知识、懂得机关,克服重重阻碍,最后不仅找到了水源而且也惩罚了坏人,获得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阿凡提机智、勇敢、幽默、富于正义感的个人魅力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顺利推进,而且在与敌人斗争时,阿凡提的机智幽默也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欢乐气氛。影片开始时,阿凡提和同伴们在天台唱歌,爱钱如命的巴依老爷言:“你的驴叫声跑进我家里,把我的耳朵都污染了,你得赔偿我。”阿凡提则道:“在给您金币之前,我们还有另外一笔账要算呢。您烤羊腿的味道,也飘进了我家的天台,污染了我的鼻子,您是不是也要赔偿我几个金币呢?”几句话让原先盛气凌人的巴依老爷瞬间闭嘴。在山洞中,阿凡提被两个贼人抓住,他用巧妙的语言话术使得对方掉入自己的陷阱中,两个贼人被骗得团团转,自己也就顺利逃走了。影片通过设置一系列阻碍和挑战,让阿凡提大展身手,成为民众心中的英雄和偶像,成功地塑造了阿凡提机智、正义的英雄形象。

(二)民族特色的呈现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在进行动漫创作时,应该充分挖掘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民族风俗等,在动漫中展现别样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满足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民众对该地域文化的想象。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充分挖掘和展现了西北的地域文化,呈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情,是一部具有新疆地域风味的影片。如影片中出现的沙漠、戈壁、绿洲、坎儿井、骆驼、弹拨乐器,以及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民、以沙漠颜色为主色调的房屋建筑等,都是新疆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葡萄城水危机的出现也源于西北人民对水资源的极度依赖。

同时,影片也积极融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片中传承和发扬宝贵的文化资源。首先,阿凡提故事本身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广大民众口头创作和流传的民间文学,阿凡提代表了勤劳、乐观、智慧、正义的新疆人民。其次,影片中两次出现的达瓦孜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维吾尔族达瓦孜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它是新疆维吾尔族绵延千年的一种杂技艺术表演形式,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其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演练。在维吾尔族民间乐曲的伴奏下,高空走索演员踏着节拍跳舞唱歌,迅速替换着高难技巧,表演幽默,场面热闹非凡,极富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是民众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应该充分地保护和开发,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好音乐、热爱舞蹈,民众们通过动人的音乐表达对生命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影片的叙事基调是轻快欢乐的,色彩是明亮清新的,故事也以大团圆结局,整体上给人一种愉悦的视觉、听觉体验。

二、《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不足之处

(一)改编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有众多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动漫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派”扎根于传统文化创作出了许多动漫精品,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蝴蝶泉》《九色鹿》等。到21世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大鱼海棠》《姜子牙》以及成就国产动漫票房奇迹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取材于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学资源,民间文学资源成为动漫创作的文化宝库。然而有了丰富的文化素材还不能成就一部影片,必须经过优秀的改编创新,编剧要会讲故事,能讲好故事,传达出现代人的价值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这样才能成就一部好的影片。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取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利用民众对故事的熟知而有了先天的优势,然而其故事的改编创新能力还不足,讲故事的能力有待提高。影片将故事改编成了一个中规中矩的英雄人物历险记:原本平静的生活突然遭遇了危机,英雄在使命的召唤下踏上了冒险之旅,旅途中困难与阻碍接踵而至,其他同伴都束手无策,而英雄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战胜了恶势力,完成了使命,英雄重新回到宁静祥和的生活。这样的叙事套路早已被观众所熟知,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无法产生新的观影热情。对于人物的塑造也采用了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阿凡提是善的、正面人物的代表,哈孜是恶的、反面人物的象征,动漫角色过于模式化,人物个性不够鲜明突出,没有塑造出复杂、多元的人物特性,无法表现出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复杂性。

此外,影片在部分情节的设置上也比较突兀,显得刻板生硬。为了给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营造一种浪漫氛围,影片插入了“一起去看海”的情节。舞会上,古丽仙对阿凡提说:“你见过大海么?……听说大海没有边际,像星空一样浩瀚,真想亲眼去看一看。”影片快要结束时,两人掉入深谷,阿凡提深情地对古丽仙说:“我还想带你一起去看大海呢。”结尾处,古丽仙说:“还愣着干嘛,赶紧出发,去看海。”看海的情节贯穿了整部影片,但却是最容易让人出戏的地方,“一起去看海”显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这样一个愿望,和全篇的故事内容以及西北地域文化都显得格格不入。

(二)全龄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国产动漫的一大弊病是将受众定位于低年龄层的幼儿、儿童,而非全年龄层都可以看的影视作品。创作上总是尽量迎合小孩子的审美趣味,人物塑造上好人、坏人区分鲜明,情节内容上反面角色负责设置障碍,正面角色战胜困难,打败坏人。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都只是孩子们爱看的动漫作品,成年人几乎不看。反观日本、美国的动漫,创作者致力于打造出全年龄层皆可观看的精品动漫,如日本的《龙猫》《风之谷》《千与千寻》,以及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冰雪奇缘》等,这些作品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受众定位不只是幼儿、儿童,而是包括成年人在内的全年龄层群体。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也存在受众定位偏颇的问题,影片的宣传文稿如下:“一场水危机打破了葡萄城的平静生活,阿凡提在百姓的嘱托下肩负起了寻回水源的重担。冒险途中,变故接踵而至。他一路追寻真相,却在真相浮出水面时为之错愕。为了守护所爱之人,阿凡提必须激发起全部的智慧,直面险恶人心。”1文字中营造出很强烈的家长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画面感。首先,影片选择“奇缘历险”主题,迎合了儿童对英雄历险记的偏爱;其次,从人物的塑造、情节内容的改编到叙事基调的选择,都明显表现出这只是一部适合低年龄层的儿童观看的轻喜剧。虽然编剧在创作中也试图迎合成年人的观影喜好,加入了爱情主题,让男女主人公成为恋人,影片中有不少表现青年男女恋爱时的撒娇、娇嗔之态,但是爱情主题的加入并没有增添影片的可观看性,反而造成了儿童观影时的障碍,对一些情节内容和台词懵懵懂懂不知其意。

(三)萌宠形象表现不够

在国人心中,阿凡提的标志形象是头戴民族花帽、留着山羊胡须、手拿弹拨乐器、坐着小毛驴走四方。可以说,小毛驴一直伴随着阿凡提,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配角形象,从民间流传的阿凡提故事到20世纪80年代的木偶动画电影以及2018年的《阿凡提之奇缘历险》,也都保留了小毛驴的形象。80年代的木偶动画电影由于技术和木偶本身的特点,小毛驴显得比较呆板,只承担了坐骑的功能,对故事的叙事和人物形象的衬托没有太大的益处。然而,到了21世纪,小毛驴的形象还是没有任何改动,甚至连阿凡提的随从坐骑的角色都被淡化了,在影片中只出现几次,形象本身也完全是木偶娃娃的特点,在3D动漫技术下小毛驴既不可爱,也不呆萌。反观其他影视剧中的萌宠形象,我们会发现萌宠角色成为影视剧的一大闪光点。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我国木兰传说改编的动漫电影《花木兰》就加入了木须龙和幸运蟋蟀两个萌宠,中国的木兰传说原本是没有这两个动物形象的,迪士尼创造了两个萌宠形象,而且还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影片不仅将木须龙作为一个配角形象,而且为其设置了自我的成长线,它在花家原本是不受待見的,到最后实现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成为花家的守护神。此外,木须龙和蟋蟀与木兰的互动也为影片带来了很多欢乐,共同营造了幽默、搞笑的喜剧气氛。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即使是新增的两个角色,也没有带来任何的违和感,反而增添了观影的欢乐感和喜剧感。2015年上映的《捉妖记》也加入了胡巴这一萌宠形象,小妖王胡巴呆萌的外形、软萌的声音,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欢乐,同年播出的影视剧《花千骨》中一条绿色的虫子糖宝也赢得观众追捧,而且胡巴、糖宝都成为影视剧的衍生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热衷于加入萌宠角色,这不仅能增添作品的喜剧效果,而且也能俘获儿童、成年人等一批观众,且线下衍生品的销售,促进了动漫链的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阿凡提故事本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长久以来小毛驴的形象却一直没有很大的改变,没有达到木须龙、幸运蟋蟀、胡巴、糖宝等萌宠的同样效果。

三、少数民族“非遗”动漫化传承发展的启示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影片的创作,在保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语境下顺应了时代潮流,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有效路径,是很值得肯定的。但是影片偏低的票房收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即拥有了丰富的文化素材之后,如何进行创造性改编,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需要中国动漫人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就应该努力实现从文化资源到资本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文化重构,做到活态传承,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静态保护层面,分类、整理、归档、保管,作为展品陈列在博物馆,这些措施仅限于对民族文化的保存,无法实现传承和发展。当优秀文化被束之高阁、放在展馆里展示而与广大民众的生活相脱离时,那么它必将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应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以动漫为载体,传播“非遗”文化。动漫是现代社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非遗”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经过了人民群众和历史的选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二者通过大众传媒结合起来,能够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既保护和传承了“非遗”文化,又能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双赢之举。而且,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非遗”资源是进行动漫创作的天然艺术宝库,国产动漫人应该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改编,打造全年龄层都可以观看的精品动漫,形成成熟完备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壮大,增强文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