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看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2021-02-0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学校

刘 青

(首都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于2021年3月1日颁布施行。《规则》第三条指出:“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依法履行职责,通过积极管教和教育惩戒的实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1]规则意识是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导向,是适应人类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有良好规则意识的人能够快速地融入集体中,并能够在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以此来适应新环境。从《规则》中可以看出,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是学校通过教育惩戒应该达到的最终目标,但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除了依靠学校的正确引导外,还需要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一、规则意识的内涵及特点

(一)规则的内涵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彼此的约定[2]。规则分为社会性规则和自然规则。社会性规则又包括法律规则和道德两大类。本文所提到的“规则”是社会意义上的规则。对学生而言,学校是从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的一个准备期,学生在校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能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二)规则的特点

一般来说,规则具有社会性、规范性、一般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

规则的社会性,是指规则是在由人构成的社会中形成的,离开了人,规则就失去了实施对象,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但规则意识又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秩序,更多的是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个体充分展现自我社会性以及与群体互动的可能性,意味着人的存在与社会的构建,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关系[3]。人按规则行事也会更顺利、更容易与他人、社会获得愉快的相处体验,这本身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规则的规范性,是指规则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力。朱迪斯·托马森认为:“规范性是对善、美德、正确、应该、必须等基本的规范术语的意义的谨慎、严格的解释。”[4]规则明确了人与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加以合理的限制与化解,实现人与人之间更为顺利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完善与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

规则的一般性,是指规则的制定要明确指向一定的适用对象或者范围。在指定的对象和范围内都可适用该规则,若只是针对对象或范围中的某一部分则不具有一般性。

规则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是指规则必须被相关人员所知。这是由规则的一般性要求的。指向一定适用对象或者范围的规则理应被相关人员知道。如果一条规则是保密的、模糊不清的,那么即使是个体在按照规则行事,我们也不能说他是在遵守规则,只能说他的行动是符合这一规则的[5]。因此,规则需明确具体地告知需遵守规则的对象,并使其按规则行事。

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保障学校有序运行的客观要求

规则是一切事物正常运行的保障。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规则或者有规则而没有人遵守与执行,那么这个学校的秩序必定是混乱不堪的。没有秩序,这个学校就难以正常运转,更不用提学校中人的发展了。同时,由于规则有平衡学生之间冲突的作用,学生对学校运行的良性规则也有着渴望与追求,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校规则氛围,势必需要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手段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这两部分内容[6]。学生在校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既是培育未来中国公民的摇篮,体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是陪伴青少年生命成长的精神食粮,体现教育的个体化功能[7]。学生一旦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就会拥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三)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的重要途径

学生会带着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规则走向社会。如果学生在校形成了规则意识,当他走向社会时就更容易融入社会中。若学生没有形成规则意识,当他走向社会时便会感到无法适应社会,从而产生厌世的情绪,这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保护教师安全的内在要求

纪律散漫、毫无规则意识的学生最容易忽视校规校纪,当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管束时很容易遭到其反抗,紧急情况之下这样的学生易与教师发生言语或肢体上的冲突,教师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可能不会反击,就会处于劣势地位,很容易受到身体的伤害。因此,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对教师在校工作时人身安全的内在要求。

三、规则意识的养成过程

(一)认识规则

通常来说,人在不同的集体里会因身份的不同要遵循不同的规则。有些是明文规定的显性规则,而有些则是隐性规则,这就需要通过学习与观察来认知不同情况的规则,在掌握了相应的规则后按规则行事,才会更加顺利。学校要想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首先就要向学生普及规则的内容,让学生知晓哪些属于在校的禁止行为,避免违反规则的情况发生。

(二)判断规则

由于显性规则和隐性规则贯穿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要用审视和质疑的眼光去看待规则是否合理。学生在校遵守学校制定的相应规则的同时,也应该抱着理性的态度对规则进行审视,若发现有不合理的规则可以进行相应的申诉。

(三)实施规则

在认识规则并对规则作出判断后就要把规则落实到行动中,也就是实施规则。实际上,也只有将规则真正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规则才发挥它的效用,否则便形同虚设。如学生通过值日实施班级值日表的规则、通过修理图书实施爱护图书的规则等。如果在实践中有违反规则的情况出现,那么就按共同约定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况,遵守共同的约定。

(四)内化规则

实施规则是一种按照规则行事的被动接受,而要把规则当成一种习惯则需要内化规则。在前期认知规则、判断规则、实施规则的基础上来内化规则,这是一个对规则本身和实施规则的结果进行反思的过程。在反思后对规则进行保留和剔除,被保留的规则将会被当成自己行动的指南,内化为自己的意志。

四、《规则》中对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优势与不足

(一)《规则》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体现

1.充分考虑各方意见

《规则》第五条: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规则》给予学校按照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形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权力,并且还要求学校征求学生和监护人的意见,学生在参与并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也形成了规则意识,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与规则的摩擦,同时也有利于监护人对学校规则的理解并协助学校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注重后续辅导机制的建立

《规则》第十三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学生教育保护辅导工作机制,由学校分管负责人、德育工作机构负责人、教师以及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法律以及心理、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辅导小组,对触犯规则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矫正其不合规的行为。让学生从心里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道规则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学生从心里真正接受规则。体现了规则只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而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存在的。

3.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

《规则》不仅对学生在校行为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师管理班级的行为进行了约束。注重学生形成规则意识的同时也在帮助教师形成规则意识,教师违反了《规则》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规则并不只是针对他们自己的,教师和学校都要按规则行事,没有谁可以为所欲为。在教师监督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则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有利于形成一种集体遵守规则的风尚。

(二)《规则》中对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所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形成规则意识的教育方式较单一

《规则》第六条:学校应当利用入学教育、班会以及其他适当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讲解校规校纪。《规则》中提到向学生和家长宣传讲解校规校纪,若要学生真正接受规则,形成规则意识,就要将口头上的宣传和讲解与学生正在从事的活动相结合,在学生从事某项具体活动的同时进行规则的宣传与讲解,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参与具体事项并履行一定规则的行为示范,让学生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明确自己要遵守和执行的相关规则。如在食堂吃饭时进行节约粮食、不剩饭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强化。

2.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没有设置相应的冷静期

《规则》中提到学生受到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后,能够诚恳认错、积极改正的,可以提前解除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如果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设置一个纪律处分冷静期限,期限过后对于积极认错,表现良好的学生方可解除纪律处分。

3.缺乏分层教育意识

《规则》面向中小学生而制定,对中小学生的在校行为提出了一致的要求,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出具体的实施建议。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认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要想达到理想的要求则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

五、从《规则》中看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启示

(一)父母应树立规则意识的榜样

《规则》第十八条:学生或者家长对学生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申请复核;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该条规定给了家长对处理结果进行申诉的权力,但家长要想对处理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无形之中都会影响到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8]因此,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学校要负责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规则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主动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教育。

(二)学校教师应注意提高规则意识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学校从事的是育人职业,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对规则的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规则的态度。若教师缺乏胜任这份职业应有的规则意识,如在上课期间随意接打电话、穿着不得体、体罚甚至变相体罚学生等,会给学生留下一个不遵守规则的消极的形象,这种散漫的状态显然不利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甚至带来负面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师要提高自身遵守规则的意识,以自身恪守规则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和执行力。此外,教师的规则意识不仅体现在学校中,还需注意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作风习惯,给学生树立遵守规则的好榜样。

(三)加强学生社会规则意识教育

社会教育具有广泛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在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社会教育以其强大的教育资源并借助网络等多媒体的力量对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开展社区宣传教育。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社区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社区活动往往通过明确的规则来约束人的行为,遵循“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人人受教育”的原则。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社区有关活动来培养规则意识,如在社区中可以通过张贴宣传规则标语、参与规则知识传播宣讲等活动,明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内容。同时还要参加社区举办的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切身体验规则,增强自身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是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具有全球性、全天候、全面性、全方位等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视听功能的优势,为中小学生专门设置一个关于规则意识的娱乐性节目,让中小学生在收看节目中自然地形成规则意识。

(四)应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规则意识的分层培养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他律阶段,以直观动作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感知较为笼统。因此可以把规则意识融入小学生的学习和娱乐中,如在读绘本和游戏中加入一些常识记忆。可讲授“果皮不要到处扔,乱涂墙壁不卫生。公共场所讲礼仪,做个文明小先生”等之类简单易懂的规则知识。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身体发育渐趋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大幅提高,参与社会生活能力不断增强,目光处于由家庭和学校转向社会的关键阶段,正确规则意识的引领显得格外重要。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八)上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规则产生、运行、改进等角度,让学生学习、理解、实践社会规则,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规则[9]。给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的规则意识训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规则。

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有着非凡的意义。培养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以强烈的规则意识来面对社会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值得庆幸的是,规则意识的培养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规则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分析和实践。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为中小学生慢慢走向自律而努力,使他们在进行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强烈的规则意识,同时也能够勇于和违反规则的行为作斗争。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学校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