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及启示

2021-02-0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张 瀚 心

(商丘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一、案例

学生云云的父母在其儿时选择外出务工,从小学起云云便就读于寄宿制学校,持续到大学时期,在中学时期还遭遇过校园社交欺凌,导致其性格敏感、自卑,有过轻微自残行为。她与父母接触较少,不善于与父母交流,曾尝试交流但结果并不理想。云云认为,与父母交流的结果就是与父母产生争执并平添父母担忧。伴随云云考入大学,其父母“望女成凤”心切,其倍感压力。在与同学相处时,云云封闭自己的内心,习惯独来独往,朋友极少。加之感情受挫,和男朋友分手造成夜晚失眠,精神状态很差,白天无心学习又担心课业成绩,导致焦虑,并产生通过自残的方式来舒缓内心煎熬的想法。通过医院就医,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建议服药治疗。

二、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判定这是心理问题导致的精神疾病,做好学生心理引导工作是辅导员工作职责之一。作为该生的辅导员,笔者第一次处理“双相情感障碍”问题,自身经验不足,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请教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了解到: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也称“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是心境障碍疾病中的一种,通俗来讲即抑郁与狂躁交替产生,抑郁期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流泪,焦虑、困倦”,呈现典型的抑郁症症状。而狂躁期则正好和抑郁期的表现相反,表现为“情感高涨、易怒、言语与活动增多”。如果在整个发病过程中既有抑郁症状又伴随躁狂发作,这样交替发作的心境障碍,我们叫作“双相障碍”。双相障碍是呈发作性的病程,躁狂、抑郁反复发作,循环发作。发作期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带来影响,间歇期患者呈现正常状态。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所了解,结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沟通获取的有效信息,大致判断通常情况下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庭问题

1.在大学校园里,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地区或普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的父母文化程度一般比较低,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务工,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陪伴学生成长的时间更少。学生因为儿时留守的原因不习惯与父母交流,也不懂得如何与父母相处。父母在为学生选择学校时,大多数会选择教育质量较好的寄宿学校。但由于小学、中学时期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辨别能力,有的学生叛逆心理较强,造成学校里学生的两极分化情况严重,有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在学校会遭遇校园欺凌,留下心理阴影。

2.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或普通家庭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在经历社会的历练之后,深知学历的重要性,想让子女有出息的愿望格外强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经常对子女严厉要求,强势管理,只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却不懂得如何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忽略了子女的内心感受,无意中给这类学生造成了精神压力与心灵创伤,导致学生出现自闭、叛逆、不愿意敞开心扉的现象。

(二)情感问题

大学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学时期的学生容易产生谈恋爱的想法。大学时期的恋爱有双方自发型与单方追求型。学生们总觉得大学时期的爱情是美好的、单纯的,为“恋情”赋予了太多美好的色彩。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大学里不谈一场恋爱,岂不是虚度大学时光。”种种迹象表明,大学时期男生、女生双方都不够成熟,而且容易受外界影响产生冲动情绪,加之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恋爱风气”盛行。恋爱初期大多是甜蜜的,但随着双方接触的时间增长,发现对方与自己想象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相处中偶尔产生的争执又不懂得如何相互包容与调节,长此以往,或是感情付出方的疲倦,或是经历成长后一方认为双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已不再相同,等等,容易导致分手的结局。有部分学生在分手之后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曾经的“美好”里难以自拔,不愿意清醒地面对现实;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原因导致自身存在“缺爱心理”,具有“缺爱心理”的学生大多数为女生,她们在恋情中更容易受伤,她们甘愿付出、容易感动且敏感自卑,并且把这份感情看得十分重要,分手后容易沉浸在自己悲伤的世界里,甚至会因为分手导致失眠、情绪不稳定、抑郁等不良后果。

(三)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其实就是个“小社会”,在大学校园生活期间,学生要独自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比如,与学校教师沟通,寝室室友、班级同学间的相处,同异性之间的交往,等等。跟中学时期的校园学习生活相比要复杂很多,人与人在高频率的相处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1]。有的学生在与宿舍舍友相处中,在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上产生了些许小矛盾,但因为自身存在人际交往压力和人群恐惧感,不愿意敞开心扉与其他舍友交流,久而久之误会加深,导致与同学们的关系紧张,缺少交心的朋友。另一种情况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比较宠爱,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不懂得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在进入大学后,面对人际交往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强势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难以改变,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形成被“孤立”的局面,久而久之变得情绪容易激动。

(四)学业、就业问题

大部分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存在“大学就是象牙塔”的心理,习惯了高中“灌输式”教育的学生在接触到大学“自主式”学习方式时不太适应,很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对课程的重视度下降,对课堂的参与度也降低,这种学习态度致使部分学生出现个别学科挂科的现象,学业任务未能很好地完成。有部分学生最终录取的学校或专业并非自己的第一志愿,入学后存在厌学与迷茫心理,对学校存在不满情绪而无心学习以致出现挂科的现象,在面对补考或重修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内心焦灼。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对未来的规划有两种:一种是考研,一种是就业。不论是哪种选择都要面临竞争与淘汰,要面对就业压力,升学压力,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父母期望的压力。多方压力交织在一起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三、解决策略

(一)与学院领导商讨

笔者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上报学院领导,并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与此同时,笔者积极请教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学习谈话技巧,建立解决方案。通过与班委、寝室室友、学生家长交流,多角度了解学生动态。

(二)与家长当面沟通

与学生父母面对面交流,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环境。让家长意识到家庭原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引导家长多关心学生的喜好,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有机会尽可能多地陪伴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理解与认同,增加学生自信心。建议家长不要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同时多听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帮助其舒缓心理压力,做到与其共进步、同成长。并且提醒家长注意配合辅导员工作,一起帮助学生改变现状。

(三)与学生近距离接触

采取共情、关心的方式获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敞开心扉[2]。在与学生交流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理解学生的同时做到正面引导。掌握学生真实心理动向,挖掘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出学生的担心与顾虑,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制定努力方向。

四、案例启示

(一)加强自身相关理论知识学习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接近三成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因为心理问题而退学、休学的人群就占总退学、休学人群的六成[1]。所以高校辅导员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就需要自身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毕竟高校很多辅导员并不是主修心理学学科的,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应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努力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增加观察敏锐度,掌握沟通技巧。与此同时,高校相关负责人应多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辅导员参加,使其积极学习心理辅导方法等。各学院、学院与学院之间应多组织辅导员沙龙活动,畅谈辅导员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疑难问题、突发情况的有效解决方法。给辅导员建立相互学习与分享经验的平台,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开展思想状态与心理调查,了解学生状况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重大多是1:200,辅导员很难做到经常与200名学生逐一谈话,如果只是等着学生主动来找自己交谈,那么对学生们思想状况的了解也不够及时与全面。况且大部分学生意识不到自身心理出现了问题,心理问题前期就不容易被发现、被重视。以至于到学生自我察觉或辅导员发现时心理问题已经较为严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线上或线下、匿名或署名等相结合。如果从问卷中发现情况则及时锁定学生,主动找学生沟通,给学生提供帮助。辅导员也可以采取座谈会的方式,与学生一起讨论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讲出希望辅导员开展的一些心理辅导活动[3]。这样既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还可以帮助辅导员判断出学生感兴趣的心理教育活动方式,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

(三)多宣传、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班会、座谈会等平台向学生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根据座谈会选出学生喜欢的心理教育活动方式,并及时开展。有的在校大学生只是学业压力大,不懂得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或者一时之间感情受挫,或者面对未来有些迷茫、面对就业问题不知所措,或者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等问题导致自己产生急躁、焦虑、厌学等不良状态。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太多压力,如:在求职中碰壁,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信心。他们更需要的是释放压力的宣泄口,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交流自身感受,增加学生与人交往的热情与能力,扩大交际圈,增加自信心。

(四)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同时,强化他们的道德品质[5]。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存在共通性,高校辅导员应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是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矛盾,强化思想,克服困难,提升自我[6]。

(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搭建网上心理咨询平台

以班级为单位对刚进校的大一学生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与心理档案,以便后续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以深入宿舍、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活动收获的信息为依据,逐步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尤其是对特殊学生,比如: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建档立卡学生、过于内向的学生。对特殊学生多观察、多关注、多帮助。与班干部建立“上下联动”管理模式,辅导员与班干部持续跟进特殊学生思想动态。充分调动班干部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干部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与生活,更容易掌握学生们的所思所想,更容易发现学生们的异常。班干部在获取信息后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汇报,能有效增加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建立网上心理论坛。部分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不愿意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也不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判定,辅导员可以通过网上心理论坛,运用视频、文章、图片以及一些互动小游戏等手段普及心理教育健康知识[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对学生作实名制要求,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压力,鼓励学生抒发内心真实想法。同时辅导员经常关注留言板,做好后续心理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已经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并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来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积极推进高校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