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兴区块第一口二开水平井设计和现场应用

2021-02-01贾佳夏忠跃冯雷范志坤解健程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1期
关键词:摩阻井眼钻杆

贾佳,夏忠跃,冯雷,范志坤,解健程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300457)

目前,致密气开发多采用定向井和水平井的方式,其中,水平井由于其独特的开发效果,逐渐得到推广应用[1]。山西临兴区块水平井常用的是三开井身结构:一开采用Φ311.15 mm 井眼,下Φ244.5 mm套管;二开采用Φ222.25 mm 井眼,下Φ177.8 mm 套管;三开采用Φ152.4 mm 井眼,裸眼完井。在三开水平井实施初期,为了精细认识储层,在实施三开井眼之前,先打领眼,以保证储层钻遇率,已钻三开水平井存在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钻井费用高的难点,平均单井钻井周期达到66 d。为了提高钻速、缩短工期、减少费用,有必要对目前三开井身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开展二开水平井井身结构试验,以提高开发效益。以临兴区块第一口二开井身结构水平井1H 井为例,对1H 井进行了重点设计,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对存在的摩阻高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1 工程设计

1.1 设计难点

1H井位于山西省兴县,构造位于临兴中区块蔡家会区沈家里构造西部,主要目的层为太原组太2段,完钻层位为太原组,水平段长850 m,采用套管固井完井。该区块的压力系数为0.83~0.98,温度梯度约3.0 ℃∕100 m,属于常温常压储层。该区块的表层为新生界第四系沉积,土质疏松,钻井过程中容易漏失;二开钻遇古生界地层井段长、层位多,部分井段存在胶结疏松及层间漏失,同时井壁剥落掉块易造成卡钻事故。

1.2 轨迹设计

在进行轨迹设计时,需尽量减少钻井进尺,降低作业难度。考虑与其他井的防碰问题,造斜点一般错开20 m 以上;考虑现场实施难度,造斜率尽量控制在4.0°∕30 m 以内;靶前距尽量控制350~450 m以降低作业难度;井口间距按照5 m进行设计,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轨迹设计参数表

1.3 井身结构设计

根据地层压力数据、地质设计、邻井钻井井史资料、结合完井要求,对井身结构进行设计,一开套管下入基岩不少于20 m,设计本井一开钻311.15 mm 井眼至502 m,下入244.5 mm 套管至500 m;二开钻215.9 mm 井眼至3 294 m,下入139.7 mm 套管至3 292 m,如图1所示。

1.4 钻头设计

根据地层可钻性分析,刘家沟组以下的地层可钻性较差,可钻性级别均大于4;第四系黄土层可钻性较好,可选择PDC钻头或者牙轮钻头,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地层较硬,可选择PDC钻头[2-3]。结合已钻井的实钻结果,该井设计采用双排齿PDC 钻头,二开井段推荐石千峰以上地层使用5 刀翼、19 mm 齿钻头;石千峰及以下地层使用5刀翼、16 mm齿钻头。

1.5 钻具组合设计

一开井段使用塔式钻具组合:Φ311.15 mm 钻头+变扣+Φ203.2 mm 钻铤×3+变扣+Φ165.1 mm 钻铤×(3+9)+Φ127 mm钻杆,二开进入造斜段后使用倒装钻具组合,加重钻杆建议倒装在井斜30°以上位置,另加放不少于30 根,以防止发生钻具托压现象。设计钻具组合为:Φ215.9 mm钻头+Φ171.5 mm马达+浮阀+扶正器+Φ165.1 mm 无磁钻铤+随钻测井工具+随钻测量工具+Φ165.1 mm 无磁钻铤+Φ165.1 mm钻铤×(3~9)+Φ127 mm钻杆+Φ127 mm加重钻杆×30+Φ127 mm钻杆。

图1 井身结构示意图

1.6 钻井液设计

一开使用膨润土浆,其密度范围为1.03~1.07 g∕cm3,二开使用低固相强封堵钻井液,刘家沟以上地层密度范围为1.05~1.15 g∕cm3,刘家沟以下地层密度范围为1.15~1.25 g∕cm3。储层段在满足安全作业的前提下,钻井液密度尽量执行设计下限[4-5],设计参数见表2。

1.7 固井设计

一开固井设计采用密度为1.85 g∕cm3的水泥浆,水泥返至地面;二开领浆密度为1.40~1.45 g∕cm3,尾浆密度为1.80~1.85 g∕cm3,领浆返至地面,尾浆返至最上部气层以上200 m。如果生产套管水泥未返至地面,要求进行井口回挤水泥作业;考虑到二开造斜和水平段在同一井段,建议使用微膨胀水泥或韧性水泥以确保固井质量。

2 应用效果

1H 井设计井深3 294 m,完钻井深3 163 m,一开钻至504 m,二开采用一只215.9 mm 钻头和马达钻至3 163 m,实际钻井周期为42.63 d,比设计周期37.5 d 晚了5.13 d。 一开井段采用311.15 mmPDC钻头钻进,使用膨润土浆钻进至504 m,钻井参数:钻压4~8 t,转速72 r∕min,排量3 000 L∕min,泵压7 MPa。二开采用PDC 钻头,平均机械钻速8.61 m∕h;单只钻头最高进尺870 m,最高日进尺246 m。

表2 钻井液设计参数表

3 经验教训

3.1 摩阻高

设计水平段长729 m,实际钻成水平段长598 m,未完成水平段长131 m。现场实际钻至3 163 m,下钻困难,申请提前完钻。

根据现场实际作业参数,对1H 井的摩阻系数进行软件反演,钻进过程中裸眼段摩阻系数为0.35~0.45(图2),下套管过程中裸眼段摩阻系数为0.40~0.50(图3),与一作业邻井摩阻系数0.30 相比,摩阻系数偏大。后续作业时,需进一步加强水平井钻井液的性能要求,尤其注意润滑性能的控制,确保摩阻系数控制在0.30~0.35,最高不能超过0.40。

图2 钻进时裸眼摩阻系数反演图

3.2 发生螺旋屈曲

施工设计中,要求加重钻杆倒装不少于30 根,倒装位置在30°左右,而现场实际作业时,加重钻杆的倒装13根、倒装位置在20°左右位置,导致钻进至3 163 m时,钻具下发异常困难,加压困难,摩阻非常大,无法继续进行钻进,所以提前完钻。后续通过软件对实际钻进过程中的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发现倒装13根加重钻杆时,无论倒装至什么位置均会发生螺旋屈曲的情况,见表3。

图3 下套管时裸眼摩阻系数反演图

表3 不同数量倒装钻具对钻进和下套管的影响

同时对倒装钻具位置进行敏感性分析,伴随作业井深逐渐加深,未进行短起倒换加重位置,将直接影响倒装钻具效果,以倒装30根加重钻杆为例进行敏感性分析,当加重钻杆倒装至30°以外的位置时,会发生螺旋弯曲[6],见表4。

表4 不同倒装位置时钻具对钻进和下套管的影响

4 结论

临兴致密气进入了大开发阶段,降本增效尤为重要。通过技术创新,对临兴第一口二开井身结构水平井1H井进行了设计,现场作业表明,提速降本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兴区块进行推广应用,该二开水平井设计方法可以为后续水平井作业提供经验参考。

1)轨迹设计时,全角变化率尽量控制在4°∕30m以内,井深控制在3 000 m以内。

2)进一步加强水平井钻井液的性能要求,注意润滑性能的控制,确保摩阻系数控制在0.3~0.35,最高不能超过0.40。

3)为满足长水平段的钻进需求,现场作业时至少配备30根加重钻杆以满足倒装钻具的使用要求。

4)加重钻杆倒装位置建议执行设计推荐值,在水平段钻进,短起下过程中按计划倒钻杆来满足作业需求。

5)为了防止托压现象,可考虑使用旋转导向工具和水力振荡器。

猜你喜欢

摩阻井眼钻杆
煤矿坑道钻机大直径钻杆上卸装置设计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技术
旋转导向井眼轨迹自动控制系统
浅谈提高牙轮钻杆使用寿命的措施
钻杆接头内螺纹加工自动化试验研究
大位移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
BTA钻杆涡动数学建模及实验研究
鱼骨状水平分支井井眼轨道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