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研究

2021-01-30谢晓虹高颀伟

生产力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改革

谢晓虹,高颀伟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自1978 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来,这一项政策在历经多年仍然有着强大的实用性,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努力使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的飞跃,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研究改革开放是怎么实现经济发展奇迹,不仅可以为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推动国内实施更恰当的改革,同时也可以在全球性经济合作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利于发展、更有利于竞争的开放环境[1]。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的经济奇迹

2019 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在前往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不断探索,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中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使中国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得到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在不断得到优化,经济增长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改进,经济增长平稳、高速、持续。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现象,被称为中国奇迹。中国要想进一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创造更伟大的经济奇迹需要我们对中国已经实现的经济成就进行总结。

中国的经济奇迹的实现离不开庞大而稳固的经济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根据经济学家林毅夫的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强持续的动力,除去年均通胀率4.8%外,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14.5%,年实际增长率仍达到9.3%。林毅夫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在2017 年,中国三大产业分别占比7.9%、40.5%和51.6%,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一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在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走向更健康、更优化,进入了高增长、高质量发展阶段。

与世界强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相比,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就走完了几百年的西方强国的发展历程,中国成功由农业大国成长为强大的工业大国、制造大国。

二、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经济发展需要理论,同时也产生了理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十多年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没有成型的工业体系,也没有成功的案例供我们学习,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努力走出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没有任何经济建设经验的情况下,只有跟随当时的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但是毛泽东同志发现苏联体制对经济的限制太多,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些探索思考对于指导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改革必然性的理论基础

从必然性来看,改革创新是万物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功能分析,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进行改革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往的改革都是统治阶级为巩固其所创造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若干领域采取的创新措施,改革要充分发挥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促进社会平稳发展,维护政权的稳定性,还要在遵循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进行局部的完善。因此要通过改革来改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等不相适应的部分,才能使经济得到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改革,其主要目标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充分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尊重世界各国文明,并与各种文化平等交流与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大胆借鉴资本主义国家中符合现代生产规律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使中国灵活的市场经济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展现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二)改革过程中的不断验证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没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以学习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对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采取辩证的学习方法,认清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对可以运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就要有所保留地创新与变革,有所选择地学习与吸取经验。

另外,中国改革开放的可行性不容忽视,中国在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后,其法制和政治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也有所停滞甚至倒退。对于这个待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口号,动员大家正视现实,打破个人崇拜的不恰当思想,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时期进行的思想领域一系列动员和宣传,都有利于准备改革开放,只有正确、积极的认识才可以很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了一大批举措,表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与社会矛盾运动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过程相协调,而解决社会在进步过程中根本矛盾的过程,就是人民的社会力量。改变旧的生产条件,改变旧的观念的愿望,这些都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2]。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仅有赖于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更有赖于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斗争,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而劳动人民是其中最重要的主体。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经验的角度来说,处理事情就会有着更全面、更客观、更实际的效果,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具体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产生重大的影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就会引起阻碍效果的反作用。

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的生产力不高,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不发达,农业不发达,党中央、国务院在一个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唯物史观的原理表明,生产关系总和应该是以有价值的东西为中心,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经济的基础。而在当今中国的经济体制中,是历经了长时间的经济实践才获得。在改革开放前夕,我国所实行的体制其生产力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选择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相结合,这一经济制度适应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还存在需要更加完善的地方,及不可忽视的矛盾[3]。而民主制度和指导性的基本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经济实践过程中运用良好,对社会主义经济结构起到决定的作用。

许多令人信服的事实表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都必须得坚持开放,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入交流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三、以联系的观点分析开放

(一)选择开放的内因

市场经济是资本流动经济,要让资本流动就必须开放市场,不过过度放任市场运行就会导致中国社会姓“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危机,并由此引发多种社会危机。所以必须对市场进行监管,而且是在可控范围内开放市场,这样才有利于资本的流动,才有利于将资本运用到社会建设。因此,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中,保持开放市场是必要条件,同时还得适当干预,才能让市场经济变得更社会主义,还要尽可能避免生产过剩等生产危机以及全球性的金融灾难的发生。

(二)对外开放是客观选择

开放政策是客观的选择,开放是必须考虑的方向。因为世界经济交流日趋密切,又由于网络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以及交通工具、物流等跨区域交流越来越方便,使得在日益现代化的世界中,经济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大大缩短。既国际化又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例如,我国市场经济开放的这些年,我国凭借独特的劳动力优势,大量出口了各种生活日常用品,使全世界都存在着中国制造,近年来我国手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小米、华为等品牌的产品遍布全球,同时我国的对外投资、在国外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彰显强大影响力。但是在高精尖行业,例如半导体研发与生产行业,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又如我国制造的众多商品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困难,只有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参与对外贸易等才能得到解决,贸易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以矛盾的观点解读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或者说,事情从低级发展到高级形态。这个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必须依赖内因才能影响事物的发展。内因和外因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联系的[4]。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建设新型社会产生的根本矛盾和法律功能是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结果,改革也是通过社会的自我适应和局部改善来实现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矛盾,但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只有采取行动,或者改革或者革命,根据我国当时社会的现状,只有选择改革才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因之一就是改革,同时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是成就繁荣、独立和民主的必需。对外开放则是国家发展的外部原因之一,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要求,只有更好地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实现长期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相结合,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谋求长期开放,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和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纳入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根本要求[5]。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创新型、科学发展型、文明发展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五、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全面深化改革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中国经济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挑战和问题并不见得变少了。从内部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务之急。同时,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中国需要更加平衡的高质量的发展。从外部角度来看,国际环境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在当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要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这对将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求在面临新情况、新矛盾的情境下,能够适应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进步。改革进程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原则,综合改革深化的新特点,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重视改革、深化、开放、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把重点放在深化和开放的机遇上。特别是加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律思维等基本思维,保持战略能量。通过长期努力规避各类风险,特别是消除制度风险。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产生于马克思确立辩证唯物史观之后,同时,马克思用辩证唯物史观解释了生产力的结构要素、生产要素的结构,只有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意识到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6]。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的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根本。改革深化的根源不在思想上,而在社会实践上,这就要求我们只能关注、必须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经济体制,也在分配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其他形式的体制改革和建设,也关系到经济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现阶段我们党提出和实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基本国情和基本矛盾为出发点,也正因为基础选得对,这些政策、理论等才正确、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相应的生产关系没有达到该有的状况,急需完善面对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生产关系。这样社会存在需要深化、改革和丰富自身,进而决定社会意识的状态和水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和谐和发展的道路。

(二)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利益

我们需要深入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增进人民幸福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的力量,因此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利益[7]。科学发展观强调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与促进人的发展统一起来,从发展的方向就指明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目标和力量,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改革之路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