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1-29纳日碧力戈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相济交融共同体

纳日碧力戈

(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010028)

一、民族工作:在一脉相承中“大衡”创新发展

如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正铸牢、创新铸牢、持久铸牢,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焦点在于把握好“一”与“多”、共同性与差异性、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以 “一”统 “多”,以 “多”拥“一”,强调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张岱年先生在《天人五论》中指出:“品值之大衡曰兼,曰和,曰通,曰全。合多为一谓之兼,既多且一谓之和,以一摄多谓之通,以一备多谓之全。兼和通全四者,其指实一,直所从言之异尔。兼和通全,亦即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1]解决好“一”与 “多”的关系,不仅是一个有关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握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问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准确把握我国国情,正确处理“一”与“多”的辩证关系,明确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性质,从民族平等、共同参与的原则出发,识别了56个民族,制定了民族平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总方针,确立了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到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和政府不断总结“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2],在形成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同时,不断继承、发展、创新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27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走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百年,这是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3]

从“大团结” “大家庭”到“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它指明了中央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饱含“兼和同全”的思想底蕴。合多为一、既多且一、以一摄多、以一备多,这是党和政府民族工作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品值”所在,“富有日新”且“一以贯之”。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他们享受平等的权利,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权。民族平等了,民族团结了,民族成员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够焕发出来,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凝聚统一,就能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能够产生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感恩祖国,热爱中央;就能够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二、在兼和相济中提升民族工作能力和水平

兼和相济不是差异“相煎”、差异“互灭”,而是差异互补共生,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调动各种各样的积极性,合多为一,既多且一,以一摄多,以一备多,形成统一战线,从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寻找、发现、培育、研究积极向上、有利于民族大团结、大凝聚的认知和意识,让这些认知和意识交融一体,活跃起来,发生作用,影响舆论,促使各族人民为实现共同的宏伟目标并肩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2]“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尊重和包容差异,是“由二生三”或者“由二生一”的前提,只有在尊重和包容差异的同时及时发现和培育重叠共识,及时加以提升和提炼凝聚力强、认同性高的共同体意识。可以说,兼和相济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体现在党和政府长期奉行的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当中,体现在不可动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民族工作平衡发展,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

在过去的历史上,我们的民族工作曾经出现过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守望好兼和相济的理念,没有真正理解久久为功的道理,急躁冒进,影响了维护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不把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把个别利益、局部利益放到各民族共同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之上,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影响构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的构建,最终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有可能错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要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在更高层面上,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各民族之间公平公正的原则。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有利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行之有效地将地区、问题、事项的特定性、特殊性、特别性,转化提升成为普遍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提升成为“五个认同”。

三、在民心相通中夯实我国民族关系的感情基础

为了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前提下更多地加强共同性,民心相通、情感交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红军将领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彝海结盟”、代表二十六个民族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内蒙古人民收养三千南方孤儿的事迹等,这些都在不断夯实我国民族关系的感情基础。民心相通,万事畅通;感情交融,血浓于水。民心相通、感情交融是兼和相济的润滑剂、催化剂、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要从眼前做起,也要从长远做起;既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也要从一砖一瓦做起;不忽视日常,不放弃平凡,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自觉,嵌入直觉,成为习惯。

亚里士多德认为,外物触动心灵,有感而发的声音变成语言,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正如所有民族并没有共同的文字,所有的民族也没有相同的口语。但是语言只是内心经验的符号,内心经验自身,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相同的,而且由这种内心经验所表现的类似的对象也是相同的[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内心经验”上下功夫,民心相通,“百事可乐”,超越语言文字隔阂、地理环境局限、生活方式差别,“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结成稳固、牢靠的精神纽带。感情共鸣,心灵交融,这是通向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要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经历、认知、记忆,浇筑到“内心经验”里,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然,情感交融、情感入心只是“合多为一”“以一摄多”的“铸牢”事业的一部分,“铸牢”事业的各个部分需要全面“入心”,成为完整、统一的“内心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了十二个“必须”:“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民族关系的感情基础是强力粘合剂,能够把这十二个“必须”牢牢粘合在一起,将它们深深嵌入“五个认同”的“内心经验”中,牢牢浇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成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成为做好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根本遵循。

四、兼和相济的交互性

根据张岱年先生观点,“兼和”的实质是对立统一,其侧重点是阐明“一”和“多”关系,即承认差异性,承认事物的多种内外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此前提下,“进一步追求事物内外矛盾之间的动态平衡”[5]。兼和相济,就是把差异性、矛盾性的对立事物转化为互为条件、互助互补的“共同体”,辩证统一,不断升华。不过,兼和相济需要双方、多方、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把兼和相济变成大家的理念,集体的共识,相同的目标。要做到兼和相济、心有共识,各群体需要交互付出努力,不能无所作为,等闲搭便车,也不能单边发力乱作为,忘记顾全大局。

中华民族由各族人民共同组成,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全等于中华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自外于中华民族。同样,“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五十六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少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就不全,中华民族共同体就不够“共同”;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少了哪个民族的文化,“集大成”就不能实现。在新时代党和政府的“民族话语”中,“共同”“共有”“三交”等,成为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发展繁荣”“共同团结奋斗”“交往交流交融”,这些都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理念,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掉队。

各族人民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以交互性为前提,以我对别人的尊重换来别人对我的尊重,以我对别人的包容换来别人对我的包容,以我对别人的理解换来别人对我的理解,以我对别人的支持换来别人对我的支持:我认同你,你认同我;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你帮助我,我也帮助你;你对我兼和,我也对你兼和;你“全通”看问题,我也“全通”看问题。民族之间有了兼和交互性,就能够彼此兼容,积极主动、高高兴兴地交往交流交融。因此,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要以交互兼和、彼此兼容为前提,切不可一厢情愿、一头热,把自己的问题当成别人的问题,把我群利益摆放到他群甚至共同体利益之上。

在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符合专业的田野工作要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目的就是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对象社会、对象人群的语言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他们的衣食住行,参与观察他们的婚丧嫁娶,进而学会从本土人观点看问题,深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正把握“文化亲昵”[6]。所谓交互兼和,就是能够进得去,出得来,化陌生为熟悉,化熟悉为陌生,循环往复,更新自觉,发展自信。从本土人观点看问题不一定等于同意他们的观点;从本土人观点看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心态,理解他们的感情,明白他们的利益诉求,从而更加准确地定位问题,精准施策,解决问题。

五、结论

兼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对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理论、实行的民族政策、进行的民族工作、治理的民族事务、使用的概念术语,既要一脉相承,继承发扬,也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可持续的事业,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需要多方推动,全面领会,完整理解,准确把握,不可走偏,不可急躁,既不可全盘否定过去,也不可固步自封,踯躅不前,而是要守正创新,追求“兼和通全”“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根据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民族工作要不断改进,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质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计划而团结奋斗,自守、自觉、自信、精准、变通、包容、善用、稳进、坚持、守正、创新,这些都属于“兼和通全”,有了 “兼和通全”就有“共生相济”,就能够形成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态和民族生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由多生一,日新向上,发扬各族人民的创造性,“合多为一”“既多且一”“以一摄多”“以一备多”。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3]。

猜你喜欢

相济交融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真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宽严相济管好市场——做好新时期县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考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学校管理要“宽严相济”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