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菲康预防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2021-01-29李美丽吴修洪

天津药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活菌肠炎三联

李美丽,吴修洪

(赣州市肿瘤医院放疗一科,江西 341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盆腔恶性肿瘤的诊治技术,放疗在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可应用于肿瘤的各个阶段,但具有较大的损伤性,特别是盆腔放疗,因其照射区域较广,导致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也较高,其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1,2]。培菲康是一种能调节宿主肠道微生态平衡,发挥生理作用的三联活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预防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8 年6 月—2019 年6月本院接收的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患者60 例,将采用放疗+/-同期化疗治疗的30 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放疗+/-同期化疗联合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的30 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观察组。观察组年龄为30~55 岁,平均年龄为(41.32±4.43)岁;肿瘤类型:宫颈癌17 例,子宫内膜癌9 例,其他恶性肿瘤4 例;临床分期:Ⅱ期13 例,Ⅲ期11 例,Ⅳ期6 例。对照组年龄为32~54 岁,平均年龄为(42.68±4.52)岁;肿瘤类型:宫颈癌16 例,子宫内膜癌9 例,其他恶性肿瘤5 例;临床分期:Ⅱ期11 例,Ⅲ期10例,Ⅳ期9 例。组间上述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盆腔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肠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2018 版)》[4];对治疗药物耐受,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使用其他微生态制剂或免疫抑制剂患者;合并有其他胃肠道疾病患者;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瓦里安2300CD 直线加速器行放疗外照射(IMRT),患者平卧于真空垫上,双手上举,膀胱充盈(放疗前1.5 h 排空膀胱后,口服300 ml 水),行腹盆腔增强CT 连续扫描,层厚5 mm,扫描范围从10 胸椎椎体上缘至坐骨结节下5 cm。CT 图像传输至TPS计划系统,由2 名以上放疗医师和CT 室医师共同勾画靶区和危险器官,其上界达第4~5 腰椎水平(以覆盖髂总淋巴结),下界在闭孔下缘。临床靶区包括亚临床病灶,髂总、髂内、髂外、闭孔、骶前淋巴结区。临床靶区位于90%等剂量线内,根据DVH 图形,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治疗前逐一进行位置及剂量验证,以保证精确治疗技术的正确实施。外照射剂量45~50 Gy/25 次。危及器官为双侧股骨头、膀胱、直肠、结肠、小肠;采用6 MV-X 线盆腔外照射,5 次/周,需要补充后装的患者于外照射后行阴道腔内照射,应用192 lr 高剂量率后装治疗,1 次/周,A 点单次剂量6 GY,2~3 次/周。

1.2.2 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口服培菲康0.63 g/d,早、中、晚分3 次服用,放疗第1 日开始至放疗结束(约5周)。出现放射性肠炎后两组均按常规处理(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普鲁卡因+康复新液保留灌肠)。

1.3 评价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持续时间。②放射性肠炎等级:采用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RTOG/EORTC 评估两组放射性肠炎等级。0 级:无变化;1 级:大便性状改变或大便次数增多,直肠出现不适,无需用药治疗;2 级:有腹泻症状,黏液分泌过多需要抗副交感神经药,腹部有疼痛症状需服止痛药缓解,无需卫生垫;3 级:有腹泻症状,有重度黏液或过多的血性分泌物需肠胃外支持,需卫生垫;4级: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肠穿孔、瘘或梗阻等,胃肠道有出血现象需进行输血治疗,腹痛,需置管减压或行肠扭转。③免疫功能:采取两组患者放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低速离心取血清,置于-20 ℃冰箱内备测,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CD4 和CD8 的变化情况,并计算CD4/CD8 值的变化情况。CD4/CD8 值正常范围1.04~1.7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采用秩合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和持续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CD4、CD8 及CD4/CD8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两组CD4、CD8 及CD4/CD8 值较放疗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x±s)

3 讨论

盆腔恶性肿瘤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分阶段采用放射治疗,但放射治疗引起的盆腔组织纤维化、放射性肠炎等肠道并发症,限制了放射治疗的剂量,进而影响疗效[5]。虽然盆腔恶性肿瘤通过放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因其照射区域较广,直肠、结肠、小肠、膀胱等均处在照射区域下,故发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概率较高,不仅会损害消化系统,影响吸收,严重可导致坏死、穿孔、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6,7]。

本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短,放射性肠炎发生率较低,CD4、CD8 及CD4/CD8 值较对照组高,表明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可预防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常规药物治疗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有较多不良反应,而微生态疗法为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8]。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为患者提供正常的生理菌,可使胃肠道细菌的微生态维持平衡,并直接作用于肠道,可增强肠道对内源性促炎因子的免疫功能,促使细胞因子恢复正常,有效减少肠道毒素,降低肠道毒性[9,10]。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较少,且未对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导致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仍需大量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其研究结果真实性。

综上所述,接受放射治疗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可降低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缩短放射性肠炎持续时间,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活菌肠炎三联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山西浮山县:“三联模式”打造生猪品牌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有些药别用热水服
活菌制剂用途的专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