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驯化过程中有害突变一直在减少

2021-01-27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基因组学核苷酸多态性

(2021.1.4 iPlants)

大豆驯化起源于中国,随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植物油料和蛋白资源,是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对大豆驯化和改良过程的了解有助于促进基因组学辅助的育种工作。2021年1月4日,Nature Communicatons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韩国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Soon-Chun Jeong课题组题为“The patterns of deleterious mutations during the domestication of soybea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组提供了781种大豆品种的1060万个单核苷酸多態性和140万个插入缺失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并表明大豆驯化过程中有害突变一直在减少。

大豆驯化起源于中国,随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植物油料和蛋白资源,是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对大豆驯化和改良过程的了解有助于促进基因组学辅助的育种工作。2021年1月4日,Nature Communicatons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韩国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Soon-Chun Jeong课题组题为“The patterns of deleterious mutations during the domestication of soybea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组提供了781种大豆品种的106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和140万个插入缺失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并表明大豆驯化过程中有害突变一直在减少。

该研究分析了781种大豆品种(包括418种驯化大豆,345种野生大豆和18个天然杂种大豆)的高覆盖率(> 13X)WGS数据,获得了106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和140万个插入缺失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进一步分析表明,与野生大豆相比,驯化大豆的总体有害突变减少了7.1%,从地方品种到改良种质则进一步减少了1.4%。用这种资源进行基因型估算提高了大豆多样性研究小组对种子蛋白和油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作图分辨率。因此结果表明,驯化和野生品种的自交繁殖方式都有助于减少驯化相对于野生大豆品种的突变负担。故该研究有助于更好的设计杂交和自交结合,以有效地从育种程序中消除有害的等位基因,从而从野生大豆中选择具有农学意义的重要未开发基因。

猜你喜欢

基因组学核苷酸多态性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吃味精会对身体有害吗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本草基因组学
本草基因组学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现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母乳及奶粉中核苷和核苷酸的含量
分子标记技术的产生与引物设计
TGF—β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易感性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