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与机械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

2021-01-27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底机械设备施工现场

闫 丽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0 引言

新时期下我国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正处于不断发展及完善的状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安全生产作业较高重视,与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也日渐完善。在数年的实践中,很多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建设规模有很大拓展,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区域稳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资源充沛且廉价,建筑行业劳动力密集化分布,面对等同的作业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投入的工人数要有2.5~10倍的增长,因而施工事故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更应加大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与控制[1]。

1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1.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参与施工的人员前期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安全防护培训,在施工实践中不重视现场安全管理、忽视告示标语,甚至违规操作。在项目施工现场,经常可以看到部分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没有严格依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经验式操作难免会出现差错,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1.2 项目部未能落实安全防护工作

一些项目部没有拨放专款为现场施工人员购置安全防护用具,在安全防控、保险、警示灯等方面没有整体落实,机械装置方面的安全性也偏低。在施工组织阶段,为减少资金投入量,也没有为现场工人采购数目充足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面罩等器具,甚至某些用具循环使用。也存在一些大型、常用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无规划的问题,在出现故障时处置缺乏时效性。这些疏忽很可能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损失。

1.3 施工现场存留隐患

首先,在施工现场没有提前组织、调配好施工材料的运送与摆放工作,以致工程施工现场长期处于无序状态中,稍有不慎可能会对现场工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其次,未能加强施工现场内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未能依照规范要求在通道口及时搭设防护棚。最后,地下照明光线较暗,施工要害地没有设置安全指示标牌等。以上细微之处存留的隐患都有可能成为诱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索。

2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的标准化管理

2.1 制定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国家及建筑行业现行法律、标准等正确引导下,综合分析成本、技术设备、质量安全等诸多因素,依照工程项目的所属性质、规模大小、工期、建材、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编制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流程、流向、次序、工艺方法、进度规划、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等内容的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为工程项目前期需落实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施工生产内的一个重要时段,能够确保建筑项目能顺利、持续推进,并快速、良好、节省地落实各项施工安全生产任务。

2.2 拟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结合当下建筑行业对建筑分部分项工程的规划情况,针对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挖掘、模板、脚手架工程等危险系数偏大的工程拟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对如下7种危险性偏大的工程也需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管理方法[3]:①建筑幕墙;②预应力结构张拉;③隧道工程;④网架和索膜结构;⑤高程大于6 m的边坡;⑥港口、航道工程;⑦应用新技术、工艺及材料,可能会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形成影响,已经获得行政准许,尚未形成技术标准规范的施工项目。

在拟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整体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特征,施作环境、气候特点,季节天气更替规律,施工次序、人员及设备组织调配等状况,依照现行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等进行,不断提升编制内容的全面性、可执行性。

2.3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充分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的特征,综合分析影响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的多方面因素,依照工种差异性拟定个性化的安全操作规程,工种以电工、电气焊工、拌灰工、混凝土工、木工、水暖工、油漆工等为主。以此同时,结合各种机械设备操作频次、作业环境特征等拟定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操作规程。要确保各类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完整、规范,并将其悬吊于相应的操作岗位。

2.4 安全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经典开工,新工艺、技术、材料及机械设备推行,在季节明显改变,例如雨季、冬季施工等均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活动。

指派施工人员或者技术人员拟定安全技术交底文件,并将其下达至各个相关部门,面向参与现场施工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针对相同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队伍人员发生改变时,新进员工要及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安全技术交底结束后,要求交底双方均要在“通知书”内签名或按上手印,若无确认标识则严禁施工。

一般情况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有[4]:①项目的施工作业特征;②危险始源;③可辨识的及潜在的危害因素;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⑤安全技术手段;⑥现场安全施工注意事项;⑦劳动保障;⑧环保措施;⑨安全生产整体应急预案;⑩专项预案等。

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具体且全面,包括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要求准确恰当地使用词汇,不可使用语意模糊的词语,也不能直接照抄相关规范要求。在施工生产活动中,指派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 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

3.1 签署合同

在正式施工前期,无论是购置的新设备还是租赁设备,均需要严格依照采购或租赁有关规范流程执行,事前派遣专职人员采集有官方的各种材料,如营业执照、社会资质及业绩等,并建设相关档案。在合同内,明确做出对安全生产机械设备或附件等提出的要求[5]。针对通过租赁的设备,一定要清晰规划两方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等,结合实际状况设定具体的安全责任义务,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即当步入至施工现场后,总承包人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总承包人严禁出现“以包代管”的情况,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要认真落实自身的监查责任,敢于承担执行不力引起的责任。

3.2 检查验收

建设健全机械设备进场验收制度,使用单位主导,带领工程监理、设备租赁单位等有关部门参与验收活动,拟编机械设备验收表格,在确认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以后,要求各部门负责人签字,构建“一机一档”,稳妥保管有关书面材料。

在具体验收过程中,不仅要检验机械设备自体,还需检验其附带的产品合格证、安全操作说明书、质量证明材料等。对于特种设备,还要求厂商提供制造预科证、监督检验证明等材料。

大型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组装、拆卸过程中,一定要推行专项施工方案,历经监理方审批通过后,需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加以审核,及时告知审核结果后方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还需及时构建机械设备台账,及时补充相关内容,促进其完善过程,最大限度保证台账的动态完整性[6]。

3.3 加强人员培训

(1)进行“公司—项目—班组”三级教育,在现实施工活动中,多数单位能执行后两级教育,公司级通常由项目部门代替进行。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协助新进职员了解、掌握一些基础的安全常识与技术。培训结束后发放问卷进行考评,考评分数合格后方可上岗。

(2)针对特种设备操作与作业人员,要求他们一定要持有行政管理机关统一发放的操作证,而后方可上岗。当下,国内施工现场常用的特种设备以架桥机、叉车等为主。

3.4 维护保养

结合工种、台班及施工现场真实的运作情况,机械设备管理部拟定和现状相吻合、可执行性较强的维修保养计划,针对设备维修、保养情况,要及时记录有关信息,妥善保管。

3.5 监督检查

首先要进行岗位自查。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每班次均要进行班前、班中及班后检查。

其次为部门自查。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检查活动,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的主要构件、安全附件、现场工人的安全行为等。

最后进行安全监督检查。要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员认真落实日常巡检工作,保证安全隐患问题发现、处理的时效性,针对无法解除的问题,应推行“五个落实”决策,即落实整改措施、调配人员、限期修整、调整资金及落实预防应急方法[7]。

3.6 归纳完善

当施工告一段落或完工后,设备管理部应及时归纳,较客观的评估设备租赁商,针对各台设备与操作人员均要进行考评,将其设为是否投用到后续现场施工活动的重要凭据。基本上是从机械设备使用性能、故障发生率、成本、人员技术水平与工作态度、安全生产思想意识与现场事故处理等方面做出考察评价。

4 结束语

施工现场生产安全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得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通过立法、颁发政策等加大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也有很多专家学者拓展了建筑安全研究的深度。我国建筑施工安全形势较为严峻,故而更应该加大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力度,有效管理现场施工过程,定期监查,力争将我国建筑业工伤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助推行业持续运作过程。

猜你喜欢

交底机械设备施工现场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基于问卷调查的施工技术交底现状分析与对策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浅析水利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及应注意的事项①
施工交底标准化探讨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