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现状分析及保护策略探讨

2021-01-27王琳琳李雪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1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遗产灌溉

王琳琳,陈 丹,2,李雪纯,毕 博,陈 菁,2

(1.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8;2. 水利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8)

0 引 言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s, WHIS)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CID)从2014年开始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我国高度重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评选工作,各地对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热情高涨,每年由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统一组织对国内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候选工程进行统一评审和遴选推荐,从而保证了我国的申报工程质量和成功率,近年来我国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19年我国有19处工程成功入选,数量位居各国前列。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灌溉历史悠久且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是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大部分工程还一直持续发挥着重要的效益。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也是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将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申报遗产项目不仅仅是保护工程本身,更是对我国古代农业灌溉文明的传承与保护,推动人们挖掘其中更深层次的内涵,针对现状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建议,更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部分灌溉工程存在废弃或毁坏的问题,其中蕴含的文化、科技、历史价值等也随之消失。与此同时,加大对灌溉工程遗产的深入研究,增强对遗产价值、内涵、可持续性的认知,对现代农业灌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14年开始评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来,我国针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概念、特性、价值体系及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显著增加,相关论文发表近60篇,同时研究内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其中。如李云鹏等以单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例研究遗产特性、价值及保护策略[3,4];袁梅提出在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发展旅游资源[5];陈方舟等以时间为跨度研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管理模式,为灌区的管理提供参考借鉴[6];张郗等注重研究遗产的价值,以期推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可持续发展[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从灌溉工程遗产入选的条件出发,以19处灌溉工程概况为基础,围绕其特点,对灌溉工程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结合实例分析当前工程遗产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及政策提出合理的保护开发策略。

1 我国灌溉工程遗产现状调查

1.1 我国灌溉工程遗产的概况

在2014年9月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首次举行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自此之后每年都会进行世界范围的评选。所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需达到或超过100年,并分别收录进目录A和目录B两大类,即至今仍然在用且具有可持续运行管理典范功能的工程和已经不再使用但具有历史档案价值的工程[1]。截至2019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91处,我国有19处工程入选。从建设年代、地理位置、所在流域、灌溉方式、灌溉面积、工程类型、主要功能及工程特色、作用与效益等方面,对我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了分类比较(表1)。

1.2 我国灌溉工程遗产的特点

1.2.1 分布特点

从区域分布上来看,我国目前入选的19处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线以南,只有郑国渠、宁夏引黄灌区和内蒙古河套灌区3处工程位于北方。从流域上来看,入选的灌溉工程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诸河流域,仅有3处位于黄河流域,1处位于淮河流域。

表1 我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类比较

续表1 我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类比较

续表1 我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类比较

灌溉工程的建设与时代需求有密切关系。建设始于先秦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工程,主要出于富国强军的政治军事需要,具有战略意义,诸如郑国渠等灌溉工程的建设是部分诸侯国用于牵制秦国的武器,在当时农田水利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命脉[8]。两汉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以关中地区为中心,并且水利科学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出现了汉中三堰等工程。隋唐前期,北方生产力水平较高,但后期经济中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变,南方得到了大力发展,修建了千金陂、黄鞠等灌溉工程。到北宋时期,熙宁年间出现了兴修水利与淤灌的高潮,包括著名的拒咸蓄淡工程木兰陂[9]。唐宋以后,灌溉工程的修缮、维护与管理得到不断积累和完善,《水部式》等水规水法应运而生[10,11]。

1.2.2 工程特点

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布地域广泛,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环境多样,相应地出现了坝、水库、坑塘、堰、配套渠系工程以及水车、桔槔等原始提水工具,表明我国古代人民对不同自然环境水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郑国渠渠首沿等高线布置,测量水平高超,将泾河、洛河之水引入渭河,保证下游的灌溉。古代灵渠最重要的功能是航运,沟通湘江漓江,弯曲开凿以减缓比降,促进了当时的经济文化往来[12]。诸暨井灌运用水井和桔槔,搭建简便,成本低廉,在地下水丰富地区普遍应用[4]。

1.2.3 价值传承

灌溉工程遗产见证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演变,具有丰富的科技文化遗存,深厚的遗产价值内涵。都江堰建设于先秦时期,其遵循“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理念,现在仍是非常重要的治水思想;它山堰堰体之间采用糯米浆进行固定,并且沿用至今,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北宋时期出现专管水利的官吏,莫高窟遗留的唐代《水部式》,说明我国自古以来便有着先进的管理制度[11];木兰陂修筑木兰石像、东风堰遍布文献碑刻、都江堰的清明水节,都是灌溉工程遗产附属价值以不同方式的传承。

2 我国灌溉工程遗产价值分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科技得到大力发展,新型灌溉技术不断涌现,但灌溉工程遗产作为仍在发挥效益且具有可持续的灌溉价值的水利工程,是经过历史、时间检验的优秀的水利工程,其中蕴含的科技、文化、历史等价值是其根本所在,灌溉工程遗产是国家牢固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行动指南[13]。

2.1 科技价值

灌溉工程遗产能够延续至今并仍能发挥一定的水利功能,离不开工程合理的规划布局、巧妙的结构设计、优秀的水工技术及先进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江堰依靠鱼嘴、宝瓶口与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合理引入岷江水,解决水患问题,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14];诸暨井灌系统由古井、桔槔与灌排渠系组成若干个单元进行灌溉,桔槔借助杠杆原理实现简易提水,古井反滤层由碎砂石组成,设计科学,分布合理,同时相对独立的灌溉单元使水资源分布相对公平,便于协调管理[4];它山堰独特的堰体施工技术与现代土力学理论相符,非等厚堰体设计能够有效处理不均匀沉陷,堰底斜向上游增加堰体抗滑稳定性,微拱设计增强结构稳定性,使其成为我国目前仍在使用的最早的大型条石砌筑结构拦河堰[15]。

2.2 历史价值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与灌溉文化相关的人类活动表现出了灌溉工程发展的相关信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信息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灌溉文化发展历程,能够更全面有效地了解灌溉历史,进而传承宝贵的历史价值[16]。东风堰位于长江支流青衣江夹江段,穿千佛岩而过,千佛岩岩壁千仞,有众多历史古迹,隋代摩崖造像数千余尊,体现了与农业文明相容的宗教文化[5]。秦朝郑国渠开创的引泾水利工程历史悠久,渠首位置不断迁移,直到现代的泾惠渠,持续灌溉关中平原地区。郑国渠各个渠首遗址都反映了当时的工程措施与设计思想,以及黄河流域的开发过程,是我国水历史上一处宏伟的“水利断代博物馆”,为开发多泥沙河流提供了宝贵经验[8]。

2.3 文化价值

在长期的灌溉文明发展进程中,各地区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4],从而反映一定的文化形态,包括工程附近的建筑形态,民风民俗,管理法规等。都江堰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留法”筑成临时围堰,维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维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清明时节祭祀李冰父子,拆除杩槎,到公元978年开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一直延续至今[17,18]。溇港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特有的水管理制度衍生出了区域性水神崇拜和传统节日,各楼房口门和村镇附近至今仍保留有古寺,用来缅怀和追忆先人,祭雨祀晴,水车号子等灌溉节日仍在举办,生态清淤、肥泥培桑等技术依然在使用[19]。浙江诸暨井灌在发展的过程中与越文化相结合,衍生出了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拗井”文化,并在当地的民谣、戏剧中有所体现[4]。

2.4 经济价值

灌溉工程遗产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对遗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附加效益。直接经济价值主要有灌溉、防洪、供水等;间接经济价值包括旅游开发、产品增值等[20]。紫鹊界梯田因地制宜进行灌溉,打破了大于25°不宜修建梯田的普遍认知,大部分区域能够实现自流灌溉,排水顺畅,灌溉面积6 000 余hm2。与此同时,为了迎合旅游市场需求,农户重拾日渐衰微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注入了大量的地域文化特色,生产的部分产品已取得国家有机、绿色和地理产品的标志认证,形成了政府、企业与农户共赢的新局面[21]。东风堰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供水、发电等水利功能,灌溉面积五千余hm2,复种指数达2.68,具有很高的灌溉效益,目前,在保护开发的基础上,正在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与现代观光农业等[5]。

2.5 生态价值

灌溉工程遗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对人类社会有突出的环境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程理念。它山堰工程建成后,灌区由原来洪水、咸潮侵袭之地变为旱涝无虞的农田,后续开挖的渠道将整个鄞西平原的水系很好的沟通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了鄞西平原的水环境,为区域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纵横的河网为当地塑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生动的水文化景观,南塘河进入宁波市区后,汇成日湖、月湖,既保证了水源,也为宁波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15]。太湖溇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完善了区域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圩田农业生态环境,利用众多湖漾,枢密有度的骨干溇港和“横塘纵溇”的独特格局,急流缓受,级级调蓄,有利于扩散山洪激流,增加排洪能力,同时这种独特的水利系统也催生了桑基鱼塘、桑基圩田的形成,建成了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成为了现代河湖连通的典范[19]。

3 我国灌溉工程遗产的问题分析及保护与利用策略

目前,申遗成功的灌溉工程都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有关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工作的研究正在有序开展,以保护为主的开发模式也在稳步推进。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部分工程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因此亟须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灌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利用。

3.1 部分灌溉工程存在损毁问题,需采取多元化保护手段

工程损毁主要有自然损毁和人为损毁两方面。自然损毁以槎滩陂为例,当地雨季洪水对古坝的冲刷和侵蚀较为严重,加之年代久远,未得到及时专业的维修养护,部分设施老化,致使工程脆弱,难以承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22]。人为损毁又可以分为建设性损毁与保护性损毁,前者是盲目的追求城镇化推进与区域经济开发,只注重眼前利益导致的,如安徽芍陂[23],蓄水面积在逐年减少;后者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盲目扩建或改造,忽略遗产价值导致的,例如通济堰改造过程中,部分工程使用了现代水泥材料,破坏了传统的生态环境[3]。鉴于损毁原因、保护利用要求有所不同,保护手段应多元化。例如槎滩陂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为严重的灌区,应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固整修,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同时加强当地的气象预测,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木兰陂等原始工程基本无法正常使用,现代化工程已建成的灌溉工程,应保留其地理位置和附属遗产,侧重遗产属性的发扬;紫鹊界梯田这类主体结构相对完整的灌溉工程,应以保护为前提进行适度开发利用。

3.2 灌区面临环境污染问题,需加强污染防治与监管

由于部分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导致水质、土质受到污染,从而影响灌区生态环境。例如,太湖溇港部分圩区面积缩减,存在水质污染问题[19];通济堰也由于环境污染问题,部分灌溉工程和农业景观受到负面影响。需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巡查,同时鼓励民间参与监督,政府和民间共同参与控制环境污染,加强防污治污,对企业进行污染排放抽查,不达标企业关停整治。要加强遗产灌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为灌区环境改造提升提供参考借鉴[24]。还可以划分灌区与居民生活区的边界范围,对灌区周围的村落、道路进行整治,促进灌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3.3 统一管理机制尚未建立,需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部分灌溉工程由于现代社会结构、经济文化较古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民间参与管理模式已经改变,用水户对工程及用水管理的实质性参与逐步退化,且灌溉遗产涉及多部门、跨行业,出现了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管理缺失、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建议以水利部门为核心,协调各个机构,成立灌溉工程遗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工程的规划、保护利用,适时邀请相关领导、专家、群众多层次参与,根据工程的类型、内容、价值等不同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和管理条例,明确各部门职责。管理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文物、遗产保护工作的知识普及活动;要确保员工待遇,积极引进并留住技术型、知识型人才,开展信息化管理;积极开展区域巡查,强化执法力度,加强灌区科学协调管理。同时可将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利用纳入市政项目,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引入资金,推动生态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6,25]。

3.4 资源开发效率不高,需以申遗为契机推动资源开发利用

目前对于遗产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旅游方面,但遗产同时也具有很好地教育意义,不仅能够灌溉农田,还蕴含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发展,无论在科学文化还是社会经济方面,都饱含了浓浓的爱国情怀与历史文化[26]。例如郑国渠遗址博物馆将郑国渠的建设原因、设计原理、渠首现状及未来规划等作为展示项目,生动地诠释了我国古代水工技术的发展以及灌溉工程的重要性,有存史、资政、启智、育人的作用。

作为灌溉工程的水利功能延续,更多的还应该包括遗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各地区可借申遗成功为契机,整合区域内的遗产资源,将灌溉工程建设成为集历史人文、技术普及、文化教育、生态建设、环境美化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工程,全民参与遗产保护,实现历史文化与社会效益的积极互补,为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5 宣传推介力度不够,需大力发扬遗产价值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是水利工程的典范,灌区内自然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但由于缺乏整体策划与宣传媒介,人们对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给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与灌溉工程遗产类似的农业文化遗产[20],重视与其他遗产项目的交流,持续与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合作。

灌溉工程遗产作为我国灌溉工程的名片,人人都有义务对其进行宣传,要以灌溉工程为平台,人文景观为载体,申遗成功为契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同时维护传统的工程结构、风俗,弘扬其历史价值,以保护为前提不断优化灌区景观生态,大力发展灌区旅游业,同时大力挖掘工程内涵及价值,通过主题教育、文化展览等发扬其遗产价值[20,27]。

3.6 未申遗的工程重视程度不高,需加强对灌溉工程的研究力度

因自然地理条件不同,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呈现出形态多样的工程形式,从西北的坎儿井到中原地区的陂塘,从西北的堰坝到东南的海塘,各具特色又因地制宜,不少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28]。但就目前来看,人们对这些工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调查不够全面,相应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保护开发体系的构建还有待完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评选使我国古老的农业灌溉文明在世人面前展现,可借此机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程普查,在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安排、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宣传展示、示范推广以及政府引导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对灌溉工程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分区、分类、分级保护重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开发[29-31]。

4 结 语

灌溉工程遗产具有灌溉工程与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保护与利用灌溉工程遗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农业灌溉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复兴。本文以我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主要对象,分析了灌溉工程遗产的特点及价值,总结了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保护利用策略。

(1)目前我国入选的19处灌溉工程遗产在建设时间、地理位置、灌溉方式、主要功能等方面各具特色。我国灌溉工程分布广泛,结合建设时代和工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以及水工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发展。申遗成功促使有关专家学者对灌溉工程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灌溉工程的特点,价值体系等,与之相结合的保护开发策略相继提出,对其他灌溉工程起到了参考借鉴作用,有利于灌溉工程可持续的保护与利用。

(2)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大多是对某项灌溉工程的研究、单一学科角度的研究,多学科、整体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范围、方法等都比较有限,需要借鉴其他类似世界性遗产的研究经验,分析灌溉工程遗产的特点,完善灌溉工程遗产的理论方法体系。

(3)灌溉工程遗产体系规模庞大,情况复杂,当前的保护与开发面临工程主体损毁、环境污染、管理机制不统一、开发效率不高、宣传力度及重视程度不够等不足之处,面对上述问题,应在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秉持延续灌溉工程和文化遗产并重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技术指标体系;针对现状统筹规划,实现多元化保护,加强防污治污,加强监管力度,逐步推进各项保护工作;结合现实需要跨学科开展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大对灌溉工程遗产的展示宣传,提高认知度,增强全面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遗产灌溉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遗产怎么分
GB/T 50363—201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千万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