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雍易学的历史哲学思想述要

2021-01-27永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21300

大众文艺 2020年3期
关键词:谓之出版社历史

(永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321300)

邵雍的先天易学体系集中反映在他平生引以为傲的唯一一部学术著作《皇极经世》中。邵雍曾不无自负地说过:“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1一编诗指的是他的诗赋合集《伊川击壤集》;一部书指的就是《皇极经世》一书。2后人蔡元定称誉邵雍“引经别义,别为一说,用字立文自为一家之言。秦汉以来,一人而已。”3邵雍及其思想体系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赞许,认为他真正做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经国大业,创造了理性思维的英雄业绩。

一、邵雍易学体系的建构

朱熹的《周易本义》,把邵雍的先天八卦次序图、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图、先天八卦方位图、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至于卷首,指出“伏羲四图,其说皆出邵氏。盖邵氏得之李之才挺之,挺之得之穆修伯长,伯长得之华山希夷先生陈抟图南者,所谓先天之学也。”4这四个图式是邵雍整个易学体系的基石和特色所在,必须要深入了解才能理解邵雍易学。

邵雍把《周易》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定大业”5的这段话作了自己的发挥。他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中把它表述为“太极既分,两仪定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而后万物生焉。”。6邵雍运用“一分为二”的公式对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的生成次序做了一种数学的递进推演,这种“加一倍法”的数学二进制推演使整个生成过程看起来自然合理、井井有条,先天八卦次序图和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图就是这种推演过程的图式表述,十分形象直观。

在此基础上,邵雍以元、会、运、世来计算宇宙演化的时间,元、会、运、世实际上是仿照岁、月、日、时所创立的用来衡量宇宙演化的新的时间单位,即一元等于十二会,一会等于三十运,一运等于十二世,一世等于三十年,四者合计也就是一元之数共有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邵雍依据这种算法给宇宙的演化制订了一个时间年表,这个时间年表以元、会、运、世为时间单位,前后横亘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令人叹为观止。正如上边所说,实际上邵雍发明的元、会、运、世这套时间计算方法不过是他对一岁之数的扩大和展开,因为一岁有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时、十二万九千六百分,其子邵伯温对此有过精辟的注解,他说“在大化中,一元犹一年也”。所以我们可以把元、会、运、世看作是宇宙的年、月、日、时来理解。邵雍利用这个宇宙历史年表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宇宙演化的每个具体时间,换言之,这个难题的解决足以扫清邵雍建立一套历史哲学体系的最大障碍—时间维度的定位问题。

二、邵雍《皇极经世》中的历史哲学

《皇极经世》第一卷到第六卷的内容就是邵雍利用“元会运世配卦表”来具体推演从尧帝以来历代兴衰之乱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几乎占据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可以说,《皇极经世》就是邵雍利用《周易》模型来建构自己历史哲学的一部书。这一点可以从他在《皇极经世》元、会、运、世的历史年表中详细记录了自唐尧到北宋建国之间几千年历代兴废治乱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得到明显的证明,邵雍把这几千年的人事历史纳入进他的先天易学体系之中,从而作出了皇、帝、王、伯的区分。他在书中认为:“善化天下者,止于尽道而已。善教天下者,止于尽德而已。善劝天下者,止于尽功而已。善率天下者,止于尽力而已。以道、德、功、力为化者,乃谓之皇矣。以道、德、功、力为教者,乃谓之帝矣。以道、德、功、力为劝者乃谓之王矣。以道、德、功、力为率者,乃谓之伯矣。”在他看来,古代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可以分解为皇(以道化民)、帝(以德教民)、王(以功劝民)、伯(以力率民)四个阶段。

第一,以道德功力为化者谓之皇,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着眼于尽人之圣,他将这一时期社会的特点归纳为:“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夫自然者,无为无有之谓也。无为者,非不为也,不固为者也,故能广。无有者,非不有也,不固有者也,故能大。广大悉备,而不固为固有者,其唯三皇乎。”7。邵雍认为,三皇时期,着眼于尽人之圣,崇尚自然无为、垂拱而治,以道化民这是第一等的理想政治,是整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最好的时期。

第二,以道德功力为教者谓之帝,这是第二等的政治,着眼于尽人之贤,他将这一时期社会的特点归纳为:“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归之,故尚让。夫让也者,先人后己之谓也。以天下授人而不为轻,若素无之也。受人之天下而不为重,若素有之也。若素无素有者,谓不己无己有之也,若己无己有,则举一毛以取与于人,犹有贪娜之心生焉,而况天下者乎?”8。邵雍认为五帝时期的政治是第二等的政治,因为五帝时期以德教民,着眼于尽人之贤,崇尚谦让与道德,是一个没有“己无己有”自私观念的社会。

第三,以道德功力为劝者谓之王,这是第三等的政治,着眼于尽人之才,他将这一时期社会的特点归纳为:“以功劝民者,民亦以功归之,故尚政。夫政也者,正也。以正正夫不正之谓也。天下之正,莫如利民焉。天下之不正,莫如害民焉,能利民者正,则谓之曰王矣。能害民者不正,则谓之曰贼矣。以利除害,安有去王耶?”9。三王时期以功劝民,着眼于尽人之才,重“功”尚“政”。邵雍认为利民为“正”,害民为“不正”,前者为“王”,后者为“贼”,而三王都能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邵雍评价“以王去贼”的“汤武革命”为“顺天应人”。

至于最末一等的政治在邵雍看来,则是以道德功力为率者的五伯时期,这一时期以力率民,着眼于尽人之术,即“以力率民者,民亦以力归之,故尚争。夫争也者,争夫利者也。取以利不以义,然后谓之争。小争交以言,大争交以兵。争夫强弱者也。犹借夫名也者,谓之曲直。”10五伯时期以力率民,着眼于尽人之术,重“力”尚“争”。邵雍认为这一时期是人类历史上“取以利不以义”的乱世,整个社会处于十分混乱和危险的处境。

三、邵雍历史哲学论议

关于皇、帝、王、伯四种社会形态递次迁变演化的观点,他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中把它简单概括为一个简明的公式:“所谓皇帝王伯者,非独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而已。但用无为则皇也,用恩信则帝也,用公正则王也,用知力则伯也。”11他认为用无为之道来治理天下的就是皇,用道德来教化天下的就是帝,用公正之道除害利民的就是王,用智力竞取天下的就是霸。邵雍实际上是把皇帝王伯确立为解释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进而来评判历代的王朝政治。关于这一点,邵雍在《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中有一段明确的论述,他说:“三皇,春也。五帝,夏也。三王,秋也。五伯,冬也。七国,冬之余冽也。汉王而不足,晋伯而有余。三国,伯之雄者也。十六国,伯之丛者也。……后五代之伯,日未出之星也。”12这是首先把皇帝王伯以春夏秋冬作比拟,这当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反映,有春则有皇,有夏则有帝,有秋则有王,有冬则有伯,日月运行必然导致天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与此相对应的社会历史就必然也有皇帝王伯的历史规律,这就是说,邵雍把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机械地与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过程对应起来,本质上是历史退化论。在邵雍看来,战国以下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超过三代之前的理想社会,这显然是荒谬的。

另一方面,邵雍《皇极经世》的历史哲学又是一套历史决定论的思想,他强调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以至于使人觉得他的历史决定论思想是机械的和消极的,事实上,在另一方面邵雍同样反复强调皇帝王伯在人类历史中的流转与春夏秋冬在宇宙自然中的流转有着很大的区别,皇帝王伯作为人类社会的四种政治类型关键在于人的主观选择。邵雍认为人类的历史并非是历史宿命论,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交织作用的一个过程。在历史的发展中,人并不仅仅是消极的受动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邵雍在《皇极经世》中意味深长地发出慨叹:“仲尼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也!”13可以看出,邵雍在对人类历史发展变迁的冷峻观察中同样注入了浓郁的人文关怀。邵雍的历史哲学可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程颐称誉邵雍之学为内圣外王之学,也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宇宙自然的天文与人类历史的人文统一于邵雍的这套历史哲学,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四、结语—邵雍历史决定论中的自由与必然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人的自由就体现在对未来发展的预见、认识和把握上,哲学上有一句名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说,人们通过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会大大增强人们驾驭外部世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从哲学上来说,预测之所以可能,在于事物发展过程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统一的集合体,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而另一方面偶然性的背后总是受到必然性的支配。所以哲学上的决定论观念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偶然来认识必然从而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前程。邵雍历史哲学的根基就是一种决定论思维,一方面,他试图用象数易学的形式系统来模拟、反映和把握人类历史变迁的规律,这一点体现了其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把握客观必然性以获得自由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同样要看到,邵雍等思想家为了把握客观必然性而创造的这些精致的形式系统把历史和社会人事的发展规律完全数理化、形式化、线性化,也就彻底走向了宿命论的窠臼。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在理论上有着非常严重的宿命论倾向,这是他的巨大局限性所在。

注释:

1.邵雍.《伊川击壤集》卷九,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33页.

2.朱鉴编.《朱文公易说》卷十九,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00页.

3.王植撰.《皇极经世书解·序》卷首上,《四库全书》本.

4.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中华书局,2009年版.

5.《周易·系辞上》.《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579页.

6.邵雍撰.《皇极经世书》卷十三《观物外篇上》.中州古籍出版社,第507页.

7.邵雍撰.《皇极经世书》卷十一《观物篇五十四》.中州古籍出版社,第491页.

8.邵雍撰.《皇极经世书》卷十一《观物篇五十四》,中州古籍出版社,第491页.

9.邵雍撰.《皇极经世书》卷十一《观物篇五十四》,中州古籍出版社,第491页.

10.邵雍撰.《皇极经世书》卷十一《观物篇五十四》,中州古籍出版社,第491页.

11.邵雍撰.《皇极经世书》卷十一《观物外篇》,中州古籍出版社,第507页.

12.邵雍撰.《皇极经世书》卷十一《观物外篇》,中州古籍出版社,第507页.

13.邵雍撰.《皇极经世书》卷十一《观物外篇》,中州古籍出版社,第507页.

猜你喜欢

谓之出版社历史
我等待……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木鹊和车辖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