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掌握斗争哲学把握斗争特点提升斗争能力

2021-01-25王伟华

求知 2021年1期
关键词:斗争法治领导

王伟华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也是近百年来党能够历经磨难,不断走向胜利的成功之道和重要原因。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既需要广大领导干部弘扬党的伟大斗争精神和传统,更需要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进一步提高斗争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担当时代重任,谱写时代新篇章。当前,巩固战“疫”成果的任务十分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在决战最后时刻。同时,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局面更是复杂多变,我们必须继续充分做好迎接复杂斗争的思想准备,继续保持和发扬斗争精神,进一步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领导干部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

我们强调的斗争精神具有特殊的含义。按照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看待斗争问题:矛盾的普遍性决定斗争存在的必然性,决定了保持斗争意识的必要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也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论是自然界的变化,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都蕴含着矛盾,都离不开斗争。同时,矛盾的特殊性决定斗争的复杂性。斗争从来都不是一种类型,既有对抗性斗争,也有非对抗性斗争;既有物质方面的斗争,也有精神方面的斗争。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斗争的勇气,还要有斗争的方法和智慧。斗争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势的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当今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矛盾必然众多而复杂,有时甚至会激烈交锋。在多種矛盾交织作用过程中,有些矛盾对于我们来说前所未有。这次横扫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就使我们认识到解决这一艰难复杂的公共卫生事件,既需要战胜疫情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开展斗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类就是在同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斗争的科学思维并运用斗争的科学方法,我们才能正确分析研判形势,准确把握矛盾的本质特征,正确应对处置,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回顾全民抗击疫情的过程,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斗争的唯物论辩证法,在疫情暴发之初,才能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并且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将斗争的勇气智慧与我国的综合政治优势有机结合,最终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的胜利。

二、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斗争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斗争精神、斗争本领的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对于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为我们树立新时代的斗争意识、斗争观点和斗争精神,并正确开展斗争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要真正理解把握“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要深刻准确地领会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实践性的科学含义。

1.斗争的长期性。斗争具有长期性告诉我们,这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永葆斗争精神,做出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久久为功,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

2.斗争的艰巨性。斗争具有艰巨性告诉我们,复兴路上会有各种风险考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在为强起来而奋斗的伟大征途上,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丝毫不亚于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奋斗过程。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都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领导干部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如何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极具挑战性和深刻性。实现波澜壮阔的复兴大业,我们面对的斗争必然量大面广,有来自公共卫生领域的,有来自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还有来自国际政治军事领域的,等等。因此,既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在复杂的斗争形势面前要能够认真冷静分析、主动大胆作为,有理有利有节,因势利导、化危为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勇气和斗志来攻坚克难。比如同强手打交道,要善于在斗争中求合作,在斗争和合作中维护国家尊严和发展环境。

3.斗争的实践性。斗争具有实践性告诉我们,斗争精神和斗争能力的具备,从来不是自然天成的,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才能培养出来的大智大勇。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积极主动地投身斗争实践,主动在斗争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既敢于实践,又乐于实践。各级党委要重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斗争历练,要多选一些在重大斗争中经过磨砺的干部委以重任,同时要让年轻干部和缺乏实践历练的干部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经受锻炼,在攻坚克难中增长胆识和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曾特别指出:“各级党委要在这场严峻斗争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只有在具体的斗争实践中,才能考验领导干部矢志不渝的忠诚、始终如一的责任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三、 领导干部要学会用科学思维提升斗争能力

要坚持实事求是,学会把科学的理论与当下具体的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斗争,斗争中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和增长才干。这六种思维是当前领导干部增强斗争能力的必由之路。

1.战略思维就是要拓展视野,从时间、空间和趋势维度统揽发展全局,做到原则在握,宏观在胸。作为领导干部,目前面临的工作局面日益复杂,每一项决策影响又相当深远。所以“察势者明,趋势者智”,把准大势、融入大局的战略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从战略上思考重大现实问题的方法,领导者的战略思维是其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思维成果的高度体现,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思考与把握。只有把握了大局,才能洞察先机、抓住要领,把握尺度、趋利避害,才能防止无谓之争、意气之争,才能防止逞一时之强、争一时之利。领导干部要始终立足大局、服务大局,保持政治清醒、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做到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

2.历史思维就是在分析判断事物时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突破传统观念和眼前利益的束缚,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动态、有机的思维方式,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时,领导干部运用历史思维就能把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看成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相统一的过程,从而既能注重借鉴历史,也能正视现实,还能科学预见未来;既能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全局,又能从微观上对决策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历史思维能力强的领导干部能够把握事物发展每个阶段的相互联系,抓住人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独特的心理特点,最终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3.辩证思维就是要用联系和本质的眼光来分析问题,以防止表面和孤立地看待问题。领导干部运用辩证思维来想问题作决策,就是要关注事物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遵循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去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增强斗争的主动性与科学性。

4.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作为领导者,面对复杂的斗争局面,创新思维是实现正确领导的灵魂、管理活动的核心,更是科学决策的基础、组织发展的动力。通过思维的创新,可以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新思路,在困难中抓住新机遇,念好“新”字诀,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永远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此保证我们党的事业发展永葆澎湃不竭的动力。

5.法治思维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在法治的范围内思考和处理问题。斗争要依法依纪、有理有利有节,不能鲁莽行事、草率作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助力,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加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

6.底线思维就是要立足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确保底线不破、大局稳定。尤其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形势和长期、艰巨、复杂的斗争局面,要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着力化解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底线思维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作为领导干部,当工作处在一个整体不利的局面时,要能够率先发现埋藏其中的有利因素并善于化危为机。而当整体形势有利时,又要带着忧患意识和谨慎之心,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不利因素的准备,主动化解矛盾,让有利局面延续得更久。

六个方面的科学思维方式既相互联系而又有机统一,构成了完整系统的提升斗争能力的科学思维体系。过去,我们党从战争中学习斗争,从斗争中提高本领,经受无数考验不断强大成熟;今天,面對新的风险考验,我们依然要掌握斗争精神的精髓,在斗争中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提升斗争的本领,夺取更大的胜利。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斗争法治领导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市领导会见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艾滋病之役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父亲跟疾病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