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立根油滴实验再认识

2021-01-25

大学物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油滴电荷证明

董 键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密立根油滴实验已经做过100多年了[1-3],由于其独特的科学价值和教学价值,一直以来被各个大学选为学生实验,一代一代的大学生都在重复做着该实验,学生们喜欢做这个实验,因为它能直观地证明电荷的不连续性,即电荷量是量子化的,这个科学事实太重要了.然而,对这样一个经典实验,当下存在着不同做法,有的做法不甚合理,甚至不甚科学,没有发挥好该实验的科学认知和实验训练的价值.众所周知,油滴实验的科学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定性的方面是电荷量量子化,定量的方面是测量基本电荷.作为定性特征,要证明电荷是不连续的,自然不能拿一个电荷量的值做为证据,但也不能只靠少数几个油滴的电荷量就做出结论,它需要足够多的油滴数据,用统计分析进行证明,重要的是让数据说话,而不能“替数据说话”,即不能事先假定电荷量是量子化的,用“倒过来”的方法来证明量子化.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是认同的,但具体到对学生的要求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原因是学生实验时间有限,测不了很多油滴,于是,有的作者开始“替学生着想”,用各种“后期算法”来“证明”,几个油滴的数据(10个以内)也能证明电荷量量子化,仿佛有“捷径”可走.另有一些作者,将不同年级学生实验的数据收集起来,数量上千个,着实足够,但却忘了来自不同仪器和不同学生的数据精度参差不齐,不能混用.更有的作者,自己不做实验,从网上搜集他人数据,用繁琐的算法,计算基本电荷的值,这样做的意义值得怀疑.在各种油滴实验的做法中,往往对于考察电荷量定性性质方面不突出,而把精力集中在计算基本电荷的数值上,对于后者,又不是着重把数据测得更准,而是试图用算法将基本电荷“算的更准”[4-8].如果不加以澄清,将会降低油滴实验的科学意义,弱化该实验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使学生漫不经心地对待该实验,以凑合着交差过关为目标,那就可悲了.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用“平衡法”重做油滴实验,希望提供不同的参考视角.文中严格求解实验方程组,认真对待布朗运动,把平衡态掌握得更准,分析对下落时间求平均的必要性,使电荷量测量误差显著减小;采用新的电荷量作图法,简洁地显示电荷量的分组性即量子化,由此衍生出元电荷新的计算方法;导出电荷量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并用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的限制进行了解释,为选取合适的油滴奠定了理论基础.实验采用南京培中科技开发所MOD5型油滴仪.

1 油滴实验的“平衡法”

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平衡法”主要分两步,第一步是将带电油滴控制在均匀电场中静止,电场由两个平行电极板提供,见图1.第二步是将板极电压调整到零,让油滴自然下落,进入匀速运动状态.先不计空气浮力,这两步对应的方程组是

(1)

mg=6πηrv

(2)

其中m是油滴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d是极板间距,U是板极电压,r是油滴半径,η是空气黏滞系数,q是油滴所带的电荷量(实验测量的目标),v是油滴匀速下落的速度,它可以通过测量油滴经过竖直高度l所用的时间t来计算.

图1 油滴实验原理图

(3)

方程(1)和(2)有3个未知量:r、m和q,不能求解,需要补充一个关系式:

(4)

其中ρ是油的密度.考虑到油滴的尺度是微米量级,空气的黏度需要用下式修正,

(5)

η0是用宏观方法测量的黏度,它是温度的函数,需要事先测量出来;p是实验时的气压,气压和温度都需要测量;b是修正常数,取为8.23×10-3m·Pa.

现在可以求解方程组(1)、(2)和(4)了,得到油滴半径和电荷量,教科书上给出的都是近似公式,现在,计算软件很发达,例如Mathematica,严格求解,结果如式(6)、式(7)所示.

(6)

27bglp2ρ0η0t-2b3g2ρ2t2]

(7)

实验是在寒假里进行的,实验室停暖,室内气温0 ℃(有助于降低油的挥发),气压1.01×105Pa,采用701钟表油,密度991 kg/m3,黏度1.91×10-5kg/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9.797 m/s2,l=2.00 mm,d=5.00 mm.

2 布朗运动的影响

“平衡法”的两步都明显受到油滴布朗运动的影响,是实验中最大的影响因素,需要认真对待.首先,由于布朗运动,油滴无法静止,给判断何时才是重力与电场力的平衡状态带来了莫大的难度.模拟计算显示,即使重力与电场力平衡了,布朗运动也会导致油滴持续向一个方向运动[9],比如往上运动,没有经验者就会认为板极电压大了,减小之,如此反复,最后没有了衡量标准,随便取一个“差不多”的电压作为平衡电压.正确的判断方法是:将油滴移动到屏幕某条水平格线附近,如果能保持几秒不离开格线,以后即使离开了格线,向一个方向运动,不要马上调整电压,观察其运动,若油滴还能反方向运动,说明板极电压离平衡电压不远了,再将油滴移动到格线上,观察还能否保持不动,微调板极电压,使之保持几秒不离开,这个电压就可以作为平衡电压.这个过程可能反复几次,需要若干分钟,没有耐心不行.若只看油滴短时间不离开格线就决定其平衡态,有时候会导致10~20 V的误差.

(8)

竖直线段表示某个油滴下落时间的残差分布范围.

图2 油滴下落时间的残差分布

表1是从所测油滴选出来的代表,它们的下落时间分布更具体的展示出来,随着下落时间的增长,时间的起伏增大,好像比线性增大的更快,最短时间与最长时间差别可达8 s,这远远超出了人按按钮的反应时间0.2s,这种起伏就是布朗运动影响的证明.经验表明:对于一个计时熟练的人来讲,下落时间小于15s,测量一次就够了;时间大于15s之后,就需要反复测量,用平均值作为计算用的下落时间,因为起伏相对于平均值是对称分布的.这是一个利用误差分布特点来减小误差的很好的例子,取平均方法的合理性也被关舒月等人的模拟计算所证明[10-11].

表1 反复测量的油滴下落时间分布 (n:油滴编号,i:测量次数)

3 “电荷量-编号作图法”证明电荷量子化

油滴实验的作用就是证明电荷的量子化,这不能通过一个油滴的电荷量来证明,必须通过大量油滴的测量,用统计比较的方法来证明,如果电荷量有分组性,就证明是量子化的.为此,笔者要求学生至少测量20个油滴,才能用电脑进行计算,用下面的作图方法来显示电荷的量子性:用油滴的编号n做横轴,用电荷量q做纵轴,简简单单地将电荷量“晒”在平面上.表2是笔者测量的120个油滴的平衡电压和下落时间数据,图3展示了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的油滴电荷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分组性,即:同一组的电荷量近似相等,不同组之间是宽大的无电荷区,电荷量子化的特性得到直观的统计证明,这样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表2 平衡法测量120个油滴的实验数据(U:平衡电压,下落时间平均值)

4 求基本电荷

图3 油滴电荷量子化的图示

表3 各组电荷量的平均值(k:组别)

作电荷量平均值随组别k变化的图,见图4.该图显示,不同组的电荷量呈良好的线性增大,若做线性拟合,数据点都靠近拟合线,这就是前述电荷量分布特点的定量表示,其中拟合线的斜率自然就是基本电荷e了,其值为(1.585±0.005)×10-19C,这就是图3纵轴分度值的由来.顺便指出,若计及空气浮力项(0 ℃,空气密度1.293 kg/m3),则用同样的测量数据计算的基本电荷是1.587×10-19C,仅对e值小数点后第三位带来小的修正.如果拟合时取的电荷组数再小一些,e的值会有所不同.

图4 各组电量平均值的分布与拟合线

图5 各组电量标准差的分布

5 电量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

在计算每组电荷量平均值的时候,同时也算出了该组电荷量的标准差δk,其分布曲线见图5,k是组序号(图中缺少第8和第12组的数据,因为从图3画三角形的两个地方看,那些组只有一个数据,不能计算标准差).曲线显示,标准差的分布趋势是随着组别k的增大而增大的,由此推论:当电荷量误差超过半个基本电荷时,就无法判断该电荷量属于哪个分组,量子化就无法证明了.图3中用红线圈起来的两个数据点就属于这种情况.因此,相对误差的概念在本实验是失效的,降低绝对误差是本实验所要求的.

图5显示的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发现,这个规律的来源有一个简单的解释,它来自测量仪表有效数字的限制[12],具体来说,油滴仪电压表和计时器都是三位的,所显示数据的最后一位是不准确的,导致电荷量计算值有效数字也是三位(计算中间值多保留一位),最后一位也是不准确的.

设电荷量计算值的三位分别用a、b和c表示,a不能为0,计算结果有3种可能,即a.bc、ab.c和abc(略去10-19C,余同).由于c是不准确的,它的波动范围是0~9,该范围对于不同的电荷量含义不同,对于a.bc,意味着电荷量的最大波动为0.1;对于ab.c,意味着1;对于abc,意味着10.因此,电荷量误差随着电量的增大一定是增大的.由此推论:因为当电荷量波动超过半个基本电荷(0.8)时,就无法证明量子化了,换言之,从ab.c开始,误差就可能导致量子化证明的失效,必须选择电量小的油滴,例如电荷量不超过10.0×10-19C,也就是在7个最低的分组之内.虽然有的作者是这么做的[13],但是依据不充分、不定量,以上分析,给选择油滴提供了定量依据.

6 选择油滴一定要很苛刻吗?

上面是从电荷量大小的角度对选择油滴做出了限定,由于电荷量是由平衡电压和下落时间来计算的,自然就提出了对平衡电压和下落时间限定的问题.由于电荷量是双变量函数,选择的范围就多样化了.不少作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喜好,各自做出了选择,例如:高铁军主编的《近代物理实验》就约定电压取200 V附近的值,时间15 s~30 s[14];于津江等限定时间20s~30 s,电压200 V附近,带电荷2~4个[15];刘芬等主张时间20s~30 s,电压100 V~250 V,带电荷不大于5个[16],等等.时间范围和电压范围普遍较窄,笔者认为这过于苛刻.事实上,凡是满足电荷量计算公式的电压和时间,都是可取的,只要能控制测量误差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例如如上面测量的120多个油滴所做的那样.在这些油滴中,电压取值62 V~634 V,时间取值5.5 s~78.3 s.为了显示在“极端条件”下所测量的油滴电荷量是否有很大的误差,笔者从以上油滴中选择了10个,其参数和电荷量见表4,电荷量的分布见图6,可见,电荷量的误差并不大,与所在组的电荷量均值靠的很近.既然如此,对油滴的选择条件就可以放宽:时间10s~60 s,电压大于100 V.这样,学生选择起来就容易多了,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误差控制上,也有利于测量更多油滴.

表4 部分“极端”油滴的电荷量(n:油滴编号)

图6 部分“极端”油滴的电荷量分布

图7 不计空气黏度修正的电荷量分布

7 若不计黏度修正会怎样?

式(5)是黏度的修正公式,是密立根创造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17],它是在实验上发现当油滴较小时,电荷量计算值偏大,而想到了微米尺度上空气的不连续性对油滴下落的影响,依据气体运动论推导出来的一个近似公式,后来证明这个修正是十分必要的,修正之后,电荷量的计算值才趋于量子化.在今天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很少去想这个修正项的来源和必要性,普遍缺乏对修正项作用的认知.其实,只要对测量数据按照非修正公式(即在式(7)中令b=0)再算一遍,结果就由图3变为图7,数据点改用圆圈标记.该图显示,电荷量的起伏性随油滴电荷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在第四组之后,就难以辨认分组性了,数据点几乎均匀分布在平面上,好像撒了一把沙子.在下部4个可辨认的分组中,若取每组的平均值当做该组的电荷量,则相邻两组电荷量的间隔也不再相等,且都大于1.77,第一组的电荷量最大,达到1.913,远远大于元电荷的值,即使拿第一组的平均值当做元电荷也不行.

8 述评

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只要测量的油滴数量足够多,只要将油滴的电荷量按编号作图,电荷量量子化就能直观地显现,无需设计其他算法去证明,电荷量量子化是统计结论.根据经验,适当限制平衡电压和下落时间的范围,可以将油滴的电荷量控制在10个基本电荷以内,误差也会减小,更有利于量子化的结论.

油滴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是油滴的布朗运动,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弱误差的影响,但效果有限,由于还涉及更多的因素,用油滴实验测量基本电荷,精度不易提高.当人们接受了电荷量子化的理念之后,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测量电子电荷,例如塞曼效应,半导体PN结的伏安曲线等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油滴实验给了学生思考很多物理问题的机会,例如:油滴是如何带上电荷的?这将给物质带电机制以怎样的启发?如何更好地描述油滴的运动?油滴挥发速率多大,将给实验带来多大的影响?油滴实验原理还有其他用途吗?等等.

油滴实验还给学生提供了数据分析的很好范例,借助于适当的计算软件,克服“数据分析恐惧症”,不再面对着一堆杂乱的数字发呆,只要有想法,软件就可以助力“拷问”数据,让它回答不同的问题,以充分发掘数据的潜力.这样内含丰富的经典实验,值得师生认真对待,倍加珍视,使之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科学里程碑.

猜你喜欢

油滴电荷证明
圆形的油滴
电荷知识知多少
获奖证明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电荷守恒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密里根油滴实验的理论分析和测量结果讨论
烷烃油滴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轴承腔润滑油沉积特征分析
静电现象有什么用?
库仑定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