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生态系统下核心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2021-01-25王景毅李刚胡泽民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竞争强度核心

王景毅 李刚 胡泽民

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技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外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创新模式发生着变化, 单一企业自主研发逐渐向多个主体协同合作、融合发展的模式转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已经从原始企业与竞争对手的竞争逐渐转换成企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1-2]。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体系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它是由多元化的创新主体组成的松散而又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主要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通过协同合作,有效汇聚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发挥各主体的异质性优势,实现价值创造[1-3]。

目前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组织和个体层面展开,多数研究都是以单一企业为主,从组织层面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创新驱动力、创新战略及学习机制以及个体层面考察高管行为特征和职能背景等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少有学者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研究微观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导致部分创新项目不能由核心企业独立完成,核心企业需要寻找外部互补性资源,以保障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4]。在创新生态系统内核心企业处于领导地位,主导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运营,掌握着系统内关键资源的分配权[5],因此,探究影响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竞争理论指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市场竞争强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决策[6]。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核心企业会有意识地加强与系统内各成员间的联系,实现创新资源顺畅流动,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Correa和Ornaghi(2014)指出,企业对外部市场竞争强度的感知会对创新战略的制定产生影响。Zheng(2018)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感知到的外部市场竞争压力,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意愿,促进创新成果产出。资源基础观指出,企业的创新决策要受到自身资源的限制,而研发投入资源是影响企业做出创新行为选择的关键参考要素[9]。企业是否愿意创新,研发投入强度如何,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效果。另外,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有利于企业突破资源瓶颈,加速组织间资源流动,打造双轮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体系,获得持续竞争优势[10]。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市场竞争强度和研发投入强度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而探究创新生态环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市场竞争理论和资源基础观,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视角探究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市场竞争、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的整合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市场竞争强度和研发投入强度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外部创新生态环境对其的调节作用,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和企业创新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

在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下,创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佳战略选择。市场竞争理论指出,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市场竞争强度越大,核心企业的市场地位以及成员企业的利益将受到很大影响[10]。当前,学术界对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主要有“促进效应”“抑制效应”和“非线性关系”。在我国,尤其是在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双轮驱动创新生态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激发核心企业的创新活力。一方面,市场竞争促进核心企业加大创新资源投入。面对外部竞争环境,核心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好领导作用,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加大与系统内其他成员协同合作研发,逃离其他竞争对手[11]。同时,市场竞争也降低了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核心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只有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成果产出[12]。另一方面,市场竞争降低企业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委托代理理论指出,市场竞争越激烈,导致企业经营绩效对股票市场的变动更加敏感,而企业经营者作为代理人往往会为了个人名誉,加大创新活动提升企业绩效水平[4]。Xin et al(2019)指出,竞争性的外部环境使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利益趋于一致,市场竞争强度越大,股东越能有效地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激励,防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中,创新活动可以被看作是核心企业应对市场竞争而采取的一种主动行为,即核心企业通过创新活动来适应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因此,当市场竞争越激烈时,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创新战略,提高企业创新产出。从而提出以下假设:

H1:中场竞争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2 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

资源基础观指出,企业的创新行为主要表现在对研发投入资源的获取能力上,当研发投入越多,表明企业获取资源能力越强,保持领先优势的期望越大,从而进行创新活动的概率就越大[1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而研发投入资源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内部关键要素,直接决定企业是否采取创新战略。Sony和Michael(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越多,对待创新的态度就越积极,越倾向于利用充沛的研发资源引进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石丽静(2017)对371家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研究发现,加大研发投入,有利于激发员工创新潜力,提高成果转化率。Pegkas(2019)和Bong(2020)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在创新生态系统内,核心企业研发投入越多,表明核心企业的创新意愿越强烈,与上下游合作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等组织的联系就越密切,协同创新,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被效仿或被逾越。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研发投入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3 创新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机制[16],它是由产、学、研三个关键(核心)创新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金、服、介、用等外围伙伴的协同合作下,共同实现价值创造,进行技术研发的协同创新活动[3]。但是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受到当地创新生态环境的影响,创新生态环境是影响生态成员协同创新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4]。

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既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催化剂,也是创新资源顺畅流通的润滑剂。一方面,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意愿。企业所在地区的创新生态环境越好,创新风险的不确定性就越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意愿也越强[14]。高创新生态环境下,企业能够借助自身优势获取关键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并能顺利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2]。另一方面,保障系统与外界进行各类资源的交流与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内各成员只有在适宜的创新生态环境下,才能构建彼此信赖关系,协调各创新要素,保障创新资源合理使用。Sun et al(2019)指出,创新生态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不仅能够提高系统成员的知识认知能力,还能够加强系统内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和学习。核心企业处于系统内的主导地位,与各成员间发生互动联系,地区创新生态环境越优越,越能够促进系统内各成员间的密切交流,提高生态系统成员的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在探究市场竞争强度和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创新生态环境这一要素。理想的创新生态环境可以为企业创新活动营建良好的创新氛围。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创新生态环境正向调节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H3b:创新生态环境正向调节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构建理论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2018年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初步筛选:(1)剔除 ST、ST*上市企业;(2)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企业;(3)剔除数据缺失或不全的企业;(4)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水平的缩尾处理以消除异常值和极端值的影响。本研究所需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万得WIND等数据库并通过巨潮网对相关数据进行补充,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经手工搜集、整理计算而得。另外考虑到专利产出的滞后性,因此决定将专利数据滞后一期。本文相关数据的处理和检验使用STATA15.1完成。

2.2 变量定义与测量

2.2.1 被解释变量

创新绩效(IP)。本文参照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做法,用核心企业在t+1年新申请的专利数量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测量指标。

2.2.2 解释变量

市场竞争强度(CP)。当核心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时,为了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便会采取创新战略,降低被同行企业超越的风险,这一创新战略的实施根源于核心企业感知到的市场竞争强度。当市场竞争强度越大时,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同行企业模仿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用销售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市场竞争强度的大小。

研发投入强度(R&D)。研发投入越多,企业创新意愿越强烈,进行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本文用核心企业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衡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2.2.3 调节变量

创新生态环境(IEE)。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可以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保障,为企业提供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3]。本文将创新生态环境作为调节变量,用以揭示对核心企业受到同行企业带来创新压力时的影响后果对其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我们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2017》中的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来衡量核心企业所在地区的创新生态环境[16]。

2.2.4 控制变量

参考以往文献,本文还控制一些可能影响创新绩效的其他因素: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股权集中度、产权性质、年度和年份。各控制变量的类型、名称、符号及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的详细说明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2给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均值为86.090,标准差为150.200,表明存在“过度分散”现象,因此本文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另外,VIF值在1.02~1.21之间,均值小于2.00,因此,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影响,本文先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后再相乘纳入模型中。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3.2 回归分析

3.2.1 主效应分析

为了验证前文所提出的假设,本文使用标准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并且使用稳健标准误,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主要检验控制变量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2和模型3分别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变量。模型2表明市场竞争的回归系数为1.079(P<0.05),说明市场竞争越激烈,核心企业会选择研发创新活动来提高竞争优势,进一步逃离竞争,这也验证了假设1。模型3用于检验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为6.475,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利于创新绩效提升,假设2得到验证。

表3 负二项回归结果

3.2.2 调节效应分析

为了验证创新生态环境的调节效应,模型4在模型2的基础上放入创新生态环境及其与市场竞争的交互项,结果显示交互项的系数为正,并且在10%水平下显著,说明创新生态环境正向调节市场竞争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假设3a得到验证。模型5在模型3的基础上放入创新生态环境及其与研发投入的交互项,结果显示创新生态环境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但不显著,表明假设3b没有得到完全验证。

模型6为加入自变量及交互项的全模型,从模型6可以看出Wald chi2的值相较于模型1~5有了明显的提高,模型解释力度更强,说明市场竞争强度与研发投入强度在创新生态环境的综合作用下,企业创新绩效达到最优。

为进一步考察在不同水平的创新生态环境下,市场竞争强度和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绘制了调节效应图。分别将创新生态环境和市场竞争强度划分为高、低两个水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绘制出调节效应示意图(如图2)。由图2可知,创新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与低水平创新生态环境相比,在高水平创新生态环境下,市场竞争强度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斜率增加,即创新生态环境显著强化了市场竞争与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

图2 创新生态环境对市场竞争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3.3 稳健性检验

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本研究采用两种稳健性检验方法:(1)更换核心变量。本研究借鉴孙刚[17]的观点,发明专利的创新性要求和技术新颖性都远高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代表着企业高质量创新产出,故本研究使用上市企业滞后一期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替代专利申请总数,模型中其他变量保持不变。(2)更换计量模型。本研究采用标准负二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得出的结论与前文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4 结论与启示

4.1 主要结论

未来的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多个创新主体相互合作,互利共生,协同演化的创新生态系统间的对抗。企业应用生态学眼光审视未来营商环境,打造双轮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核心企业应将感知到的市场竞争压力或者是强烈的研发投入意愿及时且准确地反馈给其他成员,制定出合理的创新发展战略,应对来自不同系统间的生态竞争。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结合市场竞争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利用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创新生态环境为调节变量,检验创新生态环境对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丰富了对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市场竞争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市场竞争强度越大时,核心企业感知到的竞争压力就越大。此时,市场上厂商数目众多,产品之间差异较小,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倾向于进行研发活动,加大与系统内其他成员间的合作,通过创新逃离竞争。

(2)研发投入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目前,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源进行创新活动。本文研究表明,研发投入会促进企业创新产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核心企业创新意愿越强,越有可能加大研发投入,联合其他成员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加大的研发投入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也是提升创新绩效的保障。

(3)本文验证了创新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新生态环境显著正向调节市场竞争和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制造业企业学习和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基本保障,是核心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压力时的“稳心剂”。高创新生态环境既促进系统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关系,也有利于创新资源的跨界流动,实现顺畅连接,提高创新灵活性。创新生态环境负向调节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但不显著,说明在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下,由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可能会采取模仿竞争对手的创新成果来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

4.2 研究启示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以往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或产业层面,多是对其概念、演化路径的探讨与理论构建,缺乏从微观视角实证探究企业创新行为及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手面板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探究创新生态系统下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第二,本文分别从外部市场竞争强度和内部研发投入资源两个维度,结合创新生态环境展开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探究了对激发主体创新行为和结果的市场竞争强度和研发投入资源对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丰富了市场竞争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为创新生态系统下核心企业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借鉴意义:(1)企业应积极主动的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创新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创新绩效。(2)当企业感知到的市场竞争强度越大或者是企业创新意愿越强时,应及时反馈给系统内的各创新主体,相互合作,协同创新。(3)政府应发挥好引导和带动作用,着力打造良好的地区创新生态环境,保障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本研究仅使用了A股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研究具有局限性,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考虑全部上市企业,进一步检验本研究结论的适用性。(2)本研究仅探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内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核心企业的创新产出并不能完全代表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成果产出,未来研究中应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绩效产出。

猜你喜欢

竞争强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感谢竞争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