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评价

2021-01-22付丽

当代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乐克阵发性胺碘酮

付丽

(辽宁省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阵发性房颤即阵发性房室颤动,属于常见心律失常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高发,且随着年龄增加,阵发性房颤的发病率升高。在疾病发作时,患者心率加快,频率可达300~600 次/min,但不规律,平均100~160 次/min[1]。患者症状可表现为心悸、气短、眩晕等,尽管该病发生后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生命不会构成威胁,但由于患者心房功能出现障碍,可导致心力衰竭、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如症状得不到缓解,则会危及患者生命[2]。所以,对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有效、积极的方法进行治疗至关重要。以往,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治疗中应用较多,但诸多研究显示,在抑制心律失常效果方面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有限;因此,临床中逐渐开始采用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倍他乐克在阵发性房颤治疗中逐渐被应用,且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中男29 例,女23 例;年龄52~73 岁,平均(61.7±3.6)岁;病程5 个月~10 年,平均(6.3±0.7)年;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冠心病13例,合并其他疾病5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51~75岁,平均(62.2±3.4)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6.5±0.6)年;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6例,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其他疾病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时房颤发作时间30 min~48 h;动态心电图记录平均心率>100 次/min;入院前1 个月内房颤发作次数>每周4次,未发作时有正常窦性节律。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严重心衰者;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者;支气管哮喘者;糖尿病者;慢阻肺者;对β受体阻滞剂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给予患者200 mg 盐酸胺碘酮片(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口服,每天3 次,用药1 周后或结合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可将用药剂量调整为每天1次或每天2次。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胺碘酮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口服,初始剂量6.25 mg,每天2次,用药1周后或结合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可增加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天25 mg。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房颤消失,或1 周内偶发1 次,减少>90%,且持续时间1 h 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房颤1周内发作次数减少50~90%,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1周内房颤发作次数减少<50%,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③比较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分为显著改善、改善及未改善,总改善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④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

2.3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2例、腹胀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对照组血压下降1 例、心率降低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房颤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有报道显示,房颤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左右,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房颤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其中7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房颤发病率可达10%左右,以阵发性房颤发作为主,发作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未有效控制病情,长此以往可引起永久性房颤,继而诱发血栓栓塞,引起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3]。

阵发性房颤临床表现以心脏器质性病变为病理基础,如左心房扩大、纤维化病变等,发病后可引起心脏各部分不应期极不均衡,增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心房自律性[4]。在症状表现方面,可表现为无症状,但随着心率加快,患者症状逐渐由轻到重,如心率过快,超过150次/min,可出现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悸、眩晕、气短等症状,严重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危害患者健康[5]。所以,对阵发性房颤患者需及时给予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往临床中主要采用胺碘酮治疗房颤,该药物为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轻度阻滞钠通道,对钾通道有明显阻滞作用,延长其动作电位,同时对α受体与β受体还具有非竞争性阻断作用,达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效果,从而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6]。倍他乐克属于β1受体阻滞剂,该药物对循环中去甲肾上腺素、神经激素有明显改善作用,选择性较高,用药后通过阻滞心脏β 受体,减少心排血量;抑制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降低血浆内儿茶酚胺浓度,逆转和抑制心脏重构;此外,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7]。虽然胺碘酮与倍他乐克作用机制不同,但在阵发性房颤治疗中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可发挥协同作用,且口服用药比较方便,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治疗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红生[8]研究显示,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1.58%,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的72.65%,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联合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可明显减少患者房颤发生频次,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较好;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增加倍他乐克用药后,心电图大幅改善,房颤发作频次与持续时间减少的同时,用药不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提示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治疗效果较好,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乐克阵发性胺碘酮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