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拉洛芬对干眼症患者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021-01-22孙美玲

当代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洛芬泪膜干眼症

孙美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眼科,辽宁 沈阳 110042)

干眼症是指机体泪液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质或量产生异常,使泪液在结囊膜分布不均,泪膜稳定性下降,从而引起眼球不适感和表面组织病变等一类疾病,可分为泪液生成部分不足型及蒸发过强型两类,前者是由于泪腺疾病或功能不强致病,后者则是泪液分泌量正常但蒸发过强起病[1]。患者常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发热灼烧感、眼部易疲劳等症状,病程较重者会产生眼部红肿、角质化等现象,病程迁延可引起眼角结膜病变,对患者的视力及眼部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角膜染色检查是眼科常用的检查角膜损害的方法之一,通过将不同颜色的药液滴于眼部结膜囊内,观察角膜着色与否,可了解角膜有无上皮缺损、溃疡及痿管等现象产生,着色即为阳性反应,有助于精确判断眼部疾病对角膜的损伤程度,指导用药及疗效观察[3]。使用含泪液成分的药物进行代替性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干眼症的手段,普拉洛芬可针对外眼及眼前节炎症进行对症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眼部不适感[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干眼症患者接受普拉洛芬治疗后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 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47例,女53例;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9.32±8.11)岁;泪液分泌量5~9 mm,平均分泌量(7.20±1.14)mm。观察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1.17±7.84)岁;泪液分泌量5~10 mm,平均分泌量(7.54±1.51)mm。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疲劳、疼痛、眼肿胀感、干涩、异物感及畏光等;②经泪液分泌实验、干眼仪检查、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等确诊为干眼症。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成分有过敏史者;②其他眼部疾病引起的视力疲劳、干涩等;③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④血液系统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选取玻璃酸钠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32,规格:0.1%(0.4 mL∶0.4 mg)]滴眼治疗,每次1滴,每天5~6次,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增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Fukusaki Plant,批准文号H20130682,规格:5 mL∶5 mg)滴眼治疗,每天1~2滴,每天4次,患者根据症状可适当增减次数。两组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①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测量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囊内滴入1滴浓度为0.125%荧光素溶液,嘱患者眨眼数次,保持睁眼状态并向前平视,通过滤光片以光线回扫患者视角膜,从患者睁眼时开始计时,直到产生黑斑泪膜缺损时为止,记录持续时间;②用1%~2%浓度的荧光素钠滴于结膜囊内,保持1~2 min后进行观察,若出现黄绿着色,即为角膜上皮缺损阳性反应;③记录两组患者瘙痒、眼部刺激及眼睑皮肤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比较 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比较(±s,s)

表1 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比较(±s,s)

?

表2 两组患者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结膜角膜不能湿润的炎症性反应,患者一般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疼痛,眼球结膜扩张、结膜失去原有光泽,有时在其下穹隆处可见黄色黏丝状分泌物。干眼症的致病因素较多,部分患者可能因先天因素起病,最常见的因素则是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泪腺受损或炎症导致泪液分泌不足、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精神科药物、血压药物及不当使用眼药水同样对干眼症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患者患病早期会轻度影响视力,随着病情迁延,可出现丝状角膜炎,症状逐渐加重至难以忍耐程度;晚期则可能出现角膜变薄、溃疡及穿孔,偶发细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视力[5-7]。临床常用治疗干眼症的药物为人工泪液,是模仿人体泪液成分制作而成的替代品,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大多数品种的人工泪液需防止微生物污染,均添加不同剂量防腐剂,经常使用会对角膜产生一定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替代人工泪液对干眼症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普拉洛芬是一种含有三环结构的丙酸类化合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消炎、解热及抗风湿作用;其眼药水制剂可有效缓解干眼症患者症状,对症治疗[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普拉洛芬对干眼症患者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有积极影响。分析其原因可知,玻璃酸钠是广泛存在于机体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分子间内可保存数量较多的水分子,因而具有优异保水性,可有效阻止眼部水分丢失,维持泪膜稳定,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同时玻璃酸钠可与眼部组织中的纤维连接蛋白进行结合,促进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和伸展,缓解眼部上皮细胞损伤,恢复角膜的正常功能及形态,降低干眼症患者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9]。而普拉洛芬可与玻璃酸钠滴眼液发挥协同作用,改善患者眼部泪液分泌系统,增强治疗效果;且其作用于机体可抑制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的生物性合成,降低炎症反应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炎症介质含量,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减少缓激肽生成,从而发挥消炎作用,缓解患者眼部炎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同时非甾体抗炎药物仅有消炎作用,不属于抗生素类药品,患者抗药性低,用药安全有效[10]。

综上所述,普拉洛芬可有效延长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时间,降低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洛芬泪膜干眼症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药膳调理干眼症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酮洛芬自乳化制剂的处方组成及化学稳定性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眼科手术后干眼症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