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22王怀艺

当代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尿酸心肌病心房

王怀艺

(辽宁省灯塔市中医医院内科,辽宁 辽阳 11130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且随患者年龄增长,患病率不断升高,易造成患者心脏衰竭、血栓栓塞等,甚至诱发脑卒中[1]。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作为一种特异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主要为左心室扩大,可伴有左心房及右心房扩大,或右心室扩大,患者常伴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进行性心力衰竭,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2]。房颤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晕厥等发生率,临床预后较差。因此,为帮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早期实施房颤预防措施,给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98例,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53±5.38)岁;病程1~7 年,平均(4.58±1.22)年;体重指数20.14~28.76 kg/m2,平均(24.84±1.22)kg/m2。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将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房颤者分为观察组(n=30),单纯扩张型心肌病者分为对照组(n=68)。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3]:左心室短轴缩短率<25%,左心室射血分数<4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男性>5.5 cm及女性>5.0 cm;②无严重精神系统疾病者;③有正常认知、书写、沟通能力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研究;⑤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起搏器置入者;②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既往存在结缔组织疾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限制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者;④发病时存在缺血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或高血压者;⑤不能配合治疗或中途退出者;⑥近期接受手术者。

1.3 方法 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将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房颤者分为观察组,单纯扩张型心肌病者分为对照组。其中心房颤动诊断:既往病历资料证实存在明确房颤病史,或24 h 动态心电图、12 导联心电图记录≥1 次房颤发生。收集所有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及高尿酸血症(女性尿酸水平>360 μmol/L,或男性尿酸水平>420 μmol/L)等临床资料。比较上述资料差异性,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单因素分析 98 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发生房颤30例,发生率为30.61%。两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心功能分级、病程、尿酸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大、病程长、心功能分级差、高尿酸水平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OR>0,P<0.05),见表2。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由于心肌纤维肥大,心肌细胞出现坏死、变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内膜弹性纤维及胶原增加,核固缩变性、消失,最终导致心室扩大,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中毒、感染等均可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4]。临床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肌病变,会对心脏传导系统产生影响,进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房室重构,出现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并诱导左心房心肌纤维化,造成较高的房颤发生率[5]。而房颤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房电活动紊乱,心房活动由快速无序的颤动波代替了正常的规律性活动,会增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并改变患者血流动力学,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因此,临床需明确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以帮助患者早期预测,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强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大、病程长、心功能分级差、高尿酸水平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在于,高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因年龄较大,身体条件特殊,多数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合并症,在心脏电重构、心肌纤维化、房室顺应性降低、心脏扩大等心脏退行性病变的影响下,房颤发生率较高[6]。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程较长,在长期病情的影响下,会出现心房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促使异位病灶冲动传导出现折返,造成心房局部传导异常,并在心房间质纤维化、心脏退行性变、长期心肌细胞肥大等因素的干预下,易发生房颤。相关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Ⅱ级,其房颤发生率较高,房颤与心房重构及心力衰竭具有密切联系[7]。而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扩大是其主要特征,在早期出现左心室扩大,病情进展造成各心腔扩大,同时伴有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促使左心房后负荷增加,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进一步诱导心房扩大,最终影响心功能水平,导致进行性心力衰竭。既往研究证实,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通过高尿酸血症进行预后判断,而尿酸由嘌呤分解代谢产生,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并促进氧化,使血管壁一氧化碳生物利用度降低,进而造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诱发炎症反应[8]。高尿酸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尿酸水平较高,会影响黄嘌呤氧化酶氧供给,导致其缺氧而被激活,进而增加氧自由基,并对心肌炎症反应产生影响,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心房重构,诱导房颤发生。因此,在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需加强防护,密切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房颤,并依据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实施对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加强尿酸水平的检测,及时进行降尿酸治疗,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房颤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早期预防及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较少,且对药物治疗、心功能指标等未进行详细的探讨,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故临床仍需大样本量研究、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证实结果真实性。

综上所述,年龄大、心功能分级差、病程长、高尿酸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表1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多因素分析

猜你喜欢

高尿酸心肌病心房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左心房
花开在心房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