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蒿甲醚治疗疟疾的应用及症状转归情况探究

2021-01-22曹鸥婕管绍勇叶蕊

当代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甲醚疟原虫疟疾

曹鸥婕,管绍勇,叶蕊

(1.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 曲靖 655000;2.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 曲靖 655000)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由疟蚊媒介传播,导致人体感染[1]。根据感染病原虫种类的差异分为三日疟、间日疟和恶性,前两者疾病症状往往较轻,而后者恶性疟症状重,进展迅速,容易导致机体多脏器功能受损甚至死亡,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2-3]。我国科学家在抗疟疾药物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自主发现并提炼的高效抗疟疾药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杀菌效果[4-5]。作为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抗疟疾作用更明显,可以对红内期的疟原虫虫体产生快速杀灭的效果,尤其可以对氯奎药物产生耐药的恶性疟进行针对性高效杀灭,提高临床疟疾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6]。本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疟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蒿甲醚治疗疟疾的应用及症状转归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疟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39 岁患者20例,40~60 岁患者20 例,>60 岁患者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均为男性,年龄20~65岁,平均(33.9±10.4)岁。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20~65 岁,平均(34.1±10.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疟疾患者,入院时厚薄血涂片均检出疟原虫的环状体,病历资料齐全;②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愿意承担相关风险并积极配合研究工作,同意采用抗疟疾药物如氯喹和蒿甲醚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白血病、淋巴瘤、肺癌、肝癌等其他肿瘤性疾病可能影响研究结果患者;②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其他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传染性疾病患者;③合并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重度躁狂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难以配合检查工作的患者;④合并严重肝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的需要紧急抢救治疗的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对治疗药物氯喹和蒿甲醚过敏的患者;⑦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紧急ICU抢救或停用药物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氯喹治疗,研究组采用蒿甲醚治疗。

1.3.1 对照组 氯喹治疗采用磷酸氯喹片剂口服,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首剂1 g,之后每次0.5 g服用。

1.3.2 研究组 蒿甲醚治疗采用蒿甲醚针剂肌肉注射,首剂按体质量3.2 mg/kg;第2~5天,每次按体质量1.6 mg/kg,每天1次。5 d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疟原虫,对于出现阳性结果的患者需再次使用1 个疗程并在疗程结束后为两组患者进行伯氨喹治疗从而杀灭体内配子体,有效控制疟疾的复发和传播。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完善相关对症处理措施,包括体温升高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地塞米松5~10 mg静滴,同时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00 mL中和血液过多的酸性离子。对于出现脑型疟疾的患者额外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症处理。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患者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疟原虫病原学检测阴性为治愈:患者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疟原虫病原学检测仍阳性为显效:患者症状稍改善,体温下降,疟原虫病原学检测仍阳性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疟原虫病原学检测仍阳性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time to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各项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疟疾是一种由昆虫传播的疾病,是由已感染疟原虫的人的血液感染疟原虫引起的,寄生在人体上的疟疾有4种寄生虫[7]。在中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另外2种较罕见,近年来有部分病例是国外输入[8]。不同的疟原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是定期发作、身体发冷、发烧和出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是危害世界人群健康安全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9]。对于疟疾的治疗研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疟原虫尤其是恶性疟的顽固性给疟疾疾病的治疗造成巨大的挑战。我国科学家在抗疟疾药物的发明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青蒿素的发现发明给疟原虫的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进展。蒿甲醚作为青蒿素的衍生物,根据其结构分为α 型和β 型两种,临床上主要使用溶解于油类的注射剂β型,利用其对红细胞内期裂殖体的杀灭作用从而到达临床治疗效果[10]。由于该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且具有退热的作用,因而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临床研究发现,该药治疗时体温下降较为和缓,不易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因而临床推荐使用的范围较广。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17例出现胃肠不适症状,12例出现头晕、头痛症状,8例出现皮肤瘙痒症状,3 例出现耳鸣症状,7 例出现心悸症状。恶性疟疾是非洲地区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好发于雨季时期,主要由潮湿环境下滋生的蚊虫传播导致,发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以青壮年为主[11]。有动物研究表明,血浆中含有血小板抗原的微细颗粒增多程度和血小板的减少成正比例[12]。寄生于人体内的疟原虫通过大量消耗人体血糖及糖类储存,导致人体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风险,严重者导致死亡。恶性疟疾还容易伴随骨髓造血功能损害,且补体激活脏器功能受损等可以导致患者发生严重贫血,血氧供应不足进一步加重器官功能损害。恶性疟疾同时容易伴随肝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肝功能受损。蒿甲醚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疟疾治愈率高于90%,能对抗氯喹的疟原虫体发挥高效杀灭作用,通过药物中的过氧化物桥与二价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并修饰调节疟原虫蛋白,导致疟原虫死亡[13]。同时蒿甲醚提高血浆中游离血红素的量,进一步加强自由基反应。药理实验证实抗疟疾药物的抗药性随着半衰期的延长而加快,因而具有较短半衰期的蒿甲醚耐药率较低,杀灭虫体的作用较强。早期诊断并应用蒿甲醚治疗疟疾对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减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虽然单独使用蒿甲醚治疗时,临床未发现较为明显的抗药性,但再燃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蒿甲醚对恶性疟配子体无效,建议联合使用其他抗疟疾药物如伯氨喹,以达到防止疟疾复发的目的,弥补单一药物药效的不足,具体发病机制有待探讨。

综上所述,蒿甲醚治疗疟疾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甲醚疟原虫疟疾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
黄芩素-7-甲醚对高原缺氧小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研究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1种制备六氟异丙基甲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