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

2021-01-22赵敏

当代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经腹肌瘤膀胱

赵敏

(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超声科,山东 枣庄 277100)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 岁妇女,子宫黏膜下肌瘤是指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子宫内膜面积,且在宫腔内占位,对经血排出具有一定阻碍,常常导致患者出现痛经、月经量多、周期紊乱等症状,甚至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等反应,对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是临床检查该病常用手段,主要包括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两种类型,具有无创、可重复操作、费用低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2]。但是二者的诊断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70 例疑似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年龄23~68 岁,平均(47.23±3.58)岁;绝经44例,未绝经26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多、经期紊乱、贫血、不孕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给予经腹超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无精神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730型超声诊断仪及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U22 型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3.5~5.0 MHz,阴道探头频率为5~9 MHz。经腹超声检查时叮嘱患者充盈膀胱,取仰卧位,个别急需检查的患者,通过尿道管注射约300 mL 0.9%氯化钠溶液帮助其充盈膀胱,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多切面扫查,仔细探查患者子宫情况,包括子宫大小、是否有包块、包块的大小、位置等情况,仔细记录相关数据。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将无菌的医用耦合剂涂于探头表面,达到润滑作用,然后套上双层的避孕套,将探头缓缓置入阴道中,仔细观察子宫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探查并观察子宫特征,包括子宫大小、位置、子宫内膜肌层、肌瘤大小、位置以及与宫颈内膜之间的关系。观察并记录肌瘤蒂部血流动力学情况等情况。所获取的图像均由2 名专业的医师阅片,若出现意见不同,则共同商讨得出最终结果。检查完成后,随访记录手术病理结果。

1.4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并比较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70 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52例,其他18例患者中有10例为肌壁间肌瘤、5例为子宫浆膜下肌瘤、3例为宫颈肌瘤。

2.2 经腹、经阴道超声及联合诊断结果 二者联合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度95.71%、灵敏度98.08%均高于经阴道超声(87.14%、92.31%)、经腹超声单独诊断结果(71.43%、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特异度88.89%与经阴道超声72.22%和经腹超声5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经腹、经阴道超声及联合诊断结果Table 1 Transabdominal an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and combined diagnosis results

表2 经腹、经阴道超声及联合诊断价值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value of transabdominal an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and combined diagnosis

3 讨论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因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段,绝经后萎缩,常认为其与女性性激素有关。临床多表现为经量多、经期延长、贫血、不孕等,对女性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可见,给予该患者早期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对促进其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常用方法,其可根据组织影像学特点及回声特征,对组织特点及形态作出有效评估,有效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率,其中最常见的方法为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4-5]。经腹超声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探头频率低、范围广等优点,在检查时可以进行多切面扫查,清晰显示病变组织位置及形态,在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6-7]。但是其单独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如经腹超声易受到腹部脂肪、膀胱充盈度、肠道胀气等因素的干扰,影响影像清晰度,进而影响诊断准确率。此外,经腹超声需要充盈膀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影像的清晰度[8]。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阴道超声因其具有探头频率高、分辨率强、视野广等优势,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与经腹超声比较,其探测视野更大,能够有效提高图像的分辨能力,可清楚观察到子宫情况,有助于操作者更加清晰的了解肌瘤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进而提高诊断的符合率[9]。此外,经阴道超声干扰因素较少,无需患者充盈膀胱,且不会受到腹部脂肪、肠道胀气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经阴道超声探查的部位更接近于阴道穹窿,与子宫距离较远,不易受到周围组织影响,有助于及时发现宫腔内病变,且研究显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0]。本研究结果显示,二者联合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单独诊断结果,且二者联合诊断特异度略高于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单独诊断,表明二者联合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更高的价值,可提高准确率。

综上所述,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检查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提供诊治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经腹肌瘤膀胱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膀胱镜的功与过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