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眼睛的魔术?

2021-01-21许秀华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1年3期
关键词:草色人眼凸透镜

作者简介

许秀华,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科技记者、医学记者等职,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著有少儿科普书《超级农业》(北师大出版社)、孕产期保健科普书《妈妈宝贝爱妻录》(科学出版社)、《卢良恕院士传》(人民出版社),全程执笔《转基因,给世界多一个选择》(农业出版社,获2014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南水奇遇记》(水利出版社),为《科学大众》《生命世界》等多家少儿科普杂志撰稿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古诗里的景致往往需要身临其境,才能品味出诗人描述的奇妙之处。

有一年早春,我去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远处裸露的黄土地上,仿佛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绿色绒毡,就像婴儿皮肤上细软的汗毛。当时“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一下子就涌上了我的心头。当我走到近处,婴儿般的亲切、柔和却逐步消失,美到极致的远景逐渐还原貌似疤痕一样斑驳裸露的黄土地。

春天里,同样在心中吹皱一池春水的是早春的杨柳。远远地,杨柳的树干顶上升起了一团团嫩绿的云雾,随着温暖的气流,轻轻地在空中时而左,时而右,仿佛一组组绿色的团扇舞。然而,当你逐步走到树下,只能勉强地在浅褐色的枝条上找出低调得近乎隐身的叶芽。

为什么会这样?先看右面这两张图。上图是1963年遇刺身亡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下图是用很多张上图的缩小版拼成的。而从远处看,我们的眼睛只看到大的头像,完全分辨不出里面的若干张小头像。

似乎我们的眼睛在欺骗我们,其实这不仅和眼睛的结构有关,还和视力的进化适应有关。

不完美的“凸透镜”

人眼就是一个凸透镜,但不是一个完美而单纯的凸透镜。当物体与一个完美凸透镜的距离超过凸透镜焦距的2倍时,那来自远方的物体表面的光线经折射后,会汇聚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在人的眼睛上发生的事情。外部物体投过来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可见,人眼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极小的,外部的物体基本都能满足物距大于2倍凸透镜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要求。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必须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因为如果实像大于或等于原物体,我们的视网膜得长多么大,这需要多么大的一张脸才能放得下!而为了巨大的脸和眼睛,我们又需要多么大的躯干和四肢来支撑!

外部的物体不管多大,都要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倒立实像后,被编码成电信号,经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被大脑感知,如此才形成视觉。在同样的距离上,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大的实像,小的物体形成小的实像,因为大物体相对的两个边缘(上下或左右)之间与眼睛的夹角大,小物体的边缘之间与眼睛的夹角小。同样大小的物体,当物体距离较远时,物体边缘与眼睛的夹角小,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实像小;当物体距离较近时,物体边缘与眼睛的夹角大,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实像大。

不同大小的实像,占用的视觉细胞数量不同,所包含的像素也不同。大家爱用手机随手拍,却未必能说清楚什么是像素。简单地说,像素就是一个画面里所包含的视觉元素的总数。像素高的图片,细节清晰;像素低的图片,细节模糊。这就是会出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原因。远看,初春巨大的草地在视网膜上组成一个实像;近看,草地的某一个局部在视网膜上组成一个实像。假设两个实像一样大,远看时,绿色的萌芽和周围的黄土可能共同占用一个视觉细胞。由于我们的眼睛对绿色更敏感,视觉细胞可能会在编码电信号时,被编码为绿色,这样大脑就接受为绿色。而近看时,绿色的萌芽和周围的黄土可能会分开占用不同的视觉细胞,不同的视觉细胞为萌芽和黄土编码不同的电信号,于是我们的眼睛就看到了裸露的黄土,上面镶嵌着绿色的萌芽。同理,也可以解释上面的肯尼迪照片。在远视和近看时,成像所占用的视觉细胞以及编码电信号可能会有区别。

复杂的视觉系统

而实际上,人眼的视觉远比凸透镜复杂。比如,在做证券交易的人群中流行双屏幕电脑,一个人要面对两个电脑屏幕,处理两个电脑屏幕上出现的信息。或者在各种用途的监控室里,一个人要同时面对9块甚至更多的显示屏。毫無疑问,一个人能同时看两个甚至更多屏幕。然而,这个人具有同时分析出各个屏幕上信息的能力吗?

人眼有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人类眼球的后部内侧有一个很小的凹陷,富含叶黄素,比周围的视网膜颜色深一些,叫作黄斑。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这里分布的主要是视锥细胞,是视网膜上唯一能够保证100%清晰成像,即视力最敏锐的部位。这一部分构成我们的中心视力,我们大脑的注意力在哪里,就会用中心视力去扫描、跟随、凝视哪里,即不仅“看”,还能“看见”,继而形成分析、理解和记忆。

而视网膜的其他部分主要是视杆细胞,构成我们的周边视力,可以用于“看”。但因注意力不在那里,大脑未必去分析、解读,即未必能“看见”。所以,我们的眼睛并不是像照相机、摄像机那样机械地记录信息,而是对信息有取舍、有加工,取舍、加工的目的是去粗存精,加快大脑分析外部视觉信息的速度,快速形成视觉意识,从而让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趋利避害。

在视神经穿越视网膜的地方,还存在一块盲点。这样,人眼的初始视野其实是两块画面被挖去了两个洞洞的重叠圆形画面,这显然和真实的世界是不同的。这个初始视觉信息要经过大脑的剪裁加工,才能如实地反映真实的世界图景。大脑对初始视觉信息的剪裁加工能力,来自我们在过去的视觉经历中逐步形成的智能算法。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人工智能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与这种算法相媲美。

人眼和现在的手机哪个像素大、分辨率高?人眼的分辨率应该在700万像素左右,手机显然在这些硬件指标上远远超过了人眼。然而,人以及很多动物大脑中视觉中枢的图像处理能力,却远超过手机。我们可以很诗意地感受到“草色遥看近却无”,在手机中却是一张拍模糊的差图。

(责任编辑:陆艳)

猜你喜欢

草色人眼凸透镜
惊蛰
春天,真的来了
人眼X光
清明为父上坟
早春
闪瞎人眼的,还有唇
看人,星光璀璨缭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