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馈控制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1-01-19段浏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供应消毒护士

黎 明,段浏华,石 楠

(1. 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 南昌 330029;2.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所有重复使用诊疗 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和无菌物品的供应,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1]。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常需接触大量的污染物品,易发生锐器刺伤、化学消毒剂灼伤、传染病暴露、蒸汽烫伤等职业危害,故对其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前馈控制也称为事前控制或预先控制,指在工作开始之前,通过观察—收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预测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失误和偏差的发生,是一种有效降低损失的控制方法[4-5]。近年来,前馈控制系统逐渐应用于护理领域,但前馈控制系统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管理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前馈控制理论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的安全管理中,探讨其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江西省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5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 例,女22 例;年龄23~53 岁,平均(34.7±6.8)岁;其中19 名为专科护士,3 名为消毒员,3 名护理员;文化程度:本科2名,专科16名,专科以下7名;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无精神障碍性疾病;无严重躯体及脏器功能疾病;从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12个月以上。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25名工作人员在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在此期间实施常规职业防护;在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设为干预组,此期间在常规职业防护的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干预。

1.2.1 干预组干预方法组建科室前馈控制专项管理小组、分层级进行护士和护理员培训和考核,使用识别标识和职业防护安全查检表,制订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和上报流程。

1.2.1.1 职业防护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前馈控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客观评估目前职业暴露现状,对潜在不良因素采用前馈控制干预措施。选择科室质量管理经验丰富护士6 名,结合相关文献并查阅本科室的资料记录,在医院系统中检索关于不良事件,访谈本科室不同层级护士,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规律,总结出科室在职业防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缺乏职业防护的应急流程及预案;②特殊物品处置缺乏警惕标识;③工作流程管理中存在评估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④护士交接班关键信息遗漏;⑤部分科室安全意识和合作程度低下,增加了职业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1.2.1.2 前馈控制在职业防护中的实施

1.2.1.2.1 前馈控制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质控护士组成的前馈控制管理小组。明确护士长、质控护士等成员的工作职责及内容,对高风险环节进行质量稽查,每月定期反馈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2.1.2.2 对护士进行培训将消毒供应中心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作为能力考核项目,每月考核合格后进行上岗工作,护士培训内容:①理论培训内容为职业风险、职业防护、防护措施等知识;②前馈控制干预培训采用案例分析法;③视觉识别标志及安全查检表应用培训;④技术操作培训。

1.2.1.2.3 使用视觉识别标志制作并使用醒目标识,以达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①专用红色标签统一粘帖在温度高于50度以上的设备上方;②在上方末端粘帖橘黄色标签,用记号笔标注日期、名称、注意事项和签名;③同组使用专用的彩色标签,有利于护士快速准确辨认;④高危警示标识。

1.2.1.2.4 安全查检表制定职业防护安全查检表,挂在每个工作区的入门处,每天使用1张。护士每班对照查检表所列项目,对工作区的安全环节进行评估和检查,检查结果在正常与异常相对应的空格内打勾。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工作区的组长,妥善处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交班。守班护士将查检表收回,放在护士站指定抽屉中,质量控制组长每周收集查检表,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

1.2.1.2.5 建立交班模式和应急处理流程重视护理交接班制度,评估职业防护风险的重点,制定应急管理流程,若发生不良安全事件则采用干预措施。避免可能存在的疏漏环节,将危害性降到最低,于24 h 内在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上报事件[6],然后经前馈控制小组进行现场评估、核实,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续改进。

1.2.2 对照组干预方法按照医院常规的职业防范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的相关理论和操作培训。

1.3 观察指标对前馈控制系统实施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情况和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情况进行比较。

1.3.1 护理工作质量采用医院统一制订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表进行检查评价,总评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合格,90分以下为不合格。

1.3.2 防护知识问卷由研究者根据常见的职业危害种类而设计,共计20 道题目,答对计为1 分,答错计为0 分,满分为20 分,分数越高对防护知识越了解。

1.3.3 防护行为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护理工作中应达成的工作操作行为而设计,旨在调查工作人员是否做到相应的防护行为,做到计为1 分,未做到为0分,满分为20分,分数越高,其防护行为做的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 ± 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职业暴露发生率,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比较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评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前馈控制干预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工作人员在实施前馈控制干预后其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前馈控制干预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比较前馈控制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消毒物品、清洗、包装、发放)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实施前馈控制干预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n(%)

表2 实施前馈控制干预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得分比较/分,-x±s

2.3 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得分情况比较工作人员实施前馈控制后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前馈控制干预前后工作人员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得分比较/分,±s

表3 前馈控制干预前后工作人员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得分比较/分,±s

组别实施前实施后例数25 25 t P防护知识9.28±1.67 15.52±1.98-29.667<0.05防护行为9.04±1.49 15.76±1.56-32.897<0.05

3 讨 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科室之一,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致病菌、锐器等职业高危环境中,导致其发生职业暴露伤害的风险也增加。此外,消毒供应中心的流动性较大、自我职业防护意识相对薄弱等[7-8],增加了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职业暴露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精神压力,而且也有潜在危害身体健康的可能。因此,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前馈控制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控制管理系统,可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将风险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

本研究发现,工作人员实施前馈控制干预后其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的安全管理上应用前馈控制系统的干预措施效果较好,与李正英等[2]研究结果相似。实施前馈控制措施,可对潜在的不良安全事件及其发展进行判断,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因素,进而保证了护理工作正常安全运行。前馈控制中前馈控制管理小组是前馈控制的基础,识别标识有助于迅速获悉风险内容,查检表中的各条项目涵盖了关键要素,可引导并规范护士及时评估,及时发现异常,主动干预[9]。对护士的健康教育,可逐步提高其职业防护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的水平。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实施前馈控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前降低,保证了院感安全。

本研究显示,工作人员实施前馈控制干预措施后其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前馈控制系统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这与赵晓莉等[10]研究结果类似。护士作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知识技能、风险防范能力将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的好坏。本研究发现,实施前馈控制干预前科室护士职业防护知识不够熟悉,风险意识不够强,操作技术不够熟练,而通过前馈控制干预的实施提升了护士的理论与操作技能;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树立了风险控制意识;同时将前馈控制措施形成了标准,按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可达到持续改进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前馈控制系统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的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保障院感安全,值得临床借鉴。本研究的局限是只在一所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评价其效果。

猜你喜欢

供应消毒护士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消毒攻略大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