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文化统战功能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

2021-01-19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文化交流

摘 要: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并未提升。回归前历史教育畸形发展,回归后国民教育不彰,不良舆论环境稀释交流效果,以及文化统战缺乏针对性和指向性是重要原因。当下,应当立足香港由乱到治的转折点,抓住有利契机,促进“人心回归”。找准香港青年文化统战思想定位,关键是推动其对现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香港青年心理契合之处,落实“爱国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务之急是以香港与祖国“共有历史”为思想引导,配合香港教育改革,优化香港中学生内地考察安排。文化“走出去”关键在于适时择机、润物无声,发挥香港高校内地学者教育功能,推进内地香港学生国情教育常态化,从“新港人”中培养“治港爱国者”是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的重要实践路径。

关键词:文化统战;香港青年;爱国精神;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21)06-00012-08

文化统战是港澳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香港青年是港澳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从2014年非法“占中”到2019年“修例风波”,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香港社会动乱参与群体以青年为主,原因是相当一部分香港青年国家观念缺位、身份认同错置,根源是回归后香港社会既未经历“去殖”过程,也没能有效推行国民教育,简言之,爱国精神尚未成为香港青年群体核心价值观。从去年港区国安法实施到今年“爱国者治港”原则层层落实,香港由“乱”到“治”曙光初现,但实现“人心回归”还需多管齐下。

爱国精神植根于对本民族、本国家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动能和力量。当前香港社会处于心理调适期,让爱国精神成为香港青年核心价值观是当务之急。培育爱国精神是文化统战的根本目的,推进双向文化交流是主要实践路径。然而,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香港青年本土意识却逐年上升。因此,相关研究亟待转换观察视角,打破思维桎梏,实现统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螺旋式上升。

本文从分析文化交流效果、把握新形势新契机、找准思想定位、总结江苏优势与经验和优化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在深度理解香港复杂政治生态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文化交流“效果悖论”分析

(一)文化交流“效果悖论”

改革开放以来,两地青年交流日渐频繁。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国家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 — 2025年)》,旨在通过举办交流考察、青年论坛等活动,提升港澳台青年国家认同。仅2016 — 2017年,香港教育局共资助61400名学生参与内地交流计划。然而,与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趋势相反,香港居民的国民身份认同却在20多年中逐渐下降。“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问卷设计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政治诱导性,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香港社会心理变化的客观趋势。

 由图1可见,从1997年开始,香港居民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缓慢上升,2008年1 — 6月达到顶峰,但很快急转直下,2018年7 — 12月,已降到5.87分,而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则一路攀升至8.61分。香港居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身份认同更低,这表明,相当一部分香港居民认同的中国只是一个抽象的、地理的、文化的中国。据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16年10月的調查显示,在15 — 29岁的受访者中,首先认同自己为“香港人”的占85.1%,首先认同自己为“中国人”的仅占13.6%。

(二)悖论原因分析

文化交流效果不彰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意识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社会存在,英国殖民统治虽已终结,但殖民“文化霸权”并未消失,反而主导了相当一部分香港青年的精神世界。

1.英国统治时期历史教育畸形发展

历史教育是身份认同的根基,人们从历史中获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英国统治时期,香港历史教育畸形发展。1904年,皇仁书院校长胡礼(George Wright)表示强烈反对教授中国历史,否则香港将变为“革命分子温床”。1925年,“中国通”金文泰(Cecil Clementi)出任香港总督,他表面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实际是通过文史教育灌输“卫道”思想,阻断五四新文化在香港的传播,消除省港大罢工影响。二战结束后殖民主义成为全世界唾弃对象,港英政府被迫调整统治策略。中国历史科虽然成为必修科,但教学以古代史为主,淡化近代中国经历的苦难史,回避民族复兴的奋斗史。在美英等国情报组织以及台湾当局资金支持下,标榜“复兴传统”的文化机构纷纷成立,借“卫道”歪曲新中国形象。20世纪70年代,在港英政府推动下,一种排斥国家观念的香港本土意识开始出现。《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后,港英政府殖民统治手段更加隐秘。回归前香港史开始纳入中学课程纲要,但是,理应属于中国史范畴的香港史却安排在世界史教学中。

2.国民教育效果不彰,“港独”思潮泛滥

回归后一段时间,中国历史科在课程体系中被削弱,2012 — 2013学年,有23.4%的初中不再开设独立的中国历史科,在中学文凭考试中选考中国历史科的学生从两三万人骤降至2014年的7000多人。作为国民教育基础的国史教育边缘化,导致历史虚无主义蔓延。2012年,特区政府计划推动国民教育,却因反对势力煽动大规模抗议活动而作罢。片面强调本地特殊性、刻意培养本地归属感的教学滋生了“本土优先”的心理。备受争议的“通识科”教材出现大量丑化祖国、歧视同胞、诱导“港独”的内容。

最近十年,随着基于“本土分离史观”的一套香港史论述的建立,相关人士打着“夺取香港史话语权”的旗号,虚构香港“具有独立历史”,挑战“一国两制”历史合法性,为“港独”理论与实践提供所谓理论支撑。《香港城邦论》(2011)、《香港民族论》(2014)、《郁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2015)、《香港独立论》(2016)等鼓吹“港独”的书籍相继出版,有的一版再版,甚至登上畅销书榜,对青少年荼毒深远。

3.文化交流成效在不良环境中被稀释和消解

香港社会与内地的信息平台大相径庭,本地青少年使用“WhatsApp”“Instagram”“Facebook”等即时通信和社交软件,阅读《苹果日报》,对西方媒体CNN、BBC多有关注。香港是一个与内地“半隔离”的“信息茧房”,当地不少媒体以商业价值为导向,内容以本港新闻、国际时事为主,对内地报道多涉及官员贪腐、食品安全、天灾人祸等负面新闻。宣扬内地发展成就被视为“另类”,爱国爱港媒体整体上处于弱势,受众面极为有限。

4.文化统战针对性指向性有待精准把握

首先,参加文化交流的香港青年大多来自于传统爱国学校和社团组织,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内地出生、在香港求学和工作。大量统战资源投入到爱国阵营中,至多起到巩固效果,基本无法发挥壮大和发展爱国爱港力量的作用。

其次,组织者在安排活动时考虑不够全面。游学团走马观花,短短几天参观多处景点,青年学生无法深入观察和思考。参访地点也以自然风光、文化场馆为主,较少涉及近代史迹,对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展示比较生硬。

再次,文化交流未能触及香港主流社会的认知边界,难以打破传播壁垒。内地优秀文艺作品在香港不易被接纳,不少影视剧与香港语境不兼容,如采用普通话原声播放、剧情与本地历史记忆甚少关联等,很难让香港青少年产生共情。

二、新形势下发挥文化统战功能的契机

从去年开始,香港形势已经出现变化,为发挥文化统战功能提供了契机,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正逢其时。

(一)香港社会舆论环境明显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港区国安法》)颁布实施以来,香港舆论环境明显好转。此前,一些媒体勾结境外敌对势力,对香港青少年产生恶劣影响,最典型的即是《苹果日报》及其运营机构“壹传媒”。如今,“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及其团队高层被绳之以法,《苹果日报》宣布停刊。此外,政治立场备受质疑的政府公共广播机构香港电台的整改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以往明目张胆反对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抹黑执法部门、攻击“一国两制”、散布“港独”的言论受到全面遏制。香港本地媒体开始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报道内地,爱国爱港新媒体也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随着香港社会舆论的改善,青少年将获得健康成长的清朗空间。

(二)香港教育出现重回正轨的契机

2021年8月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的解散,标志着香港教育已经出现重回正轨的契机,香港校园政治生态得到显著改善,“爱国者治教”的社会基础逐步建立。此外,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及各大学学生会的影响力已明显降低。2015年“学联”内部发生分歧,香港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学生会退出。目前“学联”仅由香港科技大学等三所大学的学生会组成,影响力大幅下降。《港区国安法》颁布实施后,香港大学等五所大学宣布停止代替学生会向学生收取会费,同时不再提供校内场地供其使用,不再认可学生会与学校的直接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已于2021年10月宣布解散。

(三)要求所有中学生赴内地考察的规定已经订立

对于培育爱国精神而言,2021年最具实质性的举措是“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已取代备受争议的“通识教育科”,成为香港高中必修课。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已于2021年6月颁布《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及评估指引》,表明課程目的是培养和强化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国民身份认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课程设计了“内地考察”环节,规定所有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完成,且必须由学校统一安排。考察主要包含两大重点,一是认识中华文化元素,二是国家最新发展成就,宗旨是增加对国家的认识,提升国民身份认同。

香港教育局不对考察作统一安排,只规定行程必须包含涉及中华文化元素的参访地点或考察课题。例如体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认识文化遗产的保育和活化,参观博物馆内的中华文化展品,到访历史和文化场地等。国家发展最新情况以及当代科技创新应用的成果等亦列入考察范围。为此,教育局列出了参考案例,建议考察最好安排在中四和中五年级,暑假等时段可安排长线考察(4天及以上),其他时间可安排短线考察(1 — 3天)。

三、找准香港青年文化统战的思想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让文化统战工作发挥效用,关键在于找到精准实施的思想路径,难点在于香港社会对身份认同和中华文化理解存在两个偏差。其一,相当一部分港人的本土身份认同实质上是一种排斥国家观念的狭隘地方主义。其二,相当一部分港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维护”的实质是拒绝接受中国共产党创造引领的现代中国文化。

(一)建立香港青年对现代中国文化的认同

香港青年在文化心理上与祖国疏离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香港社会缺乏对现代中国政治秩序及思想文化的认同。具体而言,不少香港青年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缺乏了解,对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现代中国精神缺乏认同。长期以来香港社会流行的所谓“文化中国”概念,实际是一种掏空国家政治建构、淡化人民主体地位、回避执政党合法性的“伪概念”。爱国当然不是爱一个抽象的中国,也不是只爱一个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中国。爱国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爱缔造国家、守卫国家、建设国家的中国人民。

现代中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它的物质载体是革命历史成就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领域的建设成就。包括与“四史”相关的重要史迹、实物以及文献,也包括“一国两制”方针等蕴含的精神资源。“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下的“一国两制”,爱国必然包含认同党团结和带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文化统战必须将建立香港青年对现代中国文化的认同作为重中之重,否则无法落实“爱国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目标。

(二)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香港社会受到部分海外“新儒家”影响,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共通”,两者发展方向“一致”,与社会主义“不兼容”,中国革命是“悲剧的”。这类错误观点实质上反映了西方殖民文化影响的延续,香港并未建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内地误以为香港维护传统文化,香港误以为内地漠视文化传统,这就造成了“双向误会”。

对于香港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大一统”观念,二是“大同世界”理想。前者聚焦于“统一”,后者聚焦于“平等”。部分香港青年标榜“两制”而避谈“一国”,本质是未能理解国家统一是香港命运的根本保证。香港青年应当平视曾经的殖民统治者——英国,以及以“教师爷”自居的美国,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应当认识到两地人民是平等的,“本土优先”是歧视同胞;应当追求公平正义,找寻推动社会进步的正确道路。此外,优秀传统文化中君子的人格健全丰满,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带动香港青年学习君子的品质有利于帮助他们摆脱狭隘心态。

(三)准确把握香港青年心理与情感

两地青年心理既有共通之处又各有独特之处。共通之处在于:追求个人自由、寻求公平正义、重视自我价值。不同之处在于,香港青年比较难以建立个人发展前途与国家历史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结,比较难以理解国家强盛、社会稳定与个人成长之间的正向关联。原因在于,回归后香港未能解决英国统治时期形成的“地产霸权”问题,产业结构转型步履艰难,青年面临“上楼”和“上升”的双重困境。一些人将原本资本主义体系累积的社会矛盾指向“一国两制”,面对日益强盛的祖国,香港青年多少怀有一种迎拒交加的复杂心态。

提升香港青年爱国精神要避免说教,承认和接纳两地文化差异,善用心理优势,推动两地青年“自然而然”密切交流,向香港青年展现国家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进步、尊重民主法治、关注青年成长的诸多举措,彰显包括香港青年在内的当代中国青年的发展前景与获得感。

四、江苏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的优势和经验

江苏是与香港交流最为密切的地区之一,早在1971年港大学生即组团来访,1972年南京长江大桥曾为香港学生点亮全桥灯光,给他们留下难忘印象。改革开放后苏港交流日益密切,2012年以来,年均开展交流团组30个,计2300人次;累计开展交流团组220个,计18500人次。2017年和2019年,江蘇举办两届苏港融合发展峰会,双方合作已拓展到社会管理、司法互助、社区保障等领域。

(一)江苏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具有独特优势

江苏拥有丰富的文化统战资源,南京与香港共同构成近代中国起点的“双城”,亦是中国近代史终结之处,见证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程。

1.贯通古今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

港英政府在文化上宣扬“厚古薄今”,优化爱国教育必须“古今并重”。江苏在这方面资源丰富,既可展现灿烂的古代文明,又可彰显恢宏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成就。明城墙是古代中国御敌自卫的象征,夫子庙景区体现中华文脉传承,雨花台烈士陵园弘扬革命牺牲精神,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历史丰碑,河西新城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这些资源有助于香港青年深度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论述。

2.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与香港高度关联

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让香港青年感受到香港与祖国荣辱与共。静海寺纪念馆作为《南京条约》议约地旧址,是香港与国家最重要的历史连结点,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香港和内地都曾遭受日本侵略,南京大屠杀是香港青年最能产生共情的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极大唤起了他们的家国情感和对中华民族复兴历史逻辑的理解。孙中山革命经历与香港紧密相关,中山陵是香港青年了解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场所。

3.涵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双创平台发展迅速

在江苏,聚焦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的平台也是涵化爱国主义的教育平台,正在快速发展。南京市21家企业被评选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港澳青年在苏发展提供资源与机遇。双创平台是江苏为香港青年搭建“求学+实习+就业+创业”一条龙综合服务的一部分,旨在从香港青年人生规划着手,使其认识到内地发展空间广阔,从而增进对国家的理解与认同。

4.优质高校资源吸引大量香港青年学习交流

江苏高校资源丰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在香港具有较高知名度,已形成较成熟的香港学生管理机制和学生交流交换机制。南京大学已与8所香港高校签署合作协议,5年来派出300多名学生赴港澳交换学习,接受近200名港澳学生来校交换学习。2014 — 2019年,南京大学累计获批并执行“万人计划”项目73个,开展各类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短期来访人数达2000余人。

5.江苏籍学者成为香港高校师资重要来源

江苏是人才大省,香港高校有为数众多的江苏籍学者,他们具有大致相同的经历:生长于江苏,在家乡接受基础教育,在美、英等国著名高获得博士学位后赴香港任教。如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出生于南京,曾在南大物理系就读。此外,近年来不少江苏籍青年学者在香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一定影响力,如香港大学魏艳、岭南大学杜春媚等。

(二)江苏在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方面的经验

江苏在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可供借鉴的经验。

1.江苏文化走进港澳社会展现国家软实力

文化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让优秀文化走进港澳社会是江苏统战工作的重要举措。2018年和2019年,在港澳分别举办了江苏文化嘉年华,通过“非遗”项目精品展、老字号特色产品展和美食品鉴等,共吸引10多万港澳市民参加,在实境中有效增强了江苏文化对港澳青年的吸引力。每年通过举办书法展、艺术演出等活动,不断增进港澳青年对中华文明的向心力。

2.“试水”澳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

因新冠疫情影响,香港和内地尚未恢复通关。江苏省委统战部创新方式方法,于2021年夏秋精心组织雨花台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恩来干部学院两度赴澳门面向港澳青少年开展“致敬国家丰碑”国情教育宣讲活动。该活动将红色主题柔性融入青少年成长情境,受到好评。相关活动在澳门的成功“试水”将为下一步在香港推广积累经验、提供思路。

3.江苏高校探索香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方法

近年来,江苏高校从制度层面入手积极探索。首先,各高校正在逐渐实现香港学生与内地学生趋同化管理。以往香港学生在校园生活方面与外国留学生实行统一标准的“超国民待遇”现象已经得到纠正,趋同化管理有利于香港学生形成正确国民身份认同。其次,部分高校针对香港学生开设国情教育类课程,填补以往思政教育缺失的漏洞。南京大学从2021年春季开设“台港澳青年文化讲堂”等课程,从历史文化角度提升香港学生的国家认同。再次,部分高校将课堂学习与田野实践相结合,规划乡村振兴等课题,资助香港学生开展社会调研。

4.在香港青年内地实习项目中注入家国情怀

首先,国情教育已成为实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万人计划”来苏实习的香港青年要接受为期一周的国情省情教育并进行省内参访。其次,推动香港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其专业特长。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香港法律生实习活动已持续多年;在苏南实习的香港学生下沉基层,参与疫情防控;总统府景区发挥香港青年英语优势,让他们为英文标识纠错。再次,实习单位推动香港青年融入集体,让其体会两地青年共同的发展诉求和理想追求。另外,建立实习反馈机制,通过实习报告了解香港青年内心也是江苏的一项重要经验。

五、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的实践路径

在当前香港社会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关头,“人心回归”的契机已经出现,通过优化文化统战工作方式方法,找到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的路径是关键。

(一)以香港与祖国“共有历史”为思想引导

既往文化交流效果不彰的原因之一在于未能找到真正打开香港青年心灵的“钥匙”,他们并不认为国家历史文化与香港之间有关联。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香港的经历与内地并不完全一样,由此带来了历史认识的差异。培育爱国精神,可以借用“共有历史”(shared history)理解香港與祖国的命运与共。

香港同胞有着光辉的爱国历史,在辛亥革命、抗日救亡、建设祖国、改革开放中曾作出巨大贡献。一部香港史,就是一部香港和祖国风雨兼程,共同走向民族复兴的奋斗史。当前文化统战工作较少涉及香港同胞的爱国历史,相关宣传教育与香港本地历史文化脱节。2022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香港海员大罢工100周年、港九大队成立80周年、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将回顾中华民族从危亡屈辱到奋起反抗再到走向复兴的历程,对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宝贵契机。文化统战应当充分发掘香港与祖国之间的“共有历史”,用好打动人心的史迹史事,讲好包括“香港故事”在内的“中国故事”,以此推动香港青年更好地了解近代中国走过的道路,做到立足香港、胸怀祖国。

(二)优化“请进来”内容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香港青少年,希望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学点历史,多了解点国情”。落实总书记要求,必须优化“请进来”内容,即优化香港青少年内地考察安排。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各地统战部门应当“以我为主”,统筹制定考察指导性建议,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配合香港新开设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提出具体规划。如香港传统爱国学校香岛中学从2004年开始就开展内地考察活动,坚持“由近及远”原则,从广东到东部发达省份到中西部地区;优化考察内容,注重体验式、浸润式教育,注重军事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等,值得借鉴。二是多部门协作联动。培育爱国精神必须从了解近现代史着手,与香港有关的史迹应是重点考虑选择的对象。在南京应该选择静海寺纪念馆、中山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作为重点参访场所。适当安排展现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考察内容。例如参观南京“港华燃气”等港资企业,可以了解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特殊作用。应当安排两地青少年开展互动,在考察行程中留给他们自由活动时间。青少年建立私人情谊更具交流持续性,可有效打破香港社会“信息茧房”困境。国防与国家安全教育应纳入考察内容,从而提升参访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丰富“走出去”形式

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不仅要“请进来”,也要让优秀文化成果、文艺作品“走出去”,让他们“触手可及”。一是文博场馆赴港布展重在适时择机。文博场馆赴港布展是“走出去”的主要形式,香港社会对展览活动抱有较高兴趣,青年参与度较高。让布展发挥爱国教育功能,关键是要选好时机,找到两地之间的历史文化契合点。例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可以抓住香港沦陷或抗战胜利等周年纪念时机赴港布展,定会取得良好效果。二是优秀剧目赴港展演讲求润物无声。选择优秀剧目赴港展演需要精心考虑,主题和表现形式一定要符合香港本地观众欣赏习惯。“红色主题”表现形式不宜过于张扬,而应做到“润物无声”。对于优秀剧目,爱国精神是“一体”,思想内涵和观赏性是“两翼”,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国情感是根本目的。三是筹拍以香港为背景、以爱国为主题的影视剧。《觉醒年代》《长津湖》等“现象级”影视作品的热播热映为香港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影视机构可以考虑筹拍以香港为背景、以爱国为主题的影视剧。新界乡民抗英斗争、中国共产党香港敌后抗战、东深供水工程建设、港商助力改革开放等均可成为影视改编的题材。

(四)开拓涵化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新渠道

开拓新渠道,关键在于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施教者和受教者着手,要发挥香港高校内地学者教育功能,推进内地香港学生国情教育常态化,从“新港人”中培养“治港爱国者”。

1.发挥香港高校内地学者教育功能

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的关键在于改善校园政治生态,实现“爱国者治教”,内地学者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既熟悉国家发展大局,又了解香港社会状况,因职业身份保持学术研究独立性,尤其是能够熟练使用更加被香港学生接纳的西方话语体系,可以在专业课教学中发挥国情教育功能,摘去香港本地学生的“有色眼镜”。

2.推进内地香港学生国情教育常态化

目前各高校针对香港学生的国情教育仍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教育部门应在顶层设计上有所筹划,将国情国史类课程纳入港澳学生必修课体系,待条件成熟时统一开设专门针对港澳学生的国情教育课程,编制大纲和指导方案。此外,统战部门可以制定香港学生内地实习指导建议,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实习项目。

3.从“新港人”中培养“治港爱国者”

“新港人”已成为爱国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整体而言,这一群体对香港本地社会比较隔膜,参与社会治理意愿较低。因此,文化统战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香港故事”;不仅要凝聚“爱国之心”,也应凝聚“爱港之心”;引导“新港人”不仅要贡献家乡,也要贡献香港。统战部门应当引导“新港人”了解香港本地历史文化,推动他们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参与香港社会治理紧密结合,鼓励这一群体中的贤能者参与各类选举。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2019年以来,香港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两年,当全面准确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在制度层面逐渐落实之时,既要保持“历史耐心”面对香港社会心理的“调适期”,更要抓住契机,以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为核心任务,开创文化统战工作新局面,真正推进“人心回归”的实现。近十年,香港形势不断变化,风急浪高,统战部门担子重、责任大,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可贵成就。然而,由于“一国两制”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由于统战工作存在一定途径依赖和思维固化,工作方式方法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文化统战工作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依然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工作方式方法应当不断优化和创新,核心问题是要让文化统战产生实效,而不是自说自话,自认起到作用。文化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包括实事求是地评估和判断香港青年的心理和意愿,也包括实事求是地总结和提炼自身的优势和经验,更包括采取实事求是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须抓住香港由“乱”到“治”的历史契机。其次,找准文化统战思想定位的关键是推动香港青年对现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再次,认识自身优势,把优势发挥出来是优化文化统战工作的前提。第四,當务之急是配合香港教育改革,规划香港青少年内地考察安排。最后,培育香港青年爱国精神必须多管齐下,重在发挥香港高校内地学者作用,使爱国教育常态化,努力培养“治港爱国者”。

由“乱”到“治”,需要制度建设;由“治”到“兴”,需要凝心聚力。中国共产党的“一国两制”观念,是一种将经济、政治、文化统筹起来的方针政策。香港回归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是领土回归,也是政治回归,更是保证“一国两制”真正行稳致远的“人心回归”。面对2019年以来的两年,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文化统战是“人心之战”,“爱国者治港”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香港青年必将成为爱国爱港力量的中流砥柱。

责任编辑:宋好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性研究
电视媒体实证“国家记忆”的价值功能
基于湖湘文化的毛泽东诗词爱国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