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头活水不断,文思才能泉涌

2021-01-18宋美华

红豆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文思泉涌

宋美华

【摘要】教师不断地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感受快乐”,指导学生理解“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还要多读书,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且不断认真观察,积累素材,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捕捉情境,感知生活,就会“文思如泉涌”,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关键词】感受生活;认真观察;文思泉涌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从教30年来,我发表了一些散文、诗歌和教育教学论文,也指导学生发表了不少作文。有许多人问我,该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呢?我没有什么真知灼见,这里,整理了一下工作日记,仅就在工作中的一点点经验,谈几个方面,请大家多指导。

一、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感受快乐”

要写好作文,必须对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没有生活基础的文章,是闭门造车。文章是有生命的,它来源于生活。欣赏生活的美本身也是一种真性情的抒发,轻松和幸福也是生活的真谛。

我曾经接手一届初一的学生,开学先军训,军训结束后正式上课。第一次作文课我要求学生写一写军训的感受。写前先分组讨论。我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在说:

“太累了!腰酸背痛!”

“晒死了!我更黑了!”

“我不知道流了多少汗……”

“叠被子那活真不好弄……”

“军训真不是好事儿,除了累还是累,一点好处也没有!”

……

我参加到他们的讨论中,听了一会儿他们叫苦喊累,然后问:“你们除了觉得累,就没有什么收获吗?”

“没有,就是累!”

我摇头不信:“有没有从一开始的想‘捣蛋’、‘开溜’,到后来的战胜自己、坚持下来?有没有战胜困难后的快乐呢?也可以说一说和教官如何相处,对军人有没有新的了解……”

“有!”

还没等我继续说下去,他们大声说,“我就是这样,老师!我知道了,这就是——我能战胜自己了!”

“我也是!”另一个男生大声说,“教官对我们既严格,又亲切,还风趣幽默,累算不了什么!”

“现在看看我们站的队列,多整齐啊!不再像以前那样拖拖拉拉、随随便便了!”

“对!现在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累就是那几天,但却令人终生难忘!同时,我也知道了军人的苦累和幸福是什么样的!”

“我学会叠被子了!”一个女生说:“以前在家,总是妈妈帮我整理房间、给我洗衣服,妈妈老是要么说我不像个女孩儿,要么说我长不大!通过军训,我学会了自理,学会了整理被子、洗衣服,和同学们也更加团结了!”

……

我马上因势利导:“同学们,刚刚你们讨论的这些,都是真实的感受。难道不是军训的收获吗?军训,除了累,一定会有快乐!记住,要学会感受快乐!”

接下来的作文课很顺利,同学们笔下生花。几天后,一篇篇佳作刊发在校刊上,有3篇被《快乐作文》杂志采用,发表了。

可见,生活便是写作最重要的源头活水。有了生活,对生活进行观察、化验、思考,在学习中汲取营养,又在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源头活水”定会让“不尽长江”滚滚汇入“浩瀚大海”。

二、指导学生理解“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这个词出自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有一年,开学几周后,作文课上,写《丰收的喜悦》。

是年是个丰收年,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丰收”的理解大多就是农业的丰收。我看到一个同学写道:“丰收了,我哈哈哈……”然后没了下文。

我就问他怎么理解这个作文题目。他说:“丰收的喜悦——喜悦,就是‘高兴’;‘高兴’,就是‘笑’;‘笑’,我就‘哈哈哈’。然后,我不知道怎么写了。”

我笑了:“你是不是为了凑字数,想‘哈哈哈’这一篇啊?”

他有些不好意思,說:“我没啥写,不知道写什么……”

我问他家里种了什么庄稼。他说:“有玉米棒子、大豆、棉花……”

“有枣树吗?”

“有!我家有100多棵冬枣树,枣长得很好,卖了很多钱。”

话题引上来了。我启发他:“收玉米棒子的时候,你们说了些什么话?棒锤子多大?割豆子的时候,你们又怎么干活的?摘冬枣的时候呢?……想想这些,是不是‘喜悦’的?‘高兴’的?‘喜悦’、‘高兴’,不一定非要‘哈哈哈’啊,要通过语言、动作、气氛等来表现。比方说,你心里高兴,就‘哈哈哈’笑个不停,是不是成了‘神经病’一样啊?你可以通过外物来体现你内心的喜悦之情。”

他会心的笑了,“老师,我知道了,我家的棒锤子那么大”,他用手比划着,“这就是体现‘丰收’,我可以写‘掰棒锤子累得我手腕疼,但是就是愿意每个棒锤子都大’,你说,这样是不是也能体现‘喜悦’?”

“当然可以,你太聪明了!那大豆是什么样的?冬枣是什么样的?——描写一下;然后写一写收这些庄稼啊、枣啊的时候家人的语言和表现等等,让喜悦之情体现在你的文字里。好好考虑一下再写,好吗?”

结果,这次作文大多写得很好。他们有的写“冬枣争着往篮子里跳”、“棉花堆成了山”、“玉米笑裂了嘴”等等用了很形象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有的通过人们的语言、动作等来表现喜悦之情,如“爸爸高兴地说:‘明天咱全家去城里买新衣服,然后买一辆新汽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不外乎两点: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比如,心情好,就可以写:小鸟在为我歌唱,蝴蝶在欢快的舞蹈,白云向我招手,太阳向我微笑,等等,如果这样写,读者就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了。

通过这次作文课,同学们从某个角度理解了什么叫“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就能出口成章了。杜甫这两句话不知成为多少文人学子不懈的追求。

那些下笔有神的,哪一个不是“破”万卷的?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他度过的书无一不写上眉批,甚至对眉批还作修改。他看一本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竟写了一万二千字的批语。后来他的文章生动活泼、透析深刻,他的诗词笔力道劲,文采斐然。难道不得力他平时读书能真正“破”书吗?

一个好读书的人能够感觉到读书时妙不可言的乐趣。因而他喜欢读书,即使不能成为伟大的人,也能成为博学的人。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每一本书,都记录着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都寄寓着一个鲜活的灵魂;我们读书,就是寻找这个灵魂,与之对话,并在对话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拯救自己。读书可以让我们和人类中最伟大、最高贵、最智慧的灵魂进行交流,所以说读书人是幸福的,读书人的世界是广阔的。

莎士比亚说: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阅读具有强大的力量,犹如燃烧的火焰,将给人生以光明与希望。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阅读即生活,阅读即探索。我会指导学生在幸福的阅读和写作之路上越走越远。

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进生活,才能让孩子看到生活之源的“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走进生活,才能让孩子学会触摸感悟、体验着生命赋予他们的平凡与感动。

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源泉,所有的作文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只有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生才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套,才会把实践中的真实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

古人云:“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是材料积累的基石。只有在生活中“厚积”,才能在写作实践中“薄发”,写出得心应手的文章,达到“文章自天成”的目的。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累素材。无论是初升的太阳,还是皎洁的月亮;无论是濛濛的细雨,还是电闪雷鸣;无论是盛开的花朵,还是默默无闻的小草,自然界的四季轮回、昼夜更替、春雨沙沙、秋风落叶,还有那绿色的田野,清澈的小河……这一切都是大自然为人们早已准备好的观察题材。应该注意一下,他们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儿,有多大,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切都是大自然为孩子们早已准备好的习作“源泉”。所以,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引导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大自然充满的泥土气息,然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件,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举个例子说吧,春暖花开,可带领学生到校园苗圃里除杂草;双休日,组织学生养家禽、种蔬菜……事后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简短的叙事、写人、写景、状物的文章。因为写作素材学生亲眼所见,就有内容可叙述,有感情可抒发。

引导学生捕捉情境,感知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为学生设置某种“需要”,让学生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留意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悟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份纯真的友情;关注周围的每一件事,留心它们的发生和发展;饲养一只动物,在敬畏生命的同时,呵护所有的生灵;种植一棵花草,在体悟生命的同时,放飞绿色的心灵……让学生从这些乐趣无穷的“天堂”里,捕捉那些情境,感知生动鲜活的写作材料;以“玩”为媒介,指导学生練笔,描述欢乐的场面,表达愉悦的心情,让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语文即生活”这是语文泰斗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大语文”的教育理念。生活是本无字书,因此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还要“阅读”生活,即养成生活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鲜事,才能在我们头脑中落根开花。

总之,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猜你喜欢

文思泉涌
瀑布
瀑布(外一首)
来不及生产力
发言请举手
《课外生活》好伙伴
你会谈“写”色变吗
思过书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句话
小编们的新年愿望
父爱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