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经济的探索与浅析

2021-01-18申振东

陕西水利 2021年9期
关键词:河湖水资源美丽

申振东,张 扬

(1.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人类对于水资源创造财富方式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出现,发展至今,人类已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建立了具有地区经济特色水经济系统。

水经济是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依托水资源,将治水、护水与开发不相协调而发展起来的经济[1]。

1 水与经济发展关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贯穿于社会产生、发展、演化中的重要自然力,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河流使水运交通十分发达,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

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当下,人们开始改善目前的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修建风景园林,扩大了现存的水面面积,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增加了蓄洪、防火等功能,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提升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由此可以看出,水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完备的水资源体系能够保障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能够提升水资源体系建设。

从实质上来讲,经济增长是经济产出增长的过程,而经济产出是多种生产要素的组合[3]。水资源作为经济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生产提供物质基础。但水资源能够给经济提供的生产基础是有限的,即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上限,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只有在适宜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下,才能实现水资源对经济的可持续性支撑作用。

2 水资源属性

水资源是水经济的基础,水资源按用途划分属性可以分为自然属性、资产属性、环境资源属性和生态资源属性[4]。

1)自然资源属性

自然资源属性是水自身具备的、未受到人类活动干预的特征,主要包括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随机性和流动性[5]。我国处在季风地区,夏秋时节降水多,冬春时节降水少,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我国东部靠近沿海,西部深居内陆,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因而呈现出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格局;水资源的变化具有随机性,年、月之间的水量均存在随机变化,因此有丰水年、枯水年、平水年之分;流动性指水作为流体的本质属性。

2)资产属性

资产属性是通过运用水的所有权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的特性。水资源在受控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不具备资产属性。但在被控制起来具有资产属性之后,还可能因某些原因而丧失资产属性,重新转化为自然水[6]。水的资产属性有别于自然资源属性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水不是直接被消耗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被占用的方式将其价值逐步转移至产品当中。

3)环境资源属性

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可通过自然环境进行降解、还原和转化,从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一特性是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超出了自然资源范畴,专家学者们将其称为环境资源特性,它包括可观赏性与舒适性、环境容量与自身的调节能力等。水在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环境资源定义的所有属性。

4)水的生态资源属性

生态资源属性是与人类生产生活间接相关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水既是构成生命的主要要素,也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必备要素。在面临沙尘暴肆虐、土地沙漠化等缺水表现明显的今天,水的生态资源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3 水资源的经济特性

水经济主要研究的是水资源的经济特性,其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系统性、竞争性和相关水产业[7]。

(1)系统性。水资源用途特性不仅涉及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问题,还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一系列前沿学科。水资源的系统性是水经济理论与实践复杂性的决定性因素。

(2)竞争性。既表现在同类产品用途对水资源的竞争性使用,也表现在不同水资源用途之间的相互竞争。水资源的竞争性决定了对其进行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8]。

(3)水产业。水产业是水经济的主体。根据水资源的属性,可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水的自然资源属性,衍生出水利工程、自来水、节水产品和技术以及其它水产品等水产业。

2)根据水的资产属性,衍生出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交通、水上休闲、水权交易等水产业。

3)根据水的环境资源属性,衍生出水生态旅游、水景房、水环境监测、水污水处理、水生态修复等水产业。

4)根据水的生态资源属性,衍生出堤岸绿化、河道护坡植被恢复、湿地公园打造、地下水保护等水产业。

4 传统水经济与现代水经济

传统水经济,即以水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为中心建立的经济系统[9]。集中表现在伴水而居,依水发展运输需求大的重工业产业,如商业等。其特点主要包括:①强调水的经济价值,忽视其生态环境价值;②强调水的直接效益和费用,忽视其间接效益和费用;③强调如何利用水,忽视如何有效开发和节约水;④强调占用水资源,忽视其保值增值的能力;⑤强调水的自然资源产权,忽视其环境资源产权;⑥强调水产品价值,忽视水资源价值;⑦强调政府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视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

现代水经济,即围绕水的属性体系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10]。它主要强调发展旅游产业、水文化、水环保等亲水产业。其特点主要包括:①经济、环境、生态价值并重,保证可持续发展;②直接与间接兼顾,效益与费用并重,保证全面协调;③开发、节约与利用并重,科学使用水资源;④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产权并重,充分发挥水的系统属性作用;⑤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重,做到平衡统一;⑥形成生产生活中使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⑦形成水资源价值评价体系;⑧充分发挥水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机制;⑨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5 水经济在浙江省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统筹推进“六个浙江”建设,全方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加快实现绿色生态功能区的崛起,培养生态经济成为未来发展的引擎。全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打造特色小镇,推进万村旅游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网红、民宿经济的发展。

浙江人民对河湖防洪减灾治理的单方需求,逐渐发展到对河湖生态、景观、人文等一系列的高需求。美丽河湖所带给人居环境的舒适性体验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之一,而水利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水利建设问题以及河湖现状与人民对河湖建设的需求产生了矛盾。浙江省属于江南鱼米水乡,人民对美丽河湖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将这些功能需求与河湖建设和谐统一,实现富饶秀美、人水和谐、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河湖滨水环境,是美丽河湖建设的新要求。

美丽河湖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的河湖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以水为中心促进山水、文化、旅游等优质资源相互整合,以河流为纽带改善产业、交通以及城乡的优化布局,坚持流域(区域)系统治理,清淤泥、通水系、活水网,统筹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等综合治理,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美好家园,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2020 年,浙江省共建设完成美丽河湖140 条,松阴溪、始丰溪被授予“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美丽河湖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河道周边的环境,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水生态文明建设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水环境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基础,优质的水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经济要持续增长就需要河湖水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美丽河湖建设必须要依靠经济发展,只有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才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美丽河湖建设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技术与资金支持,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使水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的建设起初是由白马湖周边美丽的生态环境所引进的,现在已经成为滨江经济发展潜力最大、最具活力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白马湖周边的人文环境。

(3)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美丽河湖建设是把建设水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契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浙江省山水特色与人文禀赋,以河川为纽带,对区域内的旅游、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结合、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区域社会和谐共建,以水文化旅游带动全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域旅游的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截至2019 年底,浙江省已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6155 个、旅游风情小镇73 家、A 级景区村庄7236 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4 家、乡村民宿19818 家。2019 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6 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400 亿元。

(4)提升人居环境,提高百姓获得感

江河湖泊是浙江省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之一。经过近5 年的治理,浙江省水域的基本功能日渐恢复,劣V类水基本消除。自2003 年开始探索河湖生态治理,历经15 年的努力,全省河湖治理成效显著,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百姓对河湖治理的期待也越来越高。美丽河湖建设,要在侧重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河湖的内涵,充分考虑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为百姓创造更多更好的亲水空间和体验。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母亲河的文化,并完善河湖综合管护能力。通过美丽河湖建设来巩固治水成果,让“美丽”看得见,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6 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可以衍生出不同的产业,从而带动出相关水经济,水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现代水经济是围绕水的属性体系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它可以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以满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可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本示范。

猜你喜欢

河湖水资源美丽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河湖长制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