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岗证赛融合”趋势下学前音乐教育课程“3E”教学模式改革

2021-01-18汪超

职业时空 2021年6期
关键词:音乐幼儿园教学模式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课岗证赛融合”对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提出了新要求,课程必须对接工作岗位、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重新界定“3E”教学模式內涵,包括:“体验”(Experience),即感知学前音乐活动;“探究”(Explore),即梳理、分析、设计学前音乐活动;“展示”(Exhibit),即模拟和实战学前音乐活动。该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坚持学生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及产教融合。

关键词:课岗证赛融合;学前音乐教育;“3E”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兴起了“课岗证赛融合”的新风向。在此理念指导下,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应探索新的改革路径。

一、“课岗证赛融合”对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课岗证赛融合”趋势下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应根据幼儿园教师工作岗位标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标准来调整教学内容,其要求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接工作岗位

2012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1],同年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艺术发展指标定位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维度[2]。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音乐活动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教师必须在指南精神指导下,根据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计划和撰写合理的音乐教学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准备、方法、过程等,并具体实施音乐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在音乐领域的感受与欣赏能力、表达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在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中应将此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对接工作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突出实践教学

“课岗证赛”融合的目的是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能力,既具有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又有竞赛获奖证书的多证书人才,从而实现培养集专业知识、专业情感和专业能力于一身的专业人才的目标。[3]从课岗融合的角度看,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音乐活动实践能力;从课证融合的角度看,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音乐活动的出现频率较高,主要体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歌曲弹唱伴随表演,另一种是歌曲弹唱伴随音乐活动设计和模拟教学。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应培养学生应试的能力;从课赛融合的角度看,学前教育技能大赛包括视频分析、教学活动设计和说课赛项,皆涉及音乐活动领域。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应培养学生应赛的能力。基于这三方面,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表演能力,较强的学前音乐活动设计能力、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4]

(三)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幼儿园在办园模式、条件、教育特色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涌现出了一批以音乐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岗位需求也变得多元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调整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包括培养具有音乐教育专长的幼儿园教师。学生不再只需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和能力,还必须在音乐教育领域内敢于怀疑、善于思考、用于探索,成为音乐教育领域的创新型教师。[5]

二、学前音乐教育课程“3E”教学模式内涵

“3E”教学模式最早运用在英语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3E”教学模式,即体验(experience)、探究(explore)和表达(express)。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实践对其他课程具有示范作用,可引领其他相关课程的创新型变革[6]。综合音乐素质理论认为学生应以欣赏者、创作者和表演者的角色,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分享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各个教学水平和程度上,均能建构起诸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因此,始于英语教育专业的“3E”教学模式非常契合学前音乐教育课程。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可以重新界定 “3E”的内涵,即“体验”(Experience)“探究”(Explore)“展示”(Exhibit)。该教学模式符合“课岗证赛融合”对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一)“体验”(Experience)——感知学前音乐活动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的发动与促进作用,脑科学研究表明先情感体验后认知表达有助于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工作,提高学习效果。在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中,高校教师化身幼儿园教师,高校学生化身幼儿,由教师面对学生组织一次音乐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奏乐活动、游戏活动)。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不同类型音乐活动的风格特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流程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Explore)——梳理、分析、设计学前音乐活动

1.梳理。学生根据教师在第一部分所组织的体验活动,发表自己对这种活动类型的看法,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该设计形式有助于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符合学习规律。具体需要梳理的知识要点包括如何根据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计划一次音乐活动(曲目、情节、道具、动作、队形等),如何撰写合理的音乐活动方案(活动目标、准备、方法、过程等),如何具体实施音乐教学活动(组织、观察、指导、评价等)。

如何根据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计划一次音乐活动?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幼儿心理学知识,掌握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年龄段特点。教师还可以适当融入更专业的音乐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强调音乐活动基本要素的注意事项:第一,曲目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形象或情感应是幼儿熟悉、理解且能唤起幼儿兴趣的;形式应简单,结构应工整且长度适中;曲式结构应有重复、对比、再现、变奏、回旋等;考虑作品在内容、形式和题材等方面的多样性。第二,情节要容易用音乐来表现,音乐表现的方式应能为幼儿所接受和理解;情节是幼儿所熟悉和喜爱的,并容易让幼儿从中获得生理和心理情节角色满足的;情节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幼儿能从中自然地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第三,道具选择应呈现出一定的年龄发展特点,年龄越小的幼儿道具应越直观形象、充满趣味,年龄越大的孩子可以使用音符卡等抽象道具。第四,动作包括原地动作和队形动作,当在原地对动作熟悉之后,可以增加队形变化,如单圈、双圈、横排、纵列等。

如何撰写合理的音乐活动方案。第一,活动目标撰写最好以幼儿为主语(站在学习者幼儿的立场考虑问题),强调幼儿发出的动作(用动词体现),表述可见行为;保证目标体系的完整(如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针对本班幼儿近期发展问题或发展趋向,恰到好处地发掘和利用原有音乐素材的教育潜力[7]。第二,活动准备包括音乐、道具和场地;第三,活动方法突出游戏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水平,可以将使用游戏化教学的音乐活动形式尽量转化为单纯的音乐游戏形式,减少教学比重,最大程度吸引幼儿的参与,在音乐游戏的快乐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第四,活动过程中注意区分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奏乐活动、游戏活动各自的特点,总结出每类音乐活动类型开展时的普适性流程,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创造性变式。

如何具体实施音乐教学活动。第一,教师应立足音乐教育心理学,梳理科学的音乐教学活动组织方法。第二,重点介绍如何使用各类观察方法对幼儿的活动表现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进行有效介入和指导。第三,使用音乐测评量表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为下一次活动目标设计寻找依据。

2.分析。“课赛融合”理念特别强调学生的视频分析能力,因此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有必要将此能力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当学生掌握了某类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理论后,应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幼儿园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师幼行为,进行专业解读。本教学步骤中教师播放幼儿园音乐活动优质教学视频供学生观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问题可包括:第一,活动中的曲目、情节、道具、动作、队形都是如何体现的,是否合适。第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是什么,是否合适。第三,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何,教师对幼儿的特定行为是否进行了回应,回应效果如何。

3.设计。最后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前音乐活动探究,讨论如何设计曲目、情节、动作、队形等,并撰写规范的活动方案。这是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结果进行实践运用,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设计步骤应充分运用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辅助学习材料,包括音乐素材、绘本、优质音乐活动文字案例、专业图书、幼儿园教师优质音乐课程。学生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不断讨论,最后形成一个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教师对每组方案进行审阅和点评,帮助学生进行科学设计。

(三)“展示”(Exhibit)——模拟和实战学前音乐活动

展示部分是“课岗证赛”的集中体现,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由说课和模拟教学两个实训项目组成:说课实训,需要学生说清楚小组作业音乐活动方案的设计原因,说课能力是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和入职考试的关键能力;模拟教学实训,需要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师,组织一次音乐教学活动,这是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的必备能力。校外实训则是学生在幼儿园和其他学前社会机构进行顶岗实习,必须完成一定的音乐教学活动,准备好活动方案、教学视频和活动反思,由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

三、学前音乐教育课程“3E”教学模式特点

(一)学生本位

学前音乐教育课程“3E”教学模式坚持学生本位的思想,即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设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開展教学,把学生的学前音乐教育能力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该门课程开设时,学生已有去幼儿园见习的经历,但是在见习期间不一定都观摩过所有类型的音乐教育活动。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首先直接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知。然后,学生发表活动感悟、梳理音乐活动特点、讨论优质课、设计具体活动方案,全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仅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最后,学生必须通过校内外实训将所学进行展示,充分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二)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德国职教领域,并影响到我国高职课程第三次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结构,按完成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顺序重新整合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了“在校学习”与“幼儿园工作”的无缝对接。对于学前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工作过程特点,对于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奏乐活动和游戏活动五种传统活动类型进行具体工作步骤的介绍,包括:1.计划音乐活动(曲目、情节、道具、动作、队形);2.撰写音乐活动方案(活动目标、准备、方法、过程);3.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组织、观察、指导、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对应的行动体系教材,教材以五种活动类型为五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重点突出每种活动类型三个步骤的工作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详细阐释,进行图片、文字和视频的立体化呈现。每个项目理论学习结束后设置实训环节,对应实训内容设计具体的量化考核评价表。引入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产教融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7]学前教育课程突出了实践教学,在产教融合方面除了包括传统理念下的高校与幼儿园合作,还可以尝试拓展合作范围,即与校外学前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如合唱教室、琴行等)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前往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不仅能掌握基本的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的相关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音乐特长,成为一名有音乐特长的幼儿园教师。

总   结

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顺应“课岗证赛融合”职教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3E”教学模式坚持学生本位,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坚持开发工作过程体系教材,变革教学内容,坚持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将课堂扩展到工作一线,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考证竞争能力、参赛竞技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209/t20120913_145603.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EB/OL]. [2020-07-30].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7/201210/xxgk_143254.html.

[3] 曹莉.“课岗证赛”融合式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创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5):41.

[4]  彭鹏.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3):119.

[5]  孙一鸣.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04):122.

[6]  钟彩顺.创新型英语师范教育的3E教学模式研究——以“中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研究,2015,29(04):35.

[7]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47-4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20-08-12] .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712/t20171219_321953.html.

收稿日期:2021-1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游戏课程化理念下学前音乐教育‘3E教学模式研究”(19YB320)

作者简介:汪超(1986- ),女,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幼儿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爱“上”幼儿园
音乐
想念幼儿园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音乐
幼儿园私家菜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