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告别焦虑,融入幼儿园

2021-01-18沈剑娜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入园情绪幼儿园

沈剑娜

幼儿园开学的前一晚,壮壮家发生了这样一幕。壮壮:我不想上幼儿园,幼儿园里没有妈妈。妈妈: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壯壮:不行,太久了。我会想你的。妈妈: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多好!壮壮:不行,我就要妈妈。说着,壮壮开始号啕大哭,妈妈眼含泪水,无奈又心疼。

入园,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断奶期,是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面临的一道坎。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对父母有着特别的眷恋,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基础不安”。这种现象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和父母正式分离的阶段会明显地出现。由于孩子第一次离开亲近的抚育者,而且新环境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语言和社交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绝大多数孩子会因此产生分离焦虑,表现出行为和情绪上的强烈反应。孩子的紧张情绪又会传递给家长,导致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后也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孩子从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是一个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特殊时期。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孩子的核心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告别焦虑,融入幼儿园。1激发孩子对入园的兴趣案例1:幼儿园门口,尾巴紧拉着妈妈的手不放,眼睛里噙满泪水:“我不想上幼儿园,我不要去幼儿园。”尾巴边说边蹲在地上耍赖。妈妈大声对尾巴说:“别哭了,再哭,妈妈就不来接你。”尾巴哭得更厉害了。

面对分离,即使家长已经提前和孩子做了充分的交流和约定,孩子仍然会紧张和害怕,不愿走进幼儿园,这是孩子对陌生环境、人以及即将面对的独立活动产生畏惧的一种表现。2-3岁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还不成熟,往往难以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只会直白地理解话语的表意。当家长说出一些威胁的话语时,孩子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制止他的行为,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恐吓和威胁不但不能让孩子听话,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孩子缺少安全感,变得更加依恋父母。这也会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如何做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情绪,保护孩子柔嫩、敏感的内心,从情感上帮助他们消解因离开熟悉的环境、家人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入园前,家长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带孩子去幼儿园玩耍或参观,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体验快乐有趣的幼儿园生活。

营造入园的气氛,为孩子提前购买入园需要的物品,如小书包、水杯、姓名贴、蜡笔等,让孩子体验即将上幼儿园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幼儿园趣事,同时利用绘本,如《我爱幼儿园》《汤姆要上幼儿园》等,进一步激发孩子入园的积极性。2帮助孩子对教师形成依恋案例2:晚餐时沐沐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一块排骨忍不住舔舔手指。奶奶心疼地说:“你中午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吃饱了吗?”沐沐一边啃着排骨一边看着奶奶,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奶奶说:“看把我小孙女饿得,一定是中午没吃好。明天去幼儿园一定要多吃一点如果有小朋友欺负你,记得一定要告诉老师!”

第一次和孩子有较长时间的分离,部分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会出现焦虑情绪。家长的情绪状态会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加剧孩子的焦虑情绪。此外,家长消极的语言暗示会让孩子认为幼儿园是不好的地方,这会加重孩子的入园不适应,延长孩子入园适应期的时间。家长如何做

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努力做到心态平和,对幼儿园的管理有信心,相信教师的专业能力,相信孩子的成长和适应能力。

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与老师进行亲切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

在孩子面前多夸夸老师,表明老师是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他的人。

密切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和每日活动,多和孩子交流幼儿园里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尽快感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乐趣,爱上幼儿园生活。3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案例3:最近一段时间,老师向卢卡妈妈反映,卢卡在幼儿园就餐时吃完半碗饭,就等着老师喂他。如果老师要求他吃完,他就开始大哭,说家里都是妈妈喂的。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导致部分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独立地进餐、大小便、穿脱衣服和午睡等。幼儿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差异较大,基本生活技能的缺失,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产生诸多阻碍。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提前对孩子进行入园适应训练,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如何做经常提醒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帮忙穿脱衣服、喂饭。

提前了解幼儿园的一日作息安排,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独立午睡的习惯。

训练孩子的独立如厕能力,孩子在有便意时会发出一些信号,家长要注意观察,及时提醒。另外,家长可以利用一些绘本,如《如厕我不怕》《提裤子》等,引导孩子自主如厕。

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提醒孩子提早洗漱,为入睡做准备;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哼唱儿歌,营造睡眠的氛围,让孩子尽早入睡。4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案例4:幼儿园里,堂堂和海鑫一起玩车模。他们各自选择了一辆车模,堂堂对自己挑选的车模爱不释手。玩了一会后,海鑫突然一把抢过堂堂的车模:“我要玩这个。”堂堂生气地说:“我不想在这儿玩了,也不要跟你做朋友了。”海鑫听完,大哭起来。

孩子在家庭中接触其他同伴的机会较少,如果家长没有为孩子提供太多的社会性发展机会,孩子会因此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不知道如何处理和同伴的关系。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的孩子来到幼儿园这个隐藏着各种冲突的“小社会”时,必然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不利于入园适应。家长如何做

引导孩子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技巧,如礼貌用语、分享玩具等,使孩子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邀请其他孩子来家里做客,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多带孩子去超市、广场等人多的场所,为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创造契机。

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以礼待人、与人分享,孩子也会向家长学习。5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案例5:彤彤非常腼腆,在幼儿园里很怕和别的小朋友对话。偶尔讲话也总是断断续续、语序混乱,加上彤彤说话的声音比较轻,大家都不知道她讲了什么。久而久之,班上的小朋友渐渐疏远了她。彤彤每次去幼儿园,都要大哭一场,怎么也不愿意进去。

孩子通过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的动机、需要、不满和见解,语言是孩子融入集体生活的基本工具。虽然大部分孩子能清楚地理解他人的话语,但是在语言表达上往往有困难。而这种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进而影响孩子的入园适应。家长如何做

带孩子走出家门,让孩子认识周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孩子语言的发展提供条件。

在孩子表达自我时,多鼓励、表扬孩子,使孩子树立起敢于讲话的自信心。当孩子表达不清晰或不完整时,引导和鼓励孩子把话讲完。

让孩子懂得,倾听是一种礼貌,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利用问答交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完故事后回答问题。

陪孩子阅读、讨论感兴趣的话题,逐渐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坚持性和理解能力。

其实孩子的要求很简单有安全感、爱以及丰富的活动。希望所有新人园的孩子都能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平和安稳地度过这段艰难又重要的人生“第二次断奶期”

猜你喜欢

入园情绪幼儿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爱“上”幼儿园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情绪认同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