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高职院校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2021-01-17笑,易

河北职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戎 笑,易 烨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并蔓延。为保障教育教学的延续性,教育部实施了延迟开学等举措,并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停课不停学”是教育界应对疫情的积极举措,彰显了教育的积极有为,但同时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和临时性,许多院校在实施在线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保障在线教学的实施效果成为院校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一、疫情期间高职院校在线教学实施的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20 年1 月,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球,为了防止疫情的传播与蔓延,人们被迫减少聚集、隔离在家,开始居家办公与学习。在教育领域,世界各国纷纷启动在线教学,以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作为最早做出积极应对的国家,我国教育部自2020 年1 月21 日开始部署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截至4月1日,连续发布66 条战“疫”动态,就学生学习、考试、就业、资助、心理辅导等各种问题做了安排。[1][4]2020 年1 月30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 春季学期延迟开学的通知》,要求各类学校春季学期推迟开学,且未经批准,学生不能提前返校。随后教育部呼吁各大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2]2 月2 日,教育部推出人民网公开课、高校邦等22 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 万余门在线课程供高校免费使用,覆盖本科所有12 个学科门类和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2月5日,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明确提出了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立即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实施方案、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等9项具体工作任务,同步发布了22家在线课程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服务方案信息。[3]随后,“一场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和一次自发组织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4]拉开帷幕。

(二)在线教学课程平台和教学模式

1.课程平台的选用。疫情期间高职院校实施在线教学时课程平台的选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学院与商业机构合作共建的平台,即各个学院的SPOC 平台。该平台往往已经建有相对完善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并已组建好授课班级,课程团队已利用课程实施过在线教学,在线教学经验和储备较为丰富。二是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例如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江苏省高校在线课程中心等。三是一些口碑较好的商业平台,如智慧职教、学银在线、智慧树等平台。

2.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往往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直播课模式,即事先准备好教学资源并推送给学生预习,正式授课时间利用直播工具如企业微信、QQ等进行线上授课、讨论和答疑等教学活动。直播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强等特点,但遇网络高峰容易出现卡顿、滞缓等问题。二是录播课模式,即教师提前将完整的授课过程录制成视频并上传至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录播课不受课表时间限制,可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但存在互动性差、学习完成率低等问题。三是资源包+在线答疑模式。教师提前将授课所需的PPT、微视频、作业等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和答疑。

二、疫情期间高职院校在线教学实施的反思

“停课不停学”是面对突发疫情的无奈之举和应急之计,同时彰显了教育的积极有为与改革创新,即如何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在线教育教学,[5]促进学生持续学习和有效学习。但由于准备时间仓促、教师信息素养储备不足等原因,在线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教学平台运行不稳定影响教学满意度

在线课程教学平台作为线上教学的重要载体,对线上教学质量影响重大。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中教学平台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一方面由于在线教学平台硬件设施不完善,导致高峰期用户激增时容易出现网络平台卡顿、声音滞后、流畅性不佳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的交互性。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了一批优质精品在线课程,也诞生了一批受到高职院校青睐的课程平台,但一些高职院校和教师面对众多平台和海量的教学资源显得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各大平台虽然在功能模块上都日趋完善,但在兼容性、资源的共享性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二)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影响授课效果

技术要成为变革教与学的力量,成为促进学习产生预期结果的要素,必须依靠教育者参与,依靠科学的理论支持。[6]由于线上教学准备时间短及自身信息意识不足等原因,部分教师在授课之初存在焦虑、抗拒等情绪,主要包括对线上直播和教学材料准备、学习过程管理、教学平台使用等方面的忧虑。[7]此外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在线教学理论指导,对在线教学活动设计、在线教学策略选择方面有失偏颇,难以实现对课堂纪律的管控,部分在线课堂一度出现混乱的现象。[8]这就需要加强信息化素养和能力的培训,加强在线教学理论指导,促使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三)师生缺乏有效互动影响学生学习体验

学生学习主动性问题是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当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线教学所造成的师生在物理空间上的隔离状态,势必对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概念认知偏差导致在线教学的呈现形式只是将传统的课堂照搬“上网”,授课模式也只是利用PPT 进行单纯的知识点讲解,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学生存在自控力不强等问题,在缺乏教师约束的在线课堂,上课玩手机、旷课、不交作业等现象频出,影响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在线教学缺乏有效监督影响教学质量

在线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监督考核相较课堂教育更加困难。[9]“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由于疫情而突然兴起,各类在线教学应用平台也纷纷推出,教学方式五彩纷呈,直播、录播、线上发布任务等形式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增加了在线教学质量监督与考核的难度。但是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在线教学课程过程缺乏质量监控评价机制,任课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实施标准,导致教师个人成为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教学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与自我探索的经验与技巧,严重影响了在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迟开学不停学”要求,快速启动教学进程调整等工作,根据在线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平台、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开展录课等准备工作,在学院原定开学日,全院顺利开通网课,成为浙江省高职院校中第一所全面启动在线教学的院校。[10]学院如此快速、高质量地开展在线教学离不开全过程、全方位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基础保障:探索建立“1+N”教学资源融合平台

为保障在线教学的顺畅运行,确保学生学习效果持续稳定,学院在已有的校本“在线课程平台”基础上,充分结合其他平台和软件的特点及优势,探索建立以校本“数字化课程平台”为核心,N个教学平台为支撑的“1+N”教学资源融合平台。首先充分发挥学院已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功能,组织教师在此平台进行授课、任务布置、答疑、指导等。另外对接整合其他教学平台和软件,如智慧职教、学银在线、企业微信、钉钉、腾讯课堂等,充分利用其优势和特点,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再开发,帮助教师灵活选择,规避了因在线访问量而造成的网络塞车等风险,有效地保证了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保障:建立“协助性、互动性”线上教学模式

首先,以学院原有的在线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制定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质量标准》,全面规范在线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环节。其次,加强课堂教学的协助与互动。一是注重导学,教师通过微课或作业的形式精心设计导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本课的重难点,进行思考学习。二是积极探索在线协作性学习。在每个班级建立多个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并在组内进行互助。这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促进学生共同成长。三是利用平台工具提高教学环节互动性。例如实现使用投票功能了解学生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分布,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讨论;使用连麦功能实现直接与个别同学进行实时交流,由此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深度学习的开展。

(三)师资保障:建立“培、指、研”三位一体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通道

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储备程度决定了其融入教育信息化变革程度和享受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红利程度。趁此机会,学院建立了“培、指、研”三位一体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通道。一是开展在线教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培训。实施院系两级信息化培训,学院利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在线教学理论培训、网络平台使用、建课、用课等培训,运用在线教学理论重构重塑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结构、再造教学流程、重整教学评价,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达成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目标。[11]各系部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帮扶,利用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帮助,快速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适应在线教学的需求,保证远程教学质量。二是注重对教师进行远程强化指导。疫情期间快速提供各平台系统操作指南,并快速组织技术人员,通过QQ 群等途径为开课教师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凝聚团队智慧,加强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在线教学研讨活动,组织集体备课、交流线上教学心得体会、分享线上教学遇到的共性问题,集团队智慧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共享。

(四)监督保障:建立过程性在线教学评估模式

在学校层面,着力推动在线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化。要求各系部每日填写《防控期间系部教学工作每日报表》和《在线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表》,统计系部当日主要教学工作和存在问题,以便教学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掌握动态,及时跟进,及时指导。在督导层面,加强过程性教学质量监督。建立“学校督导-系部统领-专业负责-学生反馈”质量监控体系,体系内各责任人定时收集教学信息,并及时反馈,形成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记录、全面反馈的质量评价模式,确保在线教学“不缩水”。在教师层面,实施“过程+结果+家长反馈”三项考核相结合,以评估学生学习状态。过程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如出勤率、作业完成率、回答问题积极请等。结果性考核基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或考试情况而评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度。此外,疫情期间的现在学习以居家学习为主,家长是孩子学习状态唯一的现场观察者,因此,学院还设计了网络问卷,通过家长填写调查学生居家学习状态和成效,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监督。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