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交配时间对桂蚕N2原种生产的影响

2021-01-16叶建蔚黄扬玉莫柳静谭福洋李枫烨兰艳妮浦月霞

广西蚕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原种交配时段

叶建蔚,黄扬玉,莫柳静,谭福洋,李枫烨,兰艳妮,浦月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 530007)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亚热带抗血液型脓病的强健性夏秋用四元杂交桑蚕新品种,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和夏秋期饲养具有较高的血液型脓病的抵抗性和丰产性[1]。桂蚕N2自2012年开始各级蚕种扩繁以及2013年在农村推广以来,期间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稳定且一代杂交种良繁成绩优于两广二号[1-2]。但是,在三级原种实际繁育过程中却出现产卵量少、不良卵多的情况,尤以中系品种更甚。研究表明,桂蚕N2的两个日系原原种的单蛾造卵数、产卵率、良卵率都显著高于两个中系原原种,以NC9C的产卵率和良卵率为最低[3],因此,提高中系品种的单蛾造卵数、产卵率和良卵率是提高桂蚕N2良繁系数的关键。以往研究表明,延长交配时间可提高家蚕的产卵率和良卵率[4]。故设计本次试验,明确不同交配时长对生产桂蚕N2杂交原种的影响,从而优化桂蚕N2制种技术,提高桂蚕N2的良繁系数与原种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家蚕品种为桂蚕N2原原种NC99R、NC9C、NJZ、NJ7,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原种繁育科提供。

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8年6月,试验地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1.3 试验方法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83—2003《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81—2003《桑蚕制种技术规程》规定进行供试品种的饲养、上蔟和保护,按标准精选蚕蛹。盛出蛾当天早上5:00感光,每个品系选取600只体形适中、健康、成熟的母蛾,平均分成3组,每组200个,分别与对交品种的健康公蛾交配,每一组分别交配4 h、5 h、6 h,每组200只蛾中随机抽取84只蛾调查,28只蛾为一个观测区,3个重复,拆对、排尿,将每个品种、每种处理的单个母蛾投到对应品种、对应序号的蚕种圈上产卵,每隔2 h移动一个圈直至21:00,之后便不再移动位置至次日上午7:00止,按标识编号单独袋蛾和收集蚕种,蚕种放置于温度25℃、相对湿度为70%的保护室中待蚕卵转为固有色后分别调查产卵后母蛾的遗腹卵数、产卵率、良卵率和各时段良卵数。

1.4 数据分析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交配时间对桂蚕N2原原种杂交后产卵影响的分析

桂蚕N2原原种与对交品种分别交配4 h、5 h、6 h,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单蛾产卵率和单蛾良卵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C99R、NC9C和NJZ的单蛾产卵率在交配5 h时最高,NJ7为4 h最高并且随着交配时间的增加单蛾产卵率逐渐降低;单蛾良卵率除NC99R随交配时长增加而升高,个体间开差随交配时间的增加而变小以外,NC9C、NJZ和NJ7均随着交配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个体间开差随交配时间的增加而变大(表1)。

表1 桂蚕N2原原种杂交交配不同时长的产卵性能

2.2 桂蚕N2原原种不同交配时长各产卵时间段的产卵情况

2.2.1 NC99R×NC9C NC99R×NC9C同一产卵时间段的累计产良卵比例随着交配时长的延长而增加。其中,交配4 h后投蛾,0~2 h良卵数为0,4~6 h为良卵数峰值时间段且良卵率为3种交配时长中各产卵时间段内的最高。交配6 h后投蛾,0~2 h、2~4 h两个产卵时间段内的良卵比率均显著高于交配5 h和4 h。交配6 h的良卵峰值在投蛾后的2~4 h,比交配4 h和5 h提前一个产卵时段(表2)。

表2 NC99R×NC9C 3个不同交配时长的各时段产卵情况

2.2.2 NC9C×NC99R NC9C×NC99R同一产卵时间段的累计产良卵比例随着交配时长的延长而增加,同时良卵峰值产卵时间提前。其中交配5 h的2~4 h的良卵比例显著高于交配4 h和6 h同时段,并且为3种交配时长的所有产卵时段中最高值。交配6 h的0~2 h的良卵比例显著高于交配4 h和5 h同时段(表3)。

表3 NC9C×NC99R 3个不同交配时长的各时段产卵情况

2.2.3 NJZ×NJ7 延长交配时间可显著促进NJZ×NJ7产良卵的时间提前,同时良卵产卵峰值时间提前。交配4 h的良卵峰值时段为4~6 h,交配5 h和交配6 h的良卵峰值均在2~4 h。并且,交配5 h和6 h的0~6 h的累计良卵比例均超过80%,以交配5 h为最高(表4)。

表4 NJZ×NJ7 3个不同交配时长的各时段产卵情况

2.2.4 NJ7×NJZ 缩短交配时间可促进NJ7×NJZ产良卵的时间提前,交配4 h的良卵峰值在投蛾后的0~2 h,峰值突出,良卵率随着交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交配5 h和6 h的产卵峰值在投蛾后的2~4 h,4 h后的各产卵时段的良卵比例逐渐减少。各时段的良卵率在P<0.05水平下的差异性分析,除了2~4 h表现为差异显著以外,其余几个时段的良卵率均显示差异不显著(表5)。

表5 NJ7×NJZ 3个不同交配时长的各时段产卵情况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结合本次试验结果可知,与刘宏[4]的研究有所不同,通过延长交配时间并不能显著地提高桂蚕N2三级原种繁育的良繁系数,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本次研究的家蚕品种为桂蚕N2,与前人研究的品种不同,因此可能存在品种间的差异。二是影响桂蚕N2原种造卵产卵的因素很多,交配时长对提高桂蚕N2原种繁育系数的影响较小。今后可针对这两点开展相关的研究。

通过本次试验,明确了桂蚕N2制双交原种不同交配时长各产卵时间段的产卵规律。其中NC99R×NC9C、NC9C×NC99R和NJZ×NJ7均可通过延长交配时间促进提前产良卵,显著提高投蛾后前6 h的累计良卵比例,从而有效地降低这3个原种蚕种的卵龄开差。在生产桂蚕N2即浸原种的过程中,NC99R×NC9C和NC9C×NC99R延长交配时间至6 h、NJZ×NJ7和NJ7×NJZ延长交配时间至5 h有效降低蚕种的卵龄开差,以降低后期因蚕种卵龄开差大引起的蚕种即浸产生的损失。

在本次试验中,不同交配时长调查良卵数的各产卵时间有所重叠,并不能精确地反映不同交配时长对桂蚕N2原原种制双交原种产卵峰值的影响,今后在试验中应多注意相关的内容改进。

3.2 小结

桂蚕N2杂交原种生产中,分别交配4 h、5 h和6 h,单蛾产卵率和单蛾良卵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系品种NC99R、NC9C和日系品种NJZ的单蛾产卵率为交配5 h最高,日系品种NJ7交配4 h单蛾产卵率最高。NC99R平均单蛾良卵率随着交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余3个品种的平均单蛾良卵率均是交配4 h时最高。

桂蚕N2的4个原原种杂交不同交配时间的产卵情况不尽相同。桂蚕N2中系品种NC99R、NC9C和NJZ均表现出随着交配时间的增加,始产良卵时间提前,良卵峰值的产卵时段提前,同一产卵时段的累计良卵比例随着交配时长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而NJ7则不同。NJ7交配4 h在2~4 h的产良卵峰值非常突出,并且良卵率随着交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交配5 h和6 h各时段均有一定量的良卵分布,良卵峰值不突出,良卵峰值随着交配时间的增加而后延。

综合试验的所有结果,生产桂蚕N2原种时,NC99R、NC9C和NJZ可延长交配时间至5 h,NJ7交配4 h。生产即浸种时,NC99R交配6 h,NC9C和NJZ交配5 h,NJ7交配4 h,可有效降低蚕种的卵龄开差。

猜你喜欢

原种交配时段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交配的最佳工具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说说“自交与自由交配”
美洲虎,丛林霸主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