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同行评议实施现状及创新研究

2021-01-15朱家席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审稿人评议学报

朱家席

(蚌埠学院 学报编辑部,安徽 蚌埠 233030)

学术期刊就具体学术成果进行专家评价时,同行评议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对此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同行评议是提交给期刊的文章被不是编辑部成员的专家严格评价”[1],它同样也是高校学报广为采用的一种审稿机制。高校学报的审稿包括编辑部初审、编委或外审专家审稿(外审)、主编或编委会(复审)最终决定是否录用,其中的外审环节一般指同行评议中的专家评审。同行评议的审稿意见代表着学科领域较为权威的观点,对于送审论文最终能否被录用至关重要。换言之,在学报编辑部或编委会不能判断投稿论文学术质量的情况下,外审意见几乎等同于复审意见。可见,同行评议作为一种学术质量控制策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高校学报现行同行评议制度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求创新同行评议制度,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学报审稿中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同行评议在国内论文评审中通行已久并取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但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尤其是与高校学报的关联研究,现有成果多集中在专业期刊编辑出版上。以“高校学报+同行评议”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检索,时间期限为1980年至2021年4月份,共搜索到1526条相关结果;作为标题进行检索则仅有3个相关结果。对检索结果进一步分析可知,与高校以及高校学报相关联的同行评议研究文献计69篇,占比4.52%。由此可见,把高校学报和同行评议关联起来进行研究始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学者是将视角指向专业的学术期刊,其中关系较为密切的集中于“科技期刊”“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学术评价”“同行专家”“专家遴选”等。

在检索的现有研究成果中,首先,是针对同行评议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樊秀娣回应了国内对同行评议“权力支配,人情主导,标准缺失”等诸多问题的质疑,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在于同行评议制度没能实施到位,同行评议的优势没能很好发挥出来,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在同行评议中引入负责任的学者、申诉机制、加强制度保障等[2]。王谦针对审稿制度过程中因论文造假导致的大规模撤稿、因复审专家问题导致的不合理弃稿等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对学术不端现象的惩罚力度,建立健全同行评议审稿制度等以规避之[3]。代小秋等通过问卷调查,针对作者对退稿意见有异议时的申诉意愿进行分析,探讨建立科学通畅的申诉流程、申诉渠道,从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业务能力[4]。储冀汝从科技期刊可以采用公开评议报告、实施开放式同行评议的可行性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建议[5]。以上在同行评议制度方面的探索,集中于制度缺陷的完善,在实践中有针对地予以补缺补差。

其次,在责任编辑、审稿人权限运行及技术操作层面上,王景周通过分析同行评议中审稿人的拒绝审理、拖延审理、无效评审、邀约无回应等行为与知识隐藏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明晰审稿人知识隐藏的影响要素,进而主张进行有效的干预[6]。陈未鹏针对同行评议制度中的学术期刊编辑角色定位上存在局限,提出新的观点,倡导对学术期刊编辑角色重新定位,以强化同行评议中编辑的责任担当,并对同行评议流程加以主导和拓展[7]。这些研究主要着眼于责任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强调人为因素的主观色彩及其影响力。

再次,直接以高校学报为视角对同行评议开展研究方面,陈素清等对如何选择高校学报稿件外审专家提出建议,包括从推荐的审稿人中物色,从文献资源库、博士、硕士招生网站及基金委员会网站等网络资源中筛选[8]。王颖针对同行评议纳入高校学报运行机制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指出同行评议的先进性及其评议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并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加以平衡[9]。上述研究虽然直接以高校学报为对象进行分析,但缺乏系统性,且纵深不足。

总体来看,将高校学报与同行评议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研究不够具体、深入,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为此,在对高校学报现行同行评议制度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和措施。当前,高校学报中仅有少数如985、211高校的学报进入核心期刊名录,竞争力相对较强,绝大多数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报都是游离在核心之外,在学校机构设置中有意无意地“被边缘化”,编辑部资源配备方面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工作压力和难度较大。为此,本文主要以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例举探讨这一类高校学报中同行评议制度的实施情况。再者,进入核心期刊名录的名校学报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运行体制则与其他普通高校学报大体一致,还是应该有别于社会专业办刊的,因此在研究问题的分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性。

二、高校学报同行评议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研的密切程度加大,科技论文的产出及传播也愈发得到重视。以高校学报为例,同行评议中也面临着评审论文增多、审稿人选择困难、评议质量不尽如人意、同行评议制度设计不规范等日渐凸显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并尽快解决。

(一)高校学报同行评议面临前所未有的评审论文数量压力 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学科研究深度广度不断扩大,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不断融合拓展,科研论文的文献量剧增。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科研环境的巨大改变,为高校学报带来意义深远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同行评议带来诸多新的挑战。近年来,高校作为科研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的论文产出量逐渐增多,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得以拓展,学报自然来稿数量也不断增加,但受制于高校体制,成熟的评审专家数量有限,难以应对大量的同行评议工作,从海量论文中精选稿件,及时、科学、全面评估稿件学术水平的压力日增。

早在2008年,Alberts等就提出同行评议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不断增长的科研文献给评审工作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压力[10]。2018年Publons发布的《全球同行评议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研究人员每年花费大约6850万小时进行审稿,相当于7800年;全球期刊每年等待所有稿件的同行评议反馈的时间大约为72万年[11]。由于高校学报承担着培养基础科研人员的任务,故也存在着来稿数量不断增大的压力。官方统计公布,2019年研究生考试报名238万人左右,招生72万余人;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341万余人,比2019年增长17%,招生规模增加18.9万人左右。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校会要求公开发表专业论文,作为毕业、评奖的依据,而这类论文一般情况下多流向高校学报。再加上各种科研项目、教研项目结项需要发表的论文作为支撑,这些论文有很大一部分会投往高校学报。急剧增加的科研论文无疑会加大审稿人的工作负担。

(二)同行评议过程中选择审稿人困难 同行评议的起点是辨别、甄选合适的审稿人,高校学报编辑部应确保来稿被科学、正确审阅,避免那些不适合的、不严谨的审稿意见对稿件作出草率的评议。同行评议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选择审稿人困难,无法保证将每一篇稿件都精准传送至最为合适的审稿人手中。由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有限的候选人可能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并不熟悉,这无疑会影响到审稿的周期和质量。随着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日渐加深,同行评议人研究领域与评审学术论文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评审中一旦出现了专家不匹配、评价不客观等问题,就很难得到科学、公正的审稿意见。例如,有些音乐、文学类的论文引入数学统计方法,利用SPASS、Develve、Excell VBA等专业软件进行分析,这对学报编辑部选择同行评议专家就更加困难,有时找了几位审稿专家都会被拒之门外。

(三)高校学报同行评议制度设计不规范 当前高校学报在同行评议中多采取盲审制度,以双盲评议为主,也有个别期刊采用三盲评议制度。发外部专家评议环节并未规定稿件送一位、两位还是三位专家评审,理论上说,送审专家越多,则越容易接近科学、精准的评审结论,但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外审专家数量、学报编辑部的成本核算(给付审稿人的劳动报酬)、审稿周期、责任编辑的精力等因素。假设待审稿件只送一位外审专家进行评议,则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会大大增加;如果送两位外审专家但给出的结论却截然相反,编辑部又将如何处置?至于送三位及其以上专家评审,情况则更为复杂。在实际中,很多高校学报同行评议阶段同时送两位外审专家,但在复审中并未具体规定如何依据审稿意见决定稿件录用与否,这就给责任编辑带来一定的选择难度,或者会带来学术腐败的机会。

三、高校学报同行评议的优化与创新

(一)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效率和审稿质量 首先,可以借鉴、利用兴起的区块链技术解决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问题。区块链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等应用模式,其数据层能够封装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应用层则可以封装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将其应用于同行评议,就可以在编辑工作中根据学科分类,建立不同的专家数据库,对审稿人信息条分缕析,尽量详备,如具体的研究领域、近时期的研究方向、主要的学术成果、交叉学科研究中的合作者信息等,封装于数据层;对既往同行评议专家的审稿意见、文章存在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主编复审的处理意见,以及作者针对性的修改内容、答辩意见等历史数据,封存于应用层,形成数据库支持。一旦需要选择评议专家,系统会迅速为待审论文自动检索、匹配[12]。同行评议完成后,审稿人的评审意见会保存在某一区域中,再通过编写程序对不同区域进行关联,有助于快速实现遴选和自动匹配。区块链技术的介入不仅能够大幅提高遴选审稿人的效率,精准定位,还能借助历史数据、信息的分析,辅助审稿,凸显稿件的创新性、前瞻性,大大提高学报的刊文质量。

其次,对于海量稿件与评审专家数量有限的矛盾,可以从数据库、多媒体、自媒体等技术层面提高审稿效率。比如,学报编辑部利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自然投稿预先检测,在初审通过后的稿件送专家评议的同时,将检测结果同步传送给审稿人,供其参考。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审稿人了解该稿件当前的研究状况,判断稿件作者对相关文献的借鉴或抄袭情况,进而做出判断。再者,针对高校学报投稿论文的特点,编辑部还可以通过技术改进,预设一些条件来阻断那些并非适合自己学报的论文。例如,没有设置教研栏目的学报,初审阶段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预先截流,使教研论文止步于初审环节,节省编辑的时间和精力。其他的还有利用知网、同方等网络文献资源库资源加以检索,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提供的资源信息等[8],精准定位学报的组稿、审稿方向。同时,针对部分专业稿件中高精深的学术问题,责任编辑初审把握不准,也可借助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与已发表的学术成果进行对照,对作者的观点、运用的技术或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是重复发表或为以前文章的拼凑等问题加以审查,得出初步结论。

最后,学报编辑部要采取多种手段来发现合适的同行评议专家。对于高校而言,联合一部分性质相近或相关的学报编辑部,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共享平台(专家库)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借助这个平台上,每个编辑部都贡献一批自己经过实践认可的审稿人(包括本校教授、学者,以及外部建立联系的专家),所有的审稿人汇集在一起,标注个人职称、联系方式、专业分布及其学术热点,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大大缩短甄选评审专家的时间。学报编辑部还应该注意在自己期刊作者群中“物色”审稿人,尤其是那些科学严谨、水平较高、论文撰写规范的作者,往往是潜在的优质审稿人,应通过自媒体等加强联系和沟通。这部分作者在投稿、修改、发表的磨合过程中,对编辑部和期刊的规范要求比较熟悉,经过短期的培训,很快就能胜任角色任务。

(二)以必要的培训和引导提升同行评议审稿质量 对同行评议意见随意性、专业意见缺位、学术错误甚至造假等情形,可以采取培训、约束措施加以避免。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引导学者在参加各类评审、评价、评估工作,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遵守利益相关方专家回避原则,同时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高校学报应定期组织审稿专家参加编辑部学习交流,邀请专业期刊人到编辑部做相关学术报告,通过这些环节加强对审稿人的技术培训。此外,还可在工作流程中添加外审详细条款供审稿人参照执行。有的学报会在送审中附上表格供外审专家选择,内容涉及论文的整体学术质量、政治性、创新性、理论性等,但缺乏学术评价要求,需要审稿人明确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提出中肯意见供作者参照修改,或供主编复审时把握。这些要求可以明确提出,请审稿人执行,以利于提升同行评议质量。此外,编辑部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审稿意见加以整理,制作成模板,以附件的形式发同行评议专家,供学习参考,这也是非常有效、快捷的培训方式。另外,让同行评议专家及时了解他所评议的论文审稿进程和结果,也能够引导审稿人不断修正自己的审稿过程和方法。

对于那些习惯于给出待审论文能否录用的简单意见,只有套话而无针对性评审意见的审稿人,须及时指出,引导他们规范评议,本着公平公正、学术严谨的态度投入必要的精力,重新给出审稿意见。对于不能有效完成任务的专家学者,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及时从审稿专家库中剔除。

(三)加强制度创新和优化以降低同行评议中的风险 很多地方院校学报因为编辑力量不足,同行评议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评价的主导权有集中于责任编辑、少数评审专家手中的风险,容易导致学术不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专业设置的多学科性决定了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的性质,而编辑部编制有限,不可能像教师和科研人员那样按学科、专业设置编辑(事实上高校学报编辑数量严重不足,有的编辑部只有1-2位编辑)。即使根据编辑个人专业有一定的分工,初审中还是要接触很多超出专业范围的投稿,被迫处理不熟悉的稿件,造成事实上的“越权行为”。而解决之道只能是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兼职编委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初审,判断稿件是否需要进行同行评议。编委是来自学校各系部的教授、专家、学科带头人,在各自领域都有一技之长,具有争议的稿件请编委初审把关,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能够有效弥补编辑不足的缺陷,又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减少了责任编辑渎职作弊的几率。在作者返修后的稿件评议中,这一流程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当作者质疑同行评议审稿人的修改建议、意见时,也可以学报编辑部为媒介,为二者提供探讨、论辩的机会,给予作者充分的申辩权利。

如果被评价对象为评审专家所熟悉,同行评议中就可能产生舞弊行为,导致论文轻易获得通过或被否定,这在高校学报“内稿内审”中很常见。为了回避评审人根据自己熟悉的专业背景推断被评价对象,或者带着专业亲和力、个人好恶参与评议,导致的公平缺位,特别针对那些跨学科研究论文评审,建议在外审中设置“三人评议”制度,根据评审意见以1∶2的模式决定稿件是否能够录用或进入复审环节,并设置交流平台提供给不同的评议专家进行沟通和互动[13]。在跨学科研究论文数量急剧增加的现状下,应充分考虑外审专家在同行评议过程中的贡献,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促使评审专家积极参与。

现实中,高校学报审稿费用普遍偏低,也影响了同行评议的有效进行。据笔者统计,很多学报编辑部给付外审专家的审稿费为100元/篇,有的甚至50元/篇;有的编辑部复审环节不再给付费用,专家复审变成义务劳动。因此,高校学报应认真评估外审专家的劳务费水平,使之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物价关联起来。比如,有的学报区别外审环节的不同审次,初次评审工作量较大,审稿费为200元/篇;而复审中工作量相对减少,审稿费为100元/篇,这样的设计相对合理。此外,还可以发展多元化激励机制,比如周期性评选优秀审稿人并予以奖励;对优秀审稿人予以政策优惠,每年可以优先发表或推荐一篇论文在本学报免费刊载;定期组织优秀审稿人参加学术考查、学术会议并报销相关费用等。创新多种形式的激励与认证措施,关注对审稿人的需求满足,能够有效激励同行评议制度的科学运行机制。同时,建议适当收取审稿费,作为作者对审稿人的间接指导而付出的报酬。也可借鉴当前比较流行的众筹机制[14],采用适当的商业模式以第三方身份对论文组织同行评议。第三方评议平台公开招募审稿人,参与制订具体的同行评议制度,回避采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其独立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术的公平公正原则[15]。

创办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争夺国际学术话语权,已成为包括高校综合性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无可回避的使命。地方院校学报固有的散、弱特征,决定了它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然而,这并非预示着这些学报必然会被专业学术期刊甩开、淘汰,毕竟高校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仍然占有优势、占得先机。因此,在编辑工作中应着意于高校学报审稿制度创新,及时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同行评议在审稿流程的学术评价作用,以学术质量谋求学报办刊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审稿人评议学报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优秀审稿人
科技期刊如何利用ScholarOne系统高效选择审稿人
——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为例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
2018年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优秀审稿人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