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扶贫时代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研究

2021-01-15丁露迪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成果群体

□文/ 丁露迪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提要] 2020 年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伟大任务,揭开“后扶贫时代”序幕。 贫困人口短期脱贫容易,长期稳定致富难度大,如何“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是当下扶贫工作的重点。 教育在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人类历史上最具有规模和力度的脱贫攻坚战。国家统计局在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已经实现了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和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这表明了我国在实现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伟大战略目标后,即将迈入全方位巩固脱贫成果的后扶贫时代。相比全面脱贫工作,巩固脱贫成果更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而教育作为巩固脱贫成果中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方略,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可持续性的作用。本文力图明确教育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现实意义,厘清教育巩固脱贫工作的关键要素,提出相对应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后扶贫时代助力教育巩固脱贫成果贡献绵薄之力。

一、后扶贫时代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培养脱贫群体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题能力和主题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后扶贫时代的到来,巩固脱贫成果显得日益重要。为巩固脱贫成果,已脱贫群体不能仍是被动的受助者,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视教育在巩固脱贫工作中的教化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脱贫群体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增强自身发展的坚定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脱贫群体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进而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巩固脱贫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育塑造脱贫群体的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在1997 年首次提出“文化自觉”,即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认识。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通过提高脱贫群体的文化素质,丰富脱贫群体的精神生活,充分塑造了脱贫群体的文化自觉。一方面通过树立充分的文化自觉性,有利于促使已脱贫群体持续性的融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文化氛围中去;另一方面脱贫群体在教育的引导作用下,明确自身的价值和对未来的规划,又有利于激发其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为巩固脱贫成果奠定坚实土壤。

(三)教育激发脱贫群体的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是指因组织内部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自发动力,这种自发动力是事物主动作为的关键所在,扶贫工作亦是如此。在后扶贫时代,随着教育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输血式”、“救济式”和“漫灌式”的扶贫模式不断朝着“造血式”、“开发式”和“滴灌式”转变,这不断激发了脱贫群体的内生动力,既有利于提高脱贫群体继续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动力和信心,实现其对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又有效地避免了脱贫群体由于自身意志薄弱而产生不断脱贫又返贫的现象,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巩固脱贫成果提供重要手段。

二、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要素

(一)教育理念是先导要素。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后扶贫时代的教育是一个需要系统阐述的宏观话题,而教育理念是首先需要讨论的具有导向性的要素问题。在脱贫攻坚的前期工作中,大多重视物质层面的扶贫,忽视了教育理念的引导性作用,这导致不少脱贫地区在“脱贫摘帽”后,依然无法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随着中国教育扶贫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断融入巩固脱贫成果的工作中去。而人作为落实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主体,通过开展以人为核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层次的教育理念重塑,进而引导后扶贫时代的脱贫地区朝着更加现代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前进。这不仅是满足脱贫群众对于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需要,更是促进整个社会秩序良性循环、协调发展,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的需要。

(二)教育资源是基础要素。 教育资源即“教育领域通过社会总的资源配置所取得的所有人力资源、物理资源和财力资源的综合。”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必须夯实教育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全方位地提升教育资源供给、配置、整合和使用的效率。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从2013 年的2,365 亿元增加到了2020 年的3,468 亿元,其中80%以上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随着财力资源投入的力度逐渐加大,脱贫群体在实现物质脱贫的目标基础上,对于社会交往、个人尊严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期望。而教育作为其实现高层次社会需求的重要渠道,在更多教育资源的投入下,通过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注重区域内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提升全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程度,为脱贫全体实现自身阶级性的跨越提供关键平台,也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

(三)教育机制是保障要素。 教育机制作为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的体现,主要包括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三种类型。本文着重讨论教育的功能机制,即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在扶贫工作前期,教育机制的功能性作用更多的表现在“扶教育之贫”上,及党和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调整乡村产业结构等手段来实现教育领域的脱贫。后扶贫时代,随着全面脱贫工作的完成和社会矛盾发生变化,“扶教育之贫”不断向“依靠教育扶贫”演进,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教育机制予以支撑。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就是要求其具备更加完善的制度法规,更加简单高效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更加协调的程序流程,从而更加高效地发挥教育机制的激励、制约和保障作用。这是后扶贫时代进一步增强扶贫主体和脱贫群体之间工作协调性和配合性的需要,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保障。

三、教育巩固脱贫成果路径分析

(一)创新教育理念,持续激发脱贫群体的内生动力。 创新教育理念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先导。后脱贫时代,通过继承全面脱贫过程中先进化的教育理念,更大力度地创新和发展系统化、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才能持续性激发脱贫成果的内生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和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关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后扶贫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聚焦“人口返贫”这个关键要素,通过践行“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治理理念,从根本上改变脱贫群体心理仍然贫困的状态。如对贫困地区儿童实行早期的“扶贫”引导,宣传“人穷志不穷”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聚焦提高脱贫群体的基本素养。在众多长效脱贫的治理路径中,学者们无一例外地都强调了提升贫困户基本素养的重要性。后脱贫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传播速度的飞跃式提升,提高脱贫群体的素养就是要注重提升其自我认知的基本素养,风险抵抗能力的基本素养和信息识别能力的基本素养。第二,树立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这就需要树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更大力度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一方面通过立足于脱贫地区的实际情况,以“乡村文明”为特征,充分肯定农村优秀文化的价值,改善已脱贫群体的文化自卑心理,让他们在全面物质脱贫后,实现精神上的自信脱贫;另一方面加大外部帮扶力度,以“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为导向,以职业培训和思想教育为手段,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扶贫理念有机融合,构建完善的乡村教育发展体系,巩固脱贫成果。第三,贯彻落实“依靠教育脱贫”的教育理念。后扶贫时代为巩固脱贫成果,就要关注“依靠教育脱贫”的理念,确保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依靠教育脱贫”就是改变过去“输血式”的扶贫模式,注重“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以巩固脱贫成果为导向,满足脱贫群体的精神要求,切实通过教育来巩固脱贫成果。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进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扶贫先后经历了‘有学上——上好学——学的好’的演变过程,其演变的基本脉络也是教育资源从‘无’到‘有’再到‘合理优化’的过程。”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是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优化“人、财、物”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区域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一,加强政府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性作用。政府作为前期全面脱贫和后期巩固脱贫成果的主导性力量,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一方面政府通过在宏观层面对于教育巩固脱贫的工作进行布局,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层层协调逐步落实,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更大力度地吸引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激励其源源不断投入到巩固脱贫成果的工作中去,以此提高已脱贫地区的教育服务质量,推进教育服务水平的公平。第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后扶贫时代,为了争取把更多的物力、财力资源引入教育领域,就需要重视市场的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提高企业在教育巩固脱贫阶段的参与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尊重企业对于教育投入资金多少的选择权。如鼓励企业在已脱贫地区投资创办教育机构;鼓励企业捐赠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为脱贫地区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脱贫对象提供实习就业机会等。第三,强化社会组织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后扶贫时代,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补充,能够补齐两者在教育脱贫中的短板,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社会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明确其在参与教育巩固脱贫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荣誉感,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非盈利组织的作用,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更多丰富的资源和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推进脱贫地区教育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教育机制,增强返贫治理能力。 面对后扶贫时代的新形势和新局面,教育机制的完善和创新是巩固脱贫成果,增强返贫治理能力的保障。完善教育机制需要从各方面精准发力,增强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协作,构建长效发展的保障、激励和制约机制。第一,健全法律保障机制。高效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的保障和支撑,为顺利推进教育巩固脱贫事业,应全面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一方面有关部门应提出明确的法律条例来明确市场和社会各界主体参与教育巩固脱贫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注重通过法制宣传活动来培养各教育主体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的模式,做到“有法必依”。第二,完善评估激励机制。激励是教育巩固脱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而科学精准化的教育评估机制是激励工作的前提。基于后扶贫时代的大背景和教育扶贫政策的新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来定期对不同地区的脱贫成果进行考核。同时,也要注重第三方评估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增强第三方教育评估组织的独立性、合法性和公信力,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和客观公正性,避免评估结果出现偏差。第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开平台,对于教育投入中物力和财力的具体去向进行跟踪和监督,以确保物资的合理有效利用,避免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加快构建全方位、高效率、强问责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对于已脱贫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中是否严格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育执行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督导,强化问责和惩戒,确保督导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成果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工大成果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