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研究

2021-01-15张舒逸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园

□文/ 张舒逸 杨 婧 崔 迪

(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吉林·长春)

[提要] 本文在吉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综合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相关文献研究,从提高人才水平和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两者协同发展路径,以期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及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决策参考。

一、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产生于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和产业资源要素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来说,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衍生很多新的产业、行业,从而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能够更高效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步伐。吉林省正处于振兴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探究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路径对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及人才可持续发展、培育吉林省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相关研究

Annette 和Michael(2002)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人才水平正相关,且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水平。Porter(2010)认为好的发展机会能够促进优质人才向产业集群区域集聚,而发展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也会更大程度地吸引优质人才。葛倓(2015)基于协同学角度设计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复合系统指标体系,实证分析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对人才产生更大吸引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结构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方大春等(2017)探究高新技术产业的几个影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程度,经过模型分析认为人力资源对其发展影响最大,提出应重点关注人才队伍规模、素质及结构。史懿(2018)构建评价模型以探究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基于协整视角认为两者间存在较为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余璐(2016)通过定量分析证明了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高水平人才与其关联更紧密。

综合以上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大部分学者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程与人才资源的水平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可以通过相互促进而协同发展。

三、吉林省人才水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针对吉林省全域制定人才政策。 继续贯彻落实“三个五”和人才强省战略,针对吉林省全域范围出台相关人才政策,积极应对近年来吉林省人才严重流失的困境。应有计划地基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人才需求分析,继而制定层次化、系统化、立体化的引才留才政策。吉林省正处于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须高新技术人才、关键技术急缺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政策导向上,应分层级、有侧重点的制定适合各类人才的政策机制。引才政策中,对于一般性人才应注重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对于高水平人才,应注重安家补贴、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各层级人才来吉安家就业,同时为其参与地方发展决策和规划等提供机会,使其更具使命感和责任感。留才政策中,应着力发挥吉林省教育大省优势,为高校毕业生和留吉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同时为其提供未来发展规划及学习深造机会,综合提高留吉人才素质及能力。尤其对于高新技术、实用新型人才,要注重医疗保障、薪资待遇等各方面优惠政策制定,积极留住真正能为吉林省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技术等贡献的高水平人才。同时,要积极推进政策落实与监督,确保政策覆盖吉林省全域,从而提高吉林省整体人才竞争力。政府应发挥引导职能,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引才保障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校等采取相应引才措施,定期举办引才留才交流活动,按需求、有方向性地引进高精尖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激发现有人才活力,为科研机构创新型人才进入实体企业实操实训提供通道,也鼓励实用型人才进入科研机构及高校学习提高理论知识。

(二)提高人才梯队素质。当前,吉林省对高水平人才缺口仍然很大,要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加大力度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梯队。应根据吉林省产业发展特点,针对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有倾向性地在高校调整或设置相关专业及招生人数,从教育源头培育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为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提前做好人才储备。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资源和产业要素的相互融合催生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业态以及新的发展模式,因此对人才的技术要求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更高的需求,政府应加大力度引进更多各领域高水平人才。通过吉林省中科院研究所,如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鼓励科研人员跨省域、跨国界交流学习,可通过吉林省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搭建与世界知名院校的交流合作通道,通过共同培育高端人才、短中期交流等方式引进海外人才,同时拓宽省内学者眼界,激发研发活力。吉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要积极吸纳高水平专业人才,尤其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或海外工作经验的人才智力,大力支持企业内部科研创新的同时注重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吉林省还应积极实施并落实高新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针对让特定人才技能特点合理规划其培养方案,同时也要重视已引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再教育和培育计划,培育出符合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人才梯队。

(三)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流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宏观层面,吉林省应优化创新创业大环境。搭建综合人才服务平台并为高新技术人才设置服务专区,汇集、整理并分类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相关就业信息,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更便捷的就业信息查询和沟通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吉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基地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高地,同时也借助园区内的科技服务产业、科技资源的区位优势及相关政策扶持,吸引高水平人才留吉发展。吉林省还应根据全省域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优势特点,推进人才服务载体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在较落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延伸产业链涉及地区范围,确保高新技术人才的较均匀分布,带动全省各地区产业升级转型、可持续发展。微观层面,吉林省应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优质企业对人才吸引的能力和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大力度优化自身人才发展环境,科学制定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为潜力型人才及年轻的高水平人才提供可发挥与创造自我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宽松、具有活力的环境氛围。企业还应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现有人才的价值实现动力,从而最大限度激发人才自身潜力,这不仅有利于现存高新技术人才发展,还会提高对其他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企业还应根据产业特点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与自身企业相关产业和行业内合理交流互动,增加人才知识面和实践经历,有利于培育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四、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人才发展的路径

(一)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产业园区集地理条件、战略定位、基础设施等多种优势于一体,且集聚相关产业企业及相关人才,因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专业人才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以长春、吉林、通化三市为增长点的产业区域,已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光电产业、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吉林省应充分利用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及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对外宣传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和优势,继续扩大产业园区规模,吸引更多外来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注入。应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信息化体制建设,在对相关平台和网络进行定期查看和监管的基础上,重新采集和整合产品信息和内容,对园区内企业的人才变动、科技政策发布、成果落地、瓶颈问题分析等项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和维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保障产业园区高效运作。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更多信息与便利,有效提高贷款效率,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建设企业、民间机构、风险投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共同参与的投融资体系;引导银行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并拓展相关金融服务。应增强政府财政投入,提高资助标准,加大对重点产业的资金投放力度,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组委会,建设评价指标内容,并定期进行考核,同时整理考核结构并及时进行政策反馈和改进,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落实。从各方面促进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提高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继而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发展环境。

(二)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产学研的紧密联系是产业园区创新和发展的保障。国外很多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周围均设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做支撑,为园区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吉林省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省内科技资源,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支持。鼓励事业单位和高校科研人员进行新技术创业,对于携带科研项目和成果的人员给予额外政策优惠,为产业提高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促进高校、科研机构、新材料科创企业等的协同创新发展,设立高新技术研发协同中心,用市场拉动产品开发,协同关键技术研发和核心技术突破,实现新产品的研发落地。促进资源整合,加强交流与合作,应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门技术实验室和检验测试机构向孵化器开放;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各类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办创新服务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国内外交流合作,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吸引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来吉林省设立研发中心、公共创新平台或产学研示范基地,促进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来吉林省转移转化。秉承“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择优培育各类基地。

猜你喜欢

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