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益气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2021-01-15张永魁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通脉益气证候

张永魁

(西平县师灵镇卫生院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935)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狭窄是其发病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皮肤苍白、胸闷憋气等症状,且随社会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也在逐渐往上攀升[1]。临床多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但对于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中医学中将冠心病心绞痛归类于“心痛”、“胸痹”等范畴,其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虚实交杂而致血脉瘀阻,临床多为气滞血瘀型,其治则应以益气通脉、活血化瘀为主[2]。结合相关资料,自拟益气通脉汤在治疗冠心病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具体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旨在探讨自拟益气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研究组(4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51±7.23)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57±1.70)年;心绞痛程度:轻度19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98±6.9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48±2.22)年;心绞痛程度:轻度21例、中度15例、重度13例。两组一般资料(病程、性别、年龄、心绞痛程度)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范畴;②西医经心电图、心肌酶谱测定、运动试验等检查确认为冠心病心绞痛;③自愿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者;②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者;③合并肺、肾、肝等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④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

1.3 方法两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即予以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硝酸甘油等对症支持治疗。(1)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167)治疗。口服,每次20 mg,3 次/d。(2)研究组:基于对照组予以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其组方成分为黄芪30 g,红花15 g、桔梗15 g、丹参15 g、枳壳15 g、党参15 g、牛膝15 g、当归15 g、三七粉15 g、柴胡15 g、葛根15 g、川芎10 g、赤芍10 g、桂枝10 g、炙甘草6 g,水煎至400 mL,早晚温服1剂,14 d为1疗程。两组持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疗效。

1.4 疗效评估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症状积分改善状况、影像学指标进行疗效评估,即无效为临床体征、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心电图检查结果无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下降<61%或者上升;有效为临床体征、症状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段上升≥0.05 mV,但未至正常范围,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下降61%到90%;显效为临床体征、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已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下降>90%。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疗效。(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状况,即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3)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症状积分标准为:主症为胸痛、胸闷,依据症状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分、2分、4分、6分,次症为气短、心悸、疲倦乏力、畏寒肢冷,依据症状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分、1分、2分、3分,舌质呈紫暗或瘀斑计为1分,无计为0分,脉沉涩或者结代计为1分,无计为0分。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3.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相比[n(%)]

2.2 心绞痛发作状况治疗前两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状况对比

2.3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由多种原因所致心肌缺氧所致,其主要症状为心前区疼痛,有病情复杂、病情变化急剧、病程长、死亡率高、预后转归差等特点[4]。临床治疗主要目的为控制症状、改善预后以及预防复发。曲美他嗪属于临床常用抗心绞痛的药物,对线粒体3酮酰基A硫解酶起到抑制效果,进而缓解长链脂肪酸氧化,从而起到增强心肌葡萄糖氧化率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心肌缺氧时的用氧效能,且还可增强肌酸的再磷酸化,进而抑制缺血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起到对心肌细胞膜的功能以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保护效果,减缓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心室重塑的过程,达到改善症状目的[5]。但在临床应用中对于部分患者效果欠佳,故需优化治疗方案。

本研究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其效果如下,研究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3.47%,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自拟益气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抑制心绞痛发作,改善症状。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标实本虚之证,标实主要为血瘀、气滞、痰浊、寒凝,本虚和阴阳气血的亏虚有关,其主要病机为血瘀气虚,故主要治则为化瘀、活血、益气、通脉[6]。自拟益气通脉汤由黄芪、红花、桔梗、丹参、枳壳、党参、牛膝、当归、三七粉、柴胡、葛根、川芎、赤芍、桂枝、炙甘草组成,其中黄芪性微温,味甘,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红花性温,味辛,可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桔梗性平,味辛、苦,可祛痰、排脓;丹参性微寒,味苦,可通脉温经;枳壳性微寒,味辛、酸、苦,可理气宽中;党参性平,味甘,可补中益气、活血驱寒;牛膝性平,味酸、苦,可活血祛瘀;当归性温、味甘、辛,可调经止痛、补血活血;三七粉性温,味苦,可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柴胡性微寒,味辛、苦,可升举阳气,疏肝解郁;葛根性凉,味辛、甘,可升阳止泻、生津止渴;川芎性温,味辛,可祛风止痛、活血行气;赤芍性微寒,味苦,可活血祛瘀;桂枝性温,味甘、辛,可温经通脉;炙甘草性平,为甘,可益气复脉、缓和药性,诸药共奏益气通脉、活血化瘀的功效[7]。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桂枝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调节血液循环的效果;黄芪可提高心肌收缩力,还可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心肌耗氧量以及扩张血管;丹参可提高冠状动脉的血流量,缓解血液黏度;三七粉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肌血供效果[8]。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自拟益气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抑制心绞痛,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通脉益气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通脉养心丸对ApoE-/-小鼠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分析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广告目次·
十未通脉汤的应用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